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整理總結了自堯舜以來的文明教化以及史前文明周易,建立了儒家學說。(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八、儒家治國
中華文化起源於道家,是建立在道家基礎之上的道傳文化。東周時期百家爭鳴,其實除老子傳的大道外,其餘諸子百家的思想都取自於道家,或從道家思想中分離出一小部分獨成一家;或盜取了道家思想,再雜合進其它的東西成為一家;或站在自己基點上,邪悟、歪曲了道家思想而成一家。
春秋末期時,孔子整理總結了自堯舜以來的文明教化,以及史前文明周易,建立了儒家學說。儒家學說是從道家文化中分離出來的入世做人的部分。也就是說,在初期的道傳文化中,出世修仙與入世做人這兩部分是一體的。到了孔子時,就將道家入世做人的部分單獨分離出來,獨成儒家,到漢武帝時全面推行於世,影響了中國兩千多年。所以儒家是依附於道家的,可看作是道家低層的一部分,其以道家思想為核心與基礎,稱為「外儒內道」。
前面講了,儒家主張王道,施行仁義,以禮樂治理天下。儒家治國,主要採用的是禮樂之術。禮,指的是禮義;樂,是指樂舞。關於樂,請參見前面的《樂舞仙蹤》文化專題,不再多述,這裡主要談論儒家禮治。
孔子說:大道施行的時代,和夏商週三代傑出君王在位的時代,我雖然沒能趕上,但都留下有歷史記載。大道施行的時代,天下百姓都是為公的,沒有私心。那時選用有道德和才能的人管理天下事務,人人都講究誠信,天下和睦。那時的人,不只把自己的親人當作親人,而是把天下人都當作親人;不只把自己的子女當作子女,而是把別人的子女也當作自己的子女;所以那時,老年人都能安享晚年,壯年人都各盡其能,幼年人都能健康成長,鰥寡孤獨和殘廢有病的人,都能得到全社會的照顧。那時,人們不願讓財物浪費在地上,但也不會據為私有;人們擔心力氣不是出在自己身上,但都不是為了自己而盡力。那個時期,百姓淳樸善良,心機智巧都得不到施用,天下沒有盜賊,家家都不用鎖門……這種社會狀態,稱為「大同」。
如今,大道廢棄了,天下已成為一傢俬有,天下人都只為自己的家庭,都只親近自己的親人,只愛護自己的子女,財物生怕不歸自己所有,氣力唯恐出在自己的身上。天子諸侯等把父子相承、兄弟相傳作為禮制;在城牆外面還要挖上護城河,作為防禦措施;把禮義作為治理天下的根本大法,用來規範君臣關係,使父子關係親密、兄弟和睦、夫妻和諧;用禮義建立起各種制度,用來劃分耕地和戶籍,用來推崇勇敢聰明的人,以幫助自己建功立業。因此,各種心機智巧開始盛行,戰亂也由此興起。夏禹、商湯、周文王、武王、成王、周公,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產生的佼佼者,他們沒有一個不是謹慎遵循禮義的,以禮來治理天下……這種社會形態,稱為「小康」。
孔子所嚮往的「大同」社會,其實相當於是道家無為而治的社會狀態;「小康」社會,則是儒家所推崇的王道治世的社會狀態。從大同到小康,孔子論述了道家治世到儒家治世的轉變,即外儒內道的形成過程。
道家治國,沒有術、器,只有道,一切大道無形;儒家治國,則主要依賴禮樂之術。那是不是說在道家所講的無為而治時期沒有禮樂?還不是這樣的,據記載,在三皇時期早就有了禮樂,但那時根本不是用來治國的,而只是治國過程中的副產品。
打個比方,一個幼兒園小孩,他會認真的掰著手指頭來做算術題,對他來說,只有藉助這些方法才能做得出算術題。而對一個數學教授來說,他絕不會幼稚的掰著手指頭去做算術題,而是心中有數,脫口而出。這不是說數學教授不懂怎麼掰手指頭,而是他壓根兒就用不上,若強加給他反而變得幼稚可笑。道家無為而治的時期,不需要藉助任何術器,也是這個道理。
在大道施行的時代,人們都在道中自然率性而為,一言一行都出自道中,「從心所欲而不逾矩」。禮則是圍繞著道義這核心層面,在其外圍所生出來的術,是將道對應到表層的具體行為與要求,然後進行模式化後的結果。
也可以說,道是直接針對人心的心法;禮則是人類外在的一種行為準則。人的外在表現與內心思想是緊密相關的,從根本上來說,是人心決定著人的外在行為表現,人的一言一行都是發自內心的,受內在所控制。所以在大道施行的時期,百姓都位於道中,心靈都同化於大道,純真無邪,一言一行都發自於內心,出自於大道,從心所欲而不逾矩。後來人類社會墮落了,心靈被後天的私心慾望等所污染,偏離了大道。人類內在偏離了大道,外在言行表現也就相應偏了原本道中的和諧完美狀態。這時,天下美好幸福的狀態便被打破,各類戰爭、災禍開始出現。為瞭解決人心偏離大道後出現的各種外在問題,於是禮便開始興起,用來規範、約束人的外在行為與處事方式。
禮,參照人類在道中應有的外在行為與行事標準為準則,將這些外在行為與處事標準進行模式化、規範化,從而形成各種禮儀制度。禮的核心是背後隱含的道,這是禮的靈魂。
周朝時,已制定了非常完備的禮義制度,並劃分為五禮,分別是:吉禮(各種祭祀之禮的總稱,如祭祀天地神靈、日月星辰、山川河岳、祖先社稷等)、凶禮(各種傷亡災禍之禮的總稱,包括喪葬禮、荒禮、吊禮、恤禮、襘禮等)、軍禮(一切有關軍事方面禮儀活動的總稱,如親征、遣將、受降、凱旋、大射等)、賓禮(邦國間外交往來及接待賓客的禮儀活動總稱,如朝聘之禮、士相見禮等)、嘉禮(調和人際關係、溝通聯絡感情等禮儀的總稱,如:登基冊封之禮、飲食之禮、婚冠之禮、賓射之禮、饗燕之禮、脤膰之禮、賀慶之禮等)。
《禮記・禮運》中說:禮,是古聖先王秉承天道而建立的,用來治理人情世事……禮,必定是建立在天道基礎之上,它效法於地德,參驗於鬼神,然後貫徹於喪禮、祭禮、射禮、鄉飲酒禮、冠禮、婚禮、覲禮、聘禮等諸禮之中。聖人用禮來治理天下,天下便可以被歸正。
《太公六韜》中說:禮,只是天道的外在裝飾與點綴。
這裡再次明確了禮與道的關係。打個比方來說:若道是人天生的完美長相,禮就好比是後天的化妝。如果人生得天生麗質,完美無瑕,那就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根本不需要再塗脂抹粉的化妝,越化妝反而越醜陋、做作。當人生得有缺憾,長相不夠完美時,才需要化妝,而她也是以完美的形象為標準,通過外在人為的方式去摭掩、彌補自身長相的不足,使自己看起來更完美。
禮的核心不是表面繁瑣的禮節與形式,而是其所展現的義,儒家的經典《禮記》就是闡述禮背後所隱含的義的,這是禮建立的根本。而義的根本則是道,義是對道的捍衛與遵循,所以禮所展現的核心是道。
儒家所講的仁、義、忠、恕、誠、信、孝、廉、貞、節以及中庸等等君子之道,都是禮之義,是禮的核心與靈魂。
所以在大道施行的時期,根本不需要推行禮,禮成了多餘的累綴。但對於已經背離了大道的人類社會來說,禮則是必須遵循的準則,它規範了人類外在的行為與狀態,是人之所以為人的標準,否則人類社會將會淪為禽獸之邦。
道家治國是由內及外的,它抓住了根本,守住內在最核心的道的層面,使百姓都回歸於道,在道中自然率性而為,沒有任何外在的形式約束。當天下都回歸於道中時,將會產生由內而外的影響,一切外在的表現與形式都將不會脫離道的標準要求,天下將處於從心所欲而不逾矩的狀態,一切都在這狀態中和諧完美。
儒家以禮治國,是通過禮來規範約束百姓的外在行為與狀態,由外而內的去影響、規範人類的道德行為,使從外在符合道的標準。二者在方向上有所不同。
《左傳・莊公十八年》中說:「名位不同,禮亦異數。」
《禮記・樂記》中說:「樂統同,禮辨異」
這裡說出了禮的另一個特點,就是禮是因人而別、因事而異的,是等級分明、尊卑有序的。
《禮記・曲禮上》說:「夫禮者,所以定親疏,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也。」
儒家在禮制之下推行仁義,講仁愛,但儒家之愛在禮之下,是「等差之愛」。也就是說儒家的仁愛是分等級的,先愛自己最親的人,然後再愛關係疏遠的,如父子、兄弟、夫妻、朋友,然後眾生。
《中庸》中說:對親近之人的愛,是根據親疏關係分等差的;對賢能之士的尊重,是根據德才祿位分等級的,這些都是禮所生成的。
現代的民主社會講究一切平等,這是有弊端的。禮是絕不能平等的,否則就亂了社會人倫的秩序,使社會大亂不治。
為什麼這麼說呢?
前面孔子論述過大同與小康的異同。孔子非常嚮往大同社會,可能是他一生的夢想,但孔子為什麼不直接奔大同社會去努力,而是只提倡小康?
這是因為時代人心不同了。好比一個天真可愛、純真無邪的小孩子,光著屁股在外面到處跑,人們見了都覺得很自然,非常純真可愛。但如果一個成年大人,光著屁股滿大街跑,那肯定是放蕩淫亂,傷風敗俗。
因為小孩心裏純真乾淨,他根本沒有男女觀念,不知色心淫慾為何物,所以可以自然率性而為,人們會覺得和諧可愛。而一個情慾滿身的成年人,光著屁股大街上跑,則是淫蕩之舉,敗壞道德。
同理,在大同時期,人心都歸於道中,愛是沒有等差的。那時的人,不只把自己的親人當作親人,而是把天下人都當作親人;不只把自己的子女當作子女,而是把別人的子女也當作自己的子女,人人都是為公的,沒有私心。而在天下都偏離了大道後,天下就成了私家所有,人人都為私,都為自己的家庭,這時再以大道時期的要求來要求百姓,就太高了,天下可能沒有兩個人能做到,反而打亂了整體的社會秩序。
在《呂氏春秋》、《淮南子》中都記載著一則「子貢拒金」的故事:
魯國有一條法律,魯國人在國外淪為奴隸,如果有人能把他們贖出來,可以到國庫報銷贖金。有一次,孔子的弟子子貢在國外贖了一個魯國人,回國後拒絕收下國家賠償金。孔子知道後說:「子貢做錯了,從今以後,魯國人將不會從別國贖回奴僕了。」
子貢這種無私的行為,孔子為什麼說他做錯了呢?孔子說,「一個真正的聖人,他做事情的目的是改變社會風氣、教化百姓,不僅僅是做有利於自己的行為。現在魯國富人少,窮人多,向國家領取補償金,對你沒有任何損失;但不領取補償金,魯國就沒有人再去贖回自己淪為奴隸的同胞了。」
因為魯國窮人才是大多數,本來「贖人領取補償」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道德行為,可成為一種社會公德。而由於子貢的行為,把「贖人不要補償」變成了新的、大多數人難以做到的標準。由於大部分人無法做到,所以結果就是很多人明明可以贖人,但因為無法做到「贖人不要補償」而望而卻步。把只有個別人才能達到的道德行為變為普遍的社會公德,則無助於提高整個社會的道德行為,應該循序漸進,一步步引導百姓。
再比讓一匹馬馱一百斤,沒有問題,讓一條狗也馱一百斤,就會壓死它。不同的時期,不同的社會人心,必須以不同的要求來循序漸進,不能一蹴而就,否則就會引起社會混亂。
禮的異數,就是如此。所以在禮制下,先親近愛護自己關係最親的人,然後再將對親人的愛擴大到關係疏遠的人,最後擴大到天下眾生。
孟子說:將對自己父母長輩的孝,擴大到對天下父母長輩的孝愛;將對自己孩子的慈愛,擴大為對天下孩子的慈愛。
孟子又說:由親愛自己的親人而仁愛天下百姓,由仁愛天下百姓而愛惜萬物。
儒家禮治,就是依據天下人心的狀態,先建立等級秩序,然後根據這個秩序去引導,使天下百姓能先達小康,而後達大同。並非禮有意將天下分為三六九等,區別對待,而是在天下為私的社會,無法施行天下為公時的標準,必須先建立秩序,然後逐步引導、提升,使終能回歸於道中,達天下為公。儒家走到終極層面,就是道,這是外儒內道的內涵展現。
所以禮會依據每個人所處的不同名份、地位、環境等,施行不同的禮節。根據親疏、尊卑、男女、長幼等等順序定人倫、建綱紀、立秩序。禮為每個人在複雜的社會關係中都定下了明確的位置,制定不同的禮節,使人人各居其位,各施其職,井然有序而大治不亂。
禮是效法天地宇宙,遵從天道,在人間所建立的秩序,定下的人之規範。禮將人的外在行為與行事標準,與道相對應。通過其所建立的秩序與規範,使人能由外而內的回歸道德標準。
隨著人類社會越來越墮落,越來越偏離大道,治國方式便越來越往表面上發展。禮的重心也由其背後的道義內涵,越來越往表面形式上偏離、發展,越來越注重表面的形式,而淪喪了背後道義,慢慢變得繁文縟節、流於形式。儒家便在歷史的發展中,慢慢褪去了背後的仙氣與靈秀,在越來越往表面發展的過程中,開始變得俗氣、死板與迂腐,這也是儒家在舊宇宙成住壞滅宿命中的劫數。
最後再拿化妝對人類治國手段的發展作一個比喻:剛開始時是淡妝,主要依據先天的長相,展現天然真我的氣質,表面只作適當的修飾、彌補,使人看起來自然、看不出化妝的痕跡為上。越到後面,就越依賴於外在的妝扮,流於表面的修飾,完全掩埋了先天的氣質,使妝化得越來越濃重、嬌艷,最後就變成了「畫妝」,使整張臉都是畫上去的,完全迷失了原來的模樣,但此時只要被水一洗便會露出底下所掩蓋的醜陋虛假的面目。
(未完待續)
部分參考文獻:
《春秋緯》
《風俗通義》
《管子・真法篇》
《春秋運斗樞》
《白虎通義》
《帝王世紀》
《列子・黃帝篇》
《淮南子》
《洛書》
《說文解字》
《高士傳》
《尚書大傳》
《神奇秘譜》
《宋書・符瑞志》
《太平經》
《春秋》
《孟子》
《呂氏春秋》《淮南子》
《新論・王霸第二》
《尚書・禹貢》
《漢書・元帝紀》
《道德經》
《禮記》
《太公六韜》
《左傳》
《大學》
《中庸》
《論語》
《後漢書》
《韓非》
《商君書》
《法華文句》《慧琳音義》
(看中國首發,轉載請註明)
責任編輯:李雲飛 来源:看中國專欄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