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檀:張維迎不當院長挺好

發表:2010-12-14 14:45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張維迎總是站在輿論的風口浪尖上,以前是因為刺激性的言論。此次再被關注,是因為北大光華管理學院院長更換,張維迎下,蔡鴻濱上。

張氏此次卸任,似有被迫嫌疑。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北大光華管理學院教師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現在的院長選任,民主推薦和組織考察都很重要。維迎在人際關係問題上,可能得罪的人多一些。他思想有新意,但很多觀點引起了社會爭議,好像和管理學院院長的本分有些偏離。這大概是他無法繼任的原因。」 看來,張維迎的市場理論與民意基礎存在問題。

張維迎卸任,是好事,不是壞事。

一個踏實治學的名教授,好過10個無聊的半教授半官員的「蝙蝠」教授。張維迎從此可以沿著著名教授之路狂奔,而不必在教授與教育部門改革官員的身份中動輒得咎。既然是持市場主見的經濟學教授,張維迎首先要做的,是從自己開始,把教育與行政分開,現在,不管是被迫還是主動,他總算實踐了自己的教育主張。

張維迎教授頗有名士風範,肆口無忌,名言頗多。比如:「官員是改革中受損最大的利益集團」,「窮人上不起學是因為學費太低」,「壟斷國企是一種全員尋租」。他對市場的追逐達到刺激眾生的地步。

一個教授大膽宣傳自己的觀點,無可厚非,只要這種宣傳不突破公序良俗與普遍價值的底線,但作為一個教育體系內的官員,上述言論則讓人消化不良。

張維迎的話有可能被媒體放大曲解,但他某些「市場原教旨主義」的觀點,既背棄了市場內含的公平原則,也背棄了自己的出身。不能想像,中低收入階層會支持他「窮人上不起學是因為學費太低」的主張。他對壟斷與國企的批評,讓他離開了主流意識形態,而他對市場公平與民生的漠視,則讓他失去了民眾的擁戴。他只剩下一批民營企業家的擁躉,還不是企業家的全部。

除了肆言無忌之外,讓人難忘的是張維迎在北大推動的癸未改革。

從北大癸未改革開始,我們看到了以時任北大校長助理張維迎為代表的市場人士,對於建立競爭性流動教師體制的追求。他的具體改革舉措包括:「摒棄進入北大就得到終身制鐵飯碗」,「講師層面的流動比例控制在總量的1/3以上,副教授層面的流動比例控制在總量的1/4以上」。所有這些舉措,是為了打破鐵飯碗、打破學術圈內部的師徒遞承製,內部人繁殖不利於學術發展。

在發達的市場國家的常態措施,即便減了針砭的份量,即使在中國最有名的大學,也難以實施。結果是北大雞飛狗跳,筆者親耳聽到北大兩位年輕教師在飯桌上大罵張維迎,認為張維迎不瞭解中國教育體制的弊端與年輕教師的苦難,關起門來改革,閉關造車。

事實上,張維迎改革所面臨的最大問題,是他無法改革教育體制,相反,還必須依賴教育體制。

張維迎的教育改革沒有觸及行政體制,沒有任何針對行政人員的舉措,理由是:「一、同時推出行政改革和教師體制改革震動太大,不利於學校工作的穩定;二、在教師人事管理改革推行一段時間之後再推出行政人事體制改革,行政人員相對容易接受一些;三、行政管理人員的素質和效率固然重要,但對一個大學來說,最關鍵的還是教師隊伍的素質」。但教育的痼疾正是行政治校。改革的成本由教師承擔,聲東擊西的改革既無法獲得民意支持,也無法讓教育改革走上正軌。這樣的改革理念也許與「官員是受損最大群體」之類的言論一脈相承,卻失去了改革所需要的勇氣、正義與手段。

張維迎注定無法成為蔡元培,可悲的是他既沒有蔡元培的空間,更沒有蔡元培海納百川的心胸。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曾表示:「大學人事制度改革的核心,不是聘任制,也不是淘汰制,而是建立現代學校制度。北大改革,以及此後其他學校推出的全員聘用制,都強調教師的工作效率,卻忽視了一個根本問題,即‘學術自治、教授治校’。」誠哉,斯言。沒有獨立的教育品格,而讓教師成為「拉磨之驢」,這就是張維迎的侷限。

以張維迎之智,不可能看不到這一點,但張維迎選擇的改革突破口是他認為較易攻破的關隘,事實相反,沒有根本的改革,局部的改革不可能成功,表面的成功也會走樣。

張維迎的改革與言論,讓人聯想到中國近百年改革的艱難,從康有為到孫中山,改革者需要的主要不是聳動視聽的言論,而是對於國情的準確把握,對於民生的同情,以及基於同情基礎上的、獲得大眾與改革力量支持的穩妥的改革舉措。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中金在線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