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海峽不太危急」

作者:作者白樂崎 翻譯管淑平 發表:2010-01-25 10:34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臺灣、美國和中國的關係已引起許多學術分析探討,這是可理解、甚至值得稱讚的,因為美中臺關係複雜,可有不同的解讀和觀察,過去已有許多論文對於瞭解這三國之間的關係發展做出寶貴貢獻。然而,不時會有學者發表脫離現實、缺乏瞭解且天真的分析,布魯斯.季禮(Bruce Gilley)這篇刊登於「外交事務」二○一○年一/二月號、名為「不太危急的海峽」(Notso Dire Straits)一文就是一例。

季禮的基本論點是,目前臺灣與中國之間的「和解」,開啟了臺灣「芬蘭化」之路,也為美國允許臺灣從目前處於美國戰略軌道內,移往中國影響力範圍下鋪路。季禮錯誤臆測之處在於,認為這個過程終將導致中國民主化。

美中臺關係季禮認知錯誤

季禮認知錯誤的不只一點,礙於此文篇幅,只能談其中幾個重點。先從「芬蘭化」說起,文中說芬蘭與蘇聯達成的協議「在當時廣受芬蘭國內支持」。問題是,當時的芬蘭人已經被俄羅斯人拿著槍指著腦袋了,還有很多選擇嗎?

第二點是歷史的精確性。季禮寫道,一九四九年「臺灣和中國變成分離的政治實體……」關於這一點,事實是,當時是日本殖民地的臺灣已經是個分離政治實體有五十多年了,在那之前,頂多只能說中國帝制政府對這個島嶼有一點影響力,問題是在落敗的國民黨被趕出中國、到臺灣落腳,把這裡當做佔領領土般對待時出現。

文中另一個「國際社會多半接受北京所宣稱擁有臺灣領土主權」的說法也不正確,這種說法只對如辛巴威、蘇丹等親北京政權成立,美國或其他西方國家僅「注意」或「認知」北京的說法,但立場是:這是個未解決議題,這個島嶼的未來需要依照一九五二年舊金山和約決定。

該篇文章最嚴重的謬論是,認為張伯倫式(譯按:張伯倫為二戰前的英國首相,對希特勒採取姑息政策)的姑息中國對臺灣問題的所作所為,將能讓崛起中的中國民主化、和平化,不會讓中國變本加厲。這種說法存有根本上的誤解:讓步不會讓高壓政權變溫和,只會養大他們的胃口。犧牲辛苦贏來的臺灣活躍民主成就,任其漂向一個不確定、混沌不明的「原則性中立」角色會是根本的錯誤,季禮希望我們相信,這種「芬蘭式」地位和如他所說「懦弱地默許順服」,兩者之間是有不同的。像中國這樣的威權強權,只要略施手段就能除去其統治路上任何的反對力量,西藏和東突都是相當明顯的例證。

對中國讓步只會養大胃口

季禮還認為,中國對臺灣立場的說法,動機出於「民族主義……和更大範疇的國恥和衰弱論述」的成分較少,而與地緣戰略因素比較有關係:因為臺灣地理位置優勢使其具有戰略重要性,將其納入影響範圍可強化中國海軍投射實力,從而擴大對西太平洋影響力。

他這一點論述是正確的,臺灣極具戰略重要性,這不只是對日本、南韓,對美國在東亞和亞太地區利益而言也是如此。正是這個理由,美國日前明智地決定,提供臺灣這個長期的朋友、盟友反飛彈科技。

從臺灣人民觀點來說,傾中意味著失去他們辛苦爭取來的自由和民主。美國在全球、特別是東亞地區的威信,必定仰賴堅持我們所擁護的基本原則,允許自由民主的臺灣落入威權中國的影響力範圍下,是令人無法接受的。

因此,與其讓臺灣「芬蘭化」,美國反而應該尋求一個與臺灣更堅強交往關係的政策,協助臺灣自衛對抗好戰的鄰居、簽署自由貿易協定,以及加強美國與臺灣政經關係。只有把臺灣帶進國際社會之中,才能達成東亞的真正穩定。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自由時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