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4年06月22日訊】很多國外的朋友回國出差或探親,總愛問中國現在經濟情況怎麼樣。我總是告訴他們不太好。很自然地,接下去的問題就是:怎麼會不好呢?你看這裡商場裡東西那 麼貴還擠滿了人;車價那麼高還供不應求;房價漲到天上去了,還有那麼多人排隊買房。大家都這麼有錢,經濟怎麼可能不好?對於這個問題,我只能是笑笑,一言難盡啊。
我每天開車去上班,看著道路兩邊灰濛濛的天,模糊的建築和道路,呼吸著骯髒的空氣,想像著PM2.5的細小粒子沉積在我的肺泡裡,心裏不寒而慄,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把車窗緊緊搖上。除此以外,我還能做什麼?周圍的同事有的病了,有的堅持上班但咳嗽不停,有的請假回家因為小孩咳嗽要去醫院。城市終日不見太陽和藍天,儼然成了個大毒氣室,我們每個人都是人肉吸塵器,那些天的日子真不知道是怎麼熬過來的。回國這麼久,今年一月份是我心情最低落的一段時間。雖然早知道我們國家的經濟發展是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也知道各地水土破壞得很厲害,但畢竟沒有那麼切身地影響到自己的生活。但這一場曠日持久的嚴重空氣污染讓我開始思考生活的意義。當我每天看著那灰濛濛的天,呼吸著有毒的空氣,看著周圍的人一個個生病,每天緊閉門窗,連走路時都不敢快走以免深呼吸,連續數天下來,情緒變得非常低落。然後便開始想,這樣的生活是為了什麼?
中國是有進步的,至少現在公布PM2.5檢測數據了,每天新聞裡公布空氣質量指數。我注意到新聞裡談到空氣指數時,每每說首要污染物PM2.5的濃度是多少,說明ZF現在也開始承認我國空氣的主要污染是PM2.5這種細小粒子,而不是國標裡強調的PM10。不管主動還是被動,尊重事實尊重科學,承認我們國家現行的空氣質量標準有重大缺陷,是一個進步。只是回首我們國家公布PM2.5數據的來歷,還是讓人心裏充滿酸楚。僅僅是一年多以前,當美國駐北京大使館在網頁上公布PM2.5數據時,招致環保局和外交部的一致譴責,幾乎釀成一次外交事件。2011年11月的新聞標題是這樣的:"北京環保局駁斥美國使館:大霧天非污染天「, 「北京環保局說:空氣質量數據不能看美國大使館的眼色」。北京市環保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杜少中的名言還有:」PM10還沒有達標,公布PM2.5沒什麼意義「,等等。僅僅時隔一年多,杜局長的講話在今天看來如此可笑,明明知道北京的首要污染物是PM2.5, 你老是去強調我們PM10檢測得多麼好有實際意義嗎?你用燃煤等大顆粒懸浮物的指標,硬是說北京的空氣質量從1998年來一直在改善,有什麼實際意義嗎?
看得多了,就發現國內類似忽悠的事情真是多。連續污染天之後,在媒體的一再追問下,中石油中石化終於承認國內大部分地區銷售的汽油的含硫量是歐盟的15倍以上,為PM2.5的主要來源。很多人都說,國內的油價早就超過國外了,可是油品的質量遠低於國外,兩桶油還整天說虧損,其實過到底就是一個貪字。進入冬天以後,發現家裡水電煤的賬單直線上升,水費居然要一個月一百百多元,令人咂舌,想想住在美國時,一個月的水費也就十幾美元,這不價格也接軌了。可美國的管道裡送的是可以飲用的水啊,中國呢?總結多了,發現中國的一個普遍現象,即價格與國際接軌,質量不與國際接軌;外表與國際接軌,內在不與國際接軌;還老是振振有詞地說自己有理,真是中國特色阿。
說起兩桶油,就想起國內現在外企,國企和民企的狀況。在這裡很直白地告訴大家,外企現在真的是不行了!現在的外企,無論從薪資待遇,辦公環境,對年輕人的吸引力等方面,與十年前不可同日而語。曾幾何時,北京建國門外等最好地段的寫字樓和酒店裡,入駐的大多是外企,那時候在外企白領多麼令人羨慕。現在大學生畢業首選是公務員,是央企國企。外企的地位可見一斑。你現在去中國一線城市走一走,基本就能看到,黃金地段的最豪華的辦公樓大多是中國工商銀行,平安保險等國字號的企業,像北京建外這樣的地段,許多寫字樓裡的外資企業都搬到三環以外去了,而搬進來的很多是房地產公司。去了幾家外企辦事,發現他們的辦公室裝潢基本可以用簡潔實用來描述,儘管看上去挺整潔莊重的,但仔細一看沒有什麼奢華的東西,最多就是地毯新一點,辦公傢俱大氣一點,僅此而已。而去幾家國字號的企業看看,那樓造得叫一個氣派,光是reception area那溜光的花崗岩地面,高挑的玻璃牆透著陽光,一排排整齊的皮沙發。半月形的前臺也是用花崗岩造的,穿著制服的前臺小姐漂漂亮亮地坐在裡面。天那,這哪裡像是一家公司的入口大廳,那氣派根本就是超五星的酒店。想起我們公司的前臺還是木製的,尺寸恐怕只有人家1/3大,我心裏不禁一陣感慨,現在的國企真是富得冒油!我的一個同事有幸去過一家國企老總的辦公室,回來後一再表示人家辦公室的氣派程度讓他震撼。同事比劃著說,人家老總辦公室的面積頂得上我們公司一間大會議室,裡面放的花瓶和牆上挂的畫都有來歷,絕對價值不菲,我們聽了只能吐吐舌頭。我上下班時固定走一條線路,總注意到某個地鐵交通樞紐旁邊的一幢辦公樓。這裡一大片綠樹花草如茵,其間一幢11層樓高的辦公樓呈半圓形,玻璃幕牆拉出優雅的弧線,前後無遮擋,採光極佳。每次開過這裡我都會看一眼,心想是要是我們公司能搬進這棟樓該多好啊!直到有一天去附近辦事,從岔路裡開到了樓的另一面,才看清了門牌和建築上的標誌。原來這整棟樓只屬於一家公司,那就是中國銀聯。我先後去了很多城市後,慢慢才總結出來,現在國內城市只要是地段最好的位置,基本上都被ZF,國企,央企的物業給佔了,即便這裡造的是一棟購物商業廣場,它的背景大多是ZF背景,比如某市的開發公司或某區的三產,要不然你哪裡拿得到這塊地啊?商品房小區也是一樣,只要是地段好的物業,開發商的背景大多是ZF的,國企的或央企的。其他開發商,除非你是李嘉誠的背景,最多就拿個二流地塊了。外資企業呢,現在在中國根本就別想做弄潮兒。您就踏踏實實地去三環以外租個樓,老老實實地遵守勞動法,乖乖地交稅,其他好事就輪不上你了。這可是大實話,你看外資企業在中國可以零售石油嗎,可以經營網路通信嗎,可以造商品房嗎?都不行吧!
手下一個得力的經理最近辭職,我挺捨不得人家走,就去挽留。我問她,你想離職的原因是什麼?是工作太忙嗎,還是對工資待遇不滿意?只要我們是管理層能夠解決的事,希望你說出來,我們會努力。結果你知道人家說什麼嗎?她說,其實你們待我都不錯,我們公司的企業文化很好,我也挺捨不得走,可是現在外企總是給人感覺不踏實啊,沒有長遠的保障,也不知道哪天經營狀況不好了,把員工裁了就走了,我們歲數一年年在長,這樣下去心裏不踏實啊。我要去的公司,其實人家給的工資還沒有我們公司高,可我心裏踏實。我問,你要去哪家公司?她說,國家現在決心要造大飛機,於是成立了一串公司做製造業研發,她還是托親戚介紹才得以進其中一家,還說這畢竟是央企背景的,這下總算終身有保障了。我聽了嘆了口氣,知道再作什麼挽留也沒什麼意思。之後發生的一連串有趣的事情,讓我對央企有了一些直觀的感受。比如我們這位經理其實直到去新公司報到的那一天,都還不知道自己的薪水是多少。人家給她發的不叫offer letter,叫調令,裡面根本不提薪水的。據對方人事部說,新員工報到以後,會根據職位定崗,然後拿崗位工資,大家都一樣的,呵呵,聽上去似曾相識吧?再比如,她儘管在北京工作,但由於某種原因她的人事檔案還保留在原籍,沒有調到北京人才來。因為這涉及到開退工單之類的人事手續,我們一次在與對方公司溝通的時候說起這件事,你知道人家怎麼說?對方公司說,這個你們不用管了,她的檔案我們已經調好了。呵呵,不用簽什麼offer letter, 人還在我們公司上班呢,報到的日子還沒到,照理說她跟這家公司還沒有正式雇佣關係,人家已經把千里之外的人事檔案調好了,哎,還是央企牛呀!
大家一直在議論「國進民退」這個詞,說過去的十年是「國進民退」的十年,我還要加上兩個字,不僅是「民退」,過去十年還是「外退」的十年,即外資企業在中國的地位急劇下跌,在很多領域已經從遠遠領先的領跑者淪落為尷尬的配角。從這個意義上,我要提醒正在打算海歸的朋友,你要有一個長遠的眼光。在「國進民退外退」的大趨勢下,你要掂量一下你要去的公司在中國還有沒有十年的生存空間。如果你看不清這一點,你很冒險。
在中國待久了,你把諸多經濟社會眾生態一分析,慢慢就會體會到裡面的脈絡。中國的既得利益階層,憑藉政經人脈和壟斷,已經把經濟層面最賺錢的行業和機會統統攥在手裡,旁人其實是沒什麼機會的,最多掙點辛苦錢。民企和外企在中國經濟領域裡的真正角色只是個陪練。你看看唐駿這些年的跳槽史,大致就可以看出些端倪。唐駿從微軟到盛大新華都,再到現在去的港澳資訊,基本走的路線是從外企到民企,再到一個有些央企背景的公司,為什麼啊?值得我們深思啊!
幾次跟當年的同事一起吃飯,慢慢地發現周圍很多人已經不上班了,在家蹲著,或者做點小生意,合夥開個早教班什麼的。原先以為他們都發財了,不需要上班。後來漸漸總結出來,這裡面有兩種人,一種是前些年買了幾套房,於是原始積累已經完成了,確實可以做點自己的事情。還有一種就比較尷尬了,是年齡已經過了40了,前十幾年都在外企做,外企裁員或撤資,給了點遣散費就走了,而這哥們年齡大了,再也找不到公司肯僱用他了,只能自己做點小生意。於是我開始注意到所謂外企的4050現象,這一注意,才發現周圍這樣的人越來越多。是啊,一代年輕才子,在外企受歡迎的年代,為外企工作了十多年,現在外企漸漸撤出中國,而他們卻再也不能回到體制內去找工作了。這一批人的境遇,令人嘆息啊。我估計這樣的現像在未來幾年會越來越明顯,並蔓延到民企和部分國企。沒辦法,經濟的大潮湧來湧去,受傷的永遠是普通百姓。
朋友圈子裡有一個相當有實力的哥們,政經兩界都吃得開,如魚得水地干了好些年,早已身價不菲。這哥們最近迷上了開拓海外市場,開始在外國開分公司,並招兵買馬。承蒙人家看得起我,他還經常有些問題來聽我的意見,一來二去有點熟了,我就問他,你去開海外分公司幹什麼啊,就你現在的狀態,簡直就是燒錢嘛。人家客氣又似是而非地回答了我的問題,但我算是聽懂他的意思。原來這哥們開始看空中國的經濟,海外布局是把自己的資金往外撤。你看看這些觸角敏銳的富人,都在琢磨些什麼。趁熱打鐵,我就問了他一個一直在我心理的問題,中國的房價會漲還是會跌?知道人家怎麼回答嗎?他說,我自己的投資房已經都掛牌出去了。呵呵,有點意思吧。
翻看自己這幾年的回國隨筆,對中國經濟的觀察,大的脈絡基本還是對的。早在2011年底,我就預言了中國的GDP增長會降低到5-8%的區間,以及外資企業2013年開始撤出中國。現在看來,這些都兌現了。展望面前的2014年,我很不看好經濟的穩定性,前些年盲目發展隱藏的問題,一但經濟減速就會暴露出來,只怕今年輪到是問題爆發年了。幾天前,跟一個非常厲害的證券企業公司的老總一起聊天,談及經濟,這哥們說他感覺今年4季度銀行金融業會有重大波動,殃及經濟,並建議我在9月份之前把所有的股票和銀行產品清空。
從企業層面來說,國內現在的情況叫冰火兩重天。所謂冰,指的是外企和民企;所謂火,指的是央企和國企。央企和國企享受著壟斷地位和銀行資金的傾斜性扶植,那日子真的過得滋潤。就說說國有銀行吧,證券報說:「8月29日,2013年中報披露,四大國有銀行2013上半年共實現利潤4311億元,相當於日賺23.95億元。其中工行淨賺1385億元,同比增12.3%;農行924億元,增14.7%,中行807億元,增12.9%;建行1197億元,增12.6%」。這其實是一些可怕的數據,不過沒有對比,你可能看不出其中的門道,那麼,我們來做一些比較吧。
「全國工商聯近日發布2013中國民營企業500強名單,數據顯示,在整體規模逐年增長的同時,由於國際市場萎縮,國內各類生產要素價格上漲,加上部分產業產能過剩,民營企業利潤持續走低。2012年民營企業500強的利潤總額出現負增長,經營效率和盈利能力有所下滑。數據顯示,2012年民營企業500強稅後淨利潤為4238.44億元,比2011年略有下降,降幅為3.39%」。 你看到了嗎,民企500強整整一年的純利潤加起來,還不如四大國有銀行半年的利潤。國有銀行的利潤在以兩位數的比例增加,民企的利潤以個位數的比例下降,數據背後的歡喜和苦澀,略見一斑了。
搜狐博客裡有個叫許一力,頗有見解,看看他是怎麼分析的。許一力說,別看一線銀行了,"隨便拉一個二線銀行其半年報淨利潤也能達到200億元左右,比如民生銀行,上半年淨利潤229.45億元;興業銀行淨利潤216.38億元;浦發銀行淨利潤193.86億元。200億元是個什麼概念呢?國內號稱第一搜索引擎的百度公司,上半年淨利潤應該是不足50億元人民幣。稍微對比一下,結論就非常恐怖,一家民生銀行的淨利潤輕鬆幹掉百度、搜狐、阿里巴巴還綽綽有餘"。怎麼樣,我用冰火兩重天這個詞,算貼切吧?
重慶北碚區長雷政富不雅視頻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一個靠攬ZF工程的民企建築商,為了公關ZF官員,招聘了一些不到20歲的美女員工,經過培訓送給高官當情人。在那個12秒鐘的視頻被曝光後,查出被趙紅霞拉上床的官員多達12名,先後被免職,其中包括5名區縣委書記,7名國企董事長或總經理。我能想像得出來,這幾個身居高位的官員,在飯桌上酒過三巡的時候,成天談的是什麼。經常去朝陽區的一處跟朋友喝酒,這裡是在北京的外籍人士和港臺人士比較多的地方,很多酒吧,也在這裡結識了三教九流的一些朋友。有一天,朋友帶了一個哥們過來,說是個「神人」,要我一定要認識一下。此人40歲不到,是一家著名民企的大區銷售經理,(這裡隱去人家公司的名字), 長得器宇軒昂,頗有領導人物的架勢,談起國內商場官場上的事情,一副過來人的樣子。從他的言語中,能體會到民企在市場打拼非常不容易,也能聽到他們在各地為了打通官員的關節而施展的各種智慧,聽了既是好笑又是感慨。忽然間我想起了重慶的雷政富事件,便問他對這事是怎麼看的。他的回答讓我瞪大了眼睛。他說,你們圈外人聽了這件事都覺得震驚,其實這在行業裡已經很多年了,早就是路人皆知。我們公司銷售部就養著這樣一群從事公關工作的美女,整天跟別的白領女生一樣上班下班,也算一份正經的工作。今年公司開忘年會的時候,我親眼看到幾個美女坐到我們銷售老總的腿上去要紅包,老總給她們發起來每人一萬的紅包。呵呵,無語,這就是我們民企的企業氛圍和他們的生存環境。
那麼外企的境遇怎麼樣呢?我們很多朋友平時交流情況,總結出來四個字來歸納外企的狀況,那就是關停並轉。尤其說一下最後這個轉字,它指的是很多外企在從沿海地區向內地遷移。沿海地區的運營成本已經太高了,企業承受不起,四川貴州等內地省份還有一些成本優勢,估計這些企業遷過去以後,還能支撐幾年吧。說起中國一線城市的成本問題,我是一聲嘆息。舉個例子吧,你出年薪30萬在北京請個小白領,北京現在的房價物價和稅收,30萬的年薪,人家在北京過得淒淒慘慘的,成天心思也不在工作上,哪家公司出35萬,人家就跳槽了。一方面你替員工想想,很是同情,這工資在北京確實生活艱難啊,永遠也別想買房,能多掙點當然就跳槽了。一方面你替公司想想呢,更是憤憤不平。現在人民幣匯率這麼高,30萬幾乎就是5萬美元啊。你出5萬美元,在馬來西亞可以請一個職業素養非常不錯的小白領,人家英語溝通又好又敬業,還踏實,不像北京這邊的人這麼浮躁。在公司的系統裡,我的許可權能看得見亞太區不少員工的工資水平,說實話,從人力資源性價比的角度來說,如果不是公司還眷戀著中國市場一些可能的機會,如果不是因為我們有一些高額的所得稅項下損失可以用來抵扣未來的收益,如果不是因為在中國關一個公司的手續那麼繁瑣,如果我是董事會的成員,我早就建議公司撤出中國市場了。
看完了國企民企外企的境遇,回過頭來,我們看看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孫曉文先生是怎麼說的吧。孫主席說:「中國國企央企佔有絕對的壟斷資源優勢,包括資金、稅收、人才、技術和市場等等,而對GDP的貢獻率不足30%,解決了不到20%的就業,而每年拿走的收入卻佔了全社會分配收入的60%以上」。「這些國企央企靠行政優勢和壟斷優勢,佔據了大量的社會資源和自然資源,但在管理模式上仍然是官僚作派,除了靠漲價靠政策因素掠奪國民獲取暴利之外,對國家和人民的貢獻可以說是微乎其微」。呵呵,工商聯的副主席居然能在國內的媒體上做這樣的發言,中國還算有點進步了。
前面說到的浮躁這個詞,我覺得非常好的感慨了國內現在的眾生態。年初國家為了調控房地產市場出了國五條,沒多久,各地便出現了去民政局排隊離婚的人潮,媒體戲稱:「國五條來了,最忙的是民政局。為了結婚買房,為了賣房離婚,這正是光怪陸離的現狀。來勢洶洶的國五條是否能抑制房價尚待觀察,那些賣二套房的夫妻卻著實是把婚給離了「。國內發生的很多事情,以國外的觀念來看,宛如鬧劇。可透過這一件件鬧劇,你會慢慢發現,中國的ZF出臺什麼政策真的是很容易的,沒有真正的什麼專家論證,也不要什麼聽證,一個政策便出臺了。於是先是一個調控房地產的政策引發了假離婚潮,然後再出一個政策打擊虛假離婚,可離婚是家務事啊,你憑什麼說人家究竟是不是感情問題?當一個政策在執行時居然涉及到ZF職能部門要去辨析公民的情感問題,你是不是該先想想這個政策是否制定得有點荒唐?再如,先出一個政策說買賣不足5年的房子的稅收必須由上家承擔,然後信誓旦旦地說如果轉讓到下家我們就會去打擊這種情況,然後發現這種情況鋪天蓋地根本無法制止,於是就不了了之。可你有沒有想過,在市場交易中,交易稅是否轉移到價格中由下家承擔,這是買賣雙方的市場行為啊,一個願打一個願挨,你一個職能部門不去看結構性的問題,老盯著本該由市場解決的問題幹什麼呢?如果一個政策出臺後你既管不住也管不好,換言之沒有可操作性,那你當初制定那個政策的時候在想什麼呢?
真的,在國內住久了,你會常常有這樣的疑惑。ZF部門彷彿是一個力大無比的巨人站在馬路中間,手裡揮舞著政策的鞭子。百姓眾生如惶惶不可終日的路人,隨著巨人鞭子的舞動一會人潮湧向東邊,一會人潮湧向西邊。這裡邊有人擠掉了鞋子,有人擠髒了衣服,不斷抱怨今天怎麼路上這麼多人,還有人順手去別人兜裡偷了個錢包,得意洋洋地數著錢。所有的人都顧著自己的隨身物品和周邊的人,卻沒注意到那個揮著鞭子的巨人,他才是這條街的真正主宰。只是,巨人揮舞鞭子太過隨意,始終也管不好路上的交通,於是乎路人就這樣吵吵鬧鬧的擠來擠去,片刻也不得安寧。這就是國內的眾生態。所以有時候想想,你也不要抱怨國內人的心態浮躁,金錢至上,也不要說人家笑貧不笑娼。其實,絕大部分百姓眾生只是在謀生活。
我看到的是,中國的經濟現象裡充斥非理性投資和錯誤決策,說得通俗點,舉目之處 皆是泡沫。你看,大學盲目擴張,造成畢業生找不到工作,其實是一種大學生的人才泡沫,鋼鐵行業就不用說了,完全是08年4萬億經濟刺激造成的產能泡沫,造船業也一樣。這裡面的共同點是,只要是我們的ZF官員染指的地方,就是泡沫非理性膨脹的地方,直至若干年後,再來擠泡沫,如此週而復始。在一個不需要為投 資效益負責的環境下,ZF本身就是一臺製造泡沫的大機器。
来源:博客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