【醫師講堂】皮膚病的中醫治療(圖)

作者:鄧正梁 發表:2020-03-22 10:2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中藥對皮膚病有療效。
中藥對皮膚病確有療效。(圖片來源:Adobe Stock)

中醫治病,認為天地宇宙是一體的,大到從「天人合一」的思想,宇宙的現象在人體內可以表現出來,小到「有諸內者,必形諸外」,體內的問題可以表現到體外來。中醫治病「司外揣內,司內揣外」(語出《黃帝內經》),外面的問題要考慮到內臟器官的變化,內臟器官的變化常可在體表顯現出來。

皮膚最常見的問題就是皮膚哪兒癢了,搔抓不停,抓得紅紅一片,還是不能止癢。在西醫來講,就是皮膚過敏,吃一點抗組織胺,再嚴重的吃類固醇,目的就是止癢;中醫認為搔癢常是風溼熱的表現,所以用苦參、石膏、知母、牛蒡等,除掉外在淫邪,搔癢就能消除,若身體太虛的,還要補血,因為搔抓在中醫就是「風」的問題,「治風需治血,血行風自滅」,所以用當歸、首烏、蒺藜等祛風、補血。

再來是皮下出血的問題,皮膚一點一點鮮紅色,有的呈現紅斑,久了血色素氧化成暗褐色。西醫常會懷疑是自體免疫性疾病,如:血管炎,紅斑狼瘡等,服用藥物最主要的就是類固醇;中醫認為皮下出血是血熱問題:中醫診斷的層次,在熱病學來講有「衛氣營血」之分,熱入營血的層次,容易皮下出血,藥用側柏葉、丹皮、赤芍等涼血,自然出血就會緩解,這就是「司外揣內」的思想。

還有是皮膚起泡的問題,最常見就是天疱瘡,這常發生在老年人,皮膚像煮熟的紅豆湯一樣,一直冒泡,冒多了皮膚一整片脫皮,異常的疼痛,不小心還會細菌感染,罹患敗血症而死去。西醫的治療就是用類固醇,壓抑免疫力,讓皮膚不要再冒泡;中醫認為冒泡是體內濕熱,要清熱利濕,藥用土茯苓、白花蛇舌草、金銀花等,冒泡自然就會緩解。

最常見的毛囊炎,不論是青春痘,還是針眼,抑或肛門膿瘍,西醫常用四環黴素等消炎殺菌;中醫常用蒲公英、紫花地丁、天花粉等,清熱排膿。有諸內而形諸外,調整臟腑的陰陽寒熱,皮膚病常能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来源:看中國週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