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海峡不太危急”

作者:作者白乐崎 翻译管淑平 发表:2010-01-25 10:34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台湾、美国和中国的关系已引起许多学术分析探讨,这是可理解、甚至值得称赞的,因为美中台关系复杂,可有不同的解读和观察,过去已有许多论文对于了解这三国之间的关系发展做出宝贵贡献。然而,不时会有学者发表脱离现实、缺乏了解且天真的分析,布鲁斯.季礼(Bruce Gilley)这篇刊登于“外交事务”二○一○年一/二月号、名为“不太危急的海峡”(Notso Dire Straits)一文就是一例。

季礼的基本论点是,目前台湾与中国之间的“和解”,开启了台湾“芬兰化”之路,也为美国允许台湾从目前处于美国战略轨道内,移往中国影响力范围下铺路。季礼错误臆测之处在于,认为这个过程终将导致中国民主化。

美中台关系季礼认知错误

季礼认知错误的不只一点,碍于此文篇幅,只能谈其中几个重点。先从“芬兰化”说起,文中说芬兰与苏联达成的协议“在当时广受芬兰国内支持”。问题是,当时的芬兰人已经被俄罗斯人拿着枪指着脑袋了,还有很多选择吗?

第二点是历史的精确性。季礼写道,一九四九年“台湾和中国变成分离的政治实体……”关于这一点,事实是,当时是日本殖民地的台湾已经是个分离政治实体有五十多年了,在那之前,顶多只能说中国帝制政府对这个岛屿有一点影响力,问题是在落败的国民党被赶出中国、到台湾落脚,把这里当做占领领土般对待时出现。

文中另一个“国际社会多半接受北京所宣称拥有台湾领土主权”的说法也不正确,这种说法只对如津巴布韦、苏丹等亲北京政权成立,美国或其他西方国家仅“注意”或“认知”北京的说法,但立场是:这是个未解决议题,这个岛屿的未来需要依照一九五二年旧金山和约决定。

该篇文章最严重的谬论是,认为张伯伦式(译按:张伯伦为二战前的英国首相,对希特勒采取姑息政策)的姑息中国对台湾问题的所作所为,将能让崛起中的中国民主化、和平化,不会让中国变本加厉。这种说法存有根本上的误解:让步不会让高压政权变温和,只会养大他们的胃口。牺牲辛苦赢来的台湾活跃民主成就,任其漂向一个不确定、混沌不明的“原则性中立”角色会是根本的错误,季礼希望我们相信,这种“芬兰式”地位和如他所说“懦弱地默许顺服”,两者之间是有不同的。像中国这样的威权强权,只要略施手段就能除去其统治路上任何的反对力量,西藏和东突都是相当明显的例证。

对中国让步只会养大胃口

季礼还认为,中国对台湾立场的说法,动机出于“民族主义……和更大范畴的国耻和衰弱论述”的成分较少,而与地缘战略因素比较有关系:因为台湾地理位置优势使其具有战略重要性,将其纳入影响范围可强化中国海军投射实力,从而扩大对西太平洋影响力。

他这一点论述是正确的,台湾极具战略重要性,这不只是对日本、南韩,对美国在东亚和亚太地区利益而言也是如此。正是这个理由,美国日前明智地决定,提供台湾这个长期的朋友、盟友反飞弹科技。

从台湾人民观点来说,倾中意味着失去他们辛苦争取来的自由和民主。美国在全球、特别是东亚地区的威信,必定仰赖坚持我们所拥护的基本原则,允许自由民主的台湾落入威权中国的影响力范围下,是令人无法接受的。

因此,与其让台湾“芬兰化”,美国反而应该寻求一个与台湾更坚强交往关系的政策,协助台湾自卫对抗好战的邻居、签署自由贸易协定,以及加强美国与台湾政经关系。只有把台湾带进国际社会之中,才能达成东亚的真正稳定。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自由时报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