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媒體揭露五花八門的商業欺詐行為

發表:2011-03-17 12:15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2個留言 列印 特大

3月15號是國際消費者權益日。中國央視將近年來影響惡劣的商業欺詐行為以視頻形式加以曝光。其它媒體也列數名目繁多的商業欺詐行為。

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中國媒體在國際消費者權益日這一天高調宣傳打假,值得受到歡迎。中國是世界工廠,對中國來說,最要不得的名聲也許就是造假。

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經濟學教授徐滇慶在接受電話採訪時,對記者講述了一些旅加華人連醬油、醋都選擇在加拿大買了帶回中國的故事。中國人對自己國內商品的不信任可謂無以復加了。

徐教授講的故事告訴我們: 要克服造假,「機制」很重要。

「多倫多一家報紙登的文章說現在想要買醬油、買醋,你還是在多倫多市場上買,帶回國內去好。在多倫多所有的醬油、鎮江醋都是中國造的,但是絕對沒有假。因為加拿大只給三家中國糧食食品出口公司免檢的執照。而這個有條件,如果一旦發現一次有假冒偽劣產品就吊銷這個執照。因為你要大規模進,加拿大海關不可能去每個餅乾、每個話梅都拿出來檢驗,這是不可能的。所以加拿大就只給中國三家公司免檢來運食品到加拿大出售。在多倫多市場上買到的中國食品你可以放心,因為它有這個機制在這兒。」

山東大學教授孫文廣以瘦肉精豬肉為例,分析了造假屢禁不止的部分原因:檢測手段落後,打假力度不夠,造假成本過低。

「這種豬肉也很難檢查出來。國家的檢測手段比較落後。另外一個,這種豬肉即使你查到了懲罰力度也很小。使得造假的人即使被抓到,懲罰也是很輕微的。實際上他下次還繼續在造假。它付出的成本很低。」

孫教授說,有些造假案曝光後,受到賄賂的官員往往把事「秘掉」。他說,政府官員若是民選的,打假效果就會大不一樣。

西安大略大學的徐教授表示,中國社會有必要重建道德基礎。

「現在中國確實需要重建道德基礎。文化大革命把傳統道德破壞得很厲害,而新的東西又沒建立。大家就覺得好像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句話不一定落實。做很多壞事的人沒有得到懲罰。西方之所以穩定它社會道德一直沒有被破壞掉,而且人們崇尚講真話,做真事兒。何況還有一個教會,你要做壞事兒,上帝還是看得見的。中國人傳統道德並不壞。從孔孟之道一直到最後都在教導人們為善。中國老百姓相信舉頭三尺有神明。做壞事兒是要受惡報的。」

3月15號在媒體曝光的造假案包括:售賣含有對人體有害的瘦肉精豬肉、售賣返煉膠輪胎、文物收藏騙局、泰國香米造假、以脫墨紙造餐巾紙……要看懂這些五花八門的造假名目還非有豐富的想像力不行。
 

来源:自由亞洲電臺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