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 最後一針雞血

作者:信力建 發表:2011-08-19 09:03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1個留言 列印 特大

8月10日,中國利用一艘廢舊的航空母艦平臺進行出海航行試驗。按照試驗計畫,航母返回後將繼續在船廠進行改裝和測試工作。 8月14日,中國首艘航母平臺從海試海域回到大連,停靠原碼頭,海軍「88」艦也隨後返港。至此,我國航母平臺首次出海航行試驗順利結束。一時間,有些人興奮了不少,好像此次中國就成為了世界海軍大國強國,甚至可以稱雄天下了。

從歷史上看,航空母艦從二戰到現在,引領風騷近百年。不過,它的大限也該到了。根本原因是:在導彈時代,任何艦載機的航程都沒有導彈遠,任何艦載機的速度都沒有導彈快。在導彈核武器時代,航空母艦正在失去它的優勢,即將被導彈所淘汰。正如當年航空母艦淘汰戰列艦一樣!畢竟現在還沒有過航空母艦被導彈打沉的實踐,所以,航母派就一直活躍在一些人的誇張想像中。看來,航空母艦退出歷史舞臺,就差一次被導彈擊沉的實踐了。其實,早在1982年英阿馬島戰爭中,如果英國的航空母艦敢於靠近阿根廷的領土,進入阿根廷空軍的航程內,那它那艘航母大概早就被擊沉了,戰爭的結局也就不同了。對英國來說,辛運的是,它的航母躲過了阿根廷空軍的導彈襲擊,而「最現代化」的驅逐艦「謝菲爾德號」就成了替死鬼!的確,今天隨著導彈技術和航空航天技術的發展,航空母艦的優勢地位卻在被漸漸地削弱。這就向我們提出了嚴肅的問題:要不要用二戰主力裝備航空母艦來裝備我們21世紀的部隊,來應付21世紀初的挑前,回答是否定的。這是因為時代又把人類社會推進了一個全新時期,再用50年前的技術顯然已經落後於時代。目前,發達國家都在把爭奪的制高點放在信息和航天技術上。儘管人們當前還不能夠準確地描繪出信息技術與航天技術融合所帶來的新型武器裝備,但我們已經看到了這種融合的端倪。

歷史事實告訴我們,許多國家的衰落都是因為形似強大的海軍因為故步自封跟不上時代所致。比如,西班牙的衰落就是以其所謂無敵艦隊的被殲滅為標誌,西班牙和英國於1588年8月在英吉利海峽進行了一場舉世矚目、激烈壯觀的大海戰。這次海戰,西班牙實力強大,武器眾多,戰船威力巨大,且兵力達3萬餘人,號稱為「最幸運的無敵艦隊」。而當時英國軍隊規模不大,整個艦隊的作戰人員也只有 9000人。兩軍相比,眾寡懸殊,西班牙明顯佔據絕對優勢。但是,出人意料的是這場海戰的結局以西班牙慘遭毀滅性的失敗而告終,「無敵艦隊」幾乎全軍覆沒。從此以後西班牙急劇衰落,「海上霸主」的地位被英國取代,影響世界300年大英帝國由此開始興起。

我們中國也曾有過通過海軍強大來證明國家強大的實驗,主持這次實驗的就是赫赫有名的慈溪太后。在她的一手支持下,當時的北洋海軍擁有的主戰戰艦幾乎都是按照當時西方最先進的標準,由英德等造船廠建造起來的。其中的「定遠」和「鎮遠」兩艘裝甲巡洋艦,其噸位都在7000噸以上,艦長將近100米,主炮的口徑為305毫米,堪稱是航空母艦時代之前典型的「海上巨無霸」,絕對可以跨進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戰艦之列,在亞洲更是首屈一指。「定遠」和「鎮遠」之外的其他主戰戰艦,像「致遠」、「濟遠」、「經遠」等等,也都是船堅炮利,威風八面。以高峰時北洋艦隊的綜合實力而論,當可排在整個世界海軍的七強以內! 然而,在1894年的甲午海戰中,這支中國的「無敵艦隊」卻被無論噸位還是火炮都遠不及它的日本艦隊擊敗,從而將中國再次拖入割地賠款的滅頂之災。

就現實而言,今天的中國需不需要發展航母這種正在走入歷史暮色的龐然大物也還值得斟酌。

大致說來,以航母為其主幹力量的現代海軍的其作用無非兩個,一是保護貿易,也即保護商船。我們不妨來看看二戰時英美製造航母的經過。1941年初,應英國緊急請求,美國海軍開始把一艘商船改裝成航空母艦,以便為護航運輸隊護航。這是第一艘護航航空母艦。戰前,海軍部貿易局曾提出過一個改裝小型「保護貿易」航空母艦的計畫;1938年,甚至還計畫過把「瑪麗女皇號」和「伊麗莎白女皇號」巨型遠洋郵船改裝成專門在貿易航線上服役的航空母艦。由于飛機奇缺,兩項計畫都被束之高閣。載機商船的作戰取得某種成功後,英國再次提出了上述設想,請求美國海軍提供一艘以C3型標準貨船,美國政府根據1936年國會通過的商船法,從1938年開始執行長期造船計畫,主要是建造5種平時標準型貨船,其中C2型和C3型為高速貨船。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後,美國政府從1941 年開始實施非常時期援英造船計畫,主要是向英國提供C2型和C3型貨船。英國的一些護航航空母艦就是用C3型標準貨船船體改裝而成的,然後由英國自行改裝。珍珠港事件後,美國海軍立即決定建造25艘護航航空母艦,其中24艘是給自己建造,1艘是給皇家海軍建造的。可見,如果不是因為大規模的對外貿易護航的需要,航母就非必要。

就這點理由而言,可以說航母對中國並非迫在眉睫。中國海岸線漫長,但總的來說還是一個陸上國家,海洋方面,總的任務是防禦高於進攻。沒有獲得臺灣的中國海軍,對外洋的興趣無從抒發,因此海軍的最主要目標,是保衛國家海岸線的安全。在這一點上,航空母艦不是一個很好的武器平臺。美國海軍,英國海軍等老牌海上強國,其航母部隊主要的任務是和對手進行洋上決戰,因為在遠洋沒有可用的制空平臺。沒有誰用航空母艦保衛自家海岸的。在岸防問題上,輕型水面艦艇,潛艇等更有發言權。要之,航母的主要作用是保護海上貿易和維護海洋權益,而這一點在今天的中國似乎還不是當務之急。同樣可以達到保衛海岸的效果,多建幾個海防前線機場,比建造航母顯然更加經濟和安全,只要調整不同機場駐防兵力,就可以產生「無形的航空母艦」的效果。

航母的第二個作用是稱霸世界。自從「二戰」期間建立起主宰海洋的「霸主」地位後,此後幾十年,無論在軍事作戰和戰略威懾,還是在海嘯、地震救援這樣的非軍事行動中,這個海上「巨無霸」都繼續發揮著它無可替代的作用。目前世界上擁有航母的國家有9個——美國、俄羅斯、印度、英國、法國、義大利、泰國、西班牙、巴西,在這些國家中,一共擁有12艘現役航母的美國,無疑形成了世界上無人可與之抗禦的海上霸主。就美國而言,什麼是美國強大軍事力量的象徵?是擁有上千個核彈頭的地球最強核武庫?抑或是擁有超群作戰能力的F-22戰機。不是,都不是,它們都不足以代表美國的權力和地位,只有核動力航母戰鬥群才能體現這個海洋國家的霸道精神,也只有航母戰鬥群才能體現美國超霸軍事力量的鋼筋鐵骨。美國總統已經習慣在全球某地發生緊急情況的時候第一句話總說:「我們的航母在哪裡」。美國和它的航空母艦群是一個雄辯的先例:當你只擁有一兩艘航母時,你會被話語霸權們當成世界和平的威脅,當你擁有10艘以上的航空母艦時,你一定會獲得世界霸主的讚譽。

而就這點而言,號稱在國際事務中「不出頭」、「不稱霸」的中國,也沒有需要藉助航母來為自己戴上世界新霸主的頭銜。

既然這兩個需求都沒有,我們又有什麼必要花用大量對國計民生來說都非常緊缺的資金來建造航母呢?所以,中國有沒有必要在航母上不惜巨金與他國競爭,真還值得大家討論——當年,前蘇聯就是因為和美國競爭所謂「星球大戰計畫」而被對方拖垮的。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来源:《中國選舉也治理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