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35名民警為何被冒名發帖舉報縣委書記

作者:孫華龍 發表:2009-05-07 01:31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核心提示:近日,「35名民警實名舉報山東鄆城縣委書記」一帖在網上掀起軒然大波。核實發現,「署名」的民警是被冒名的,並不知情,但帖子部分舉報內容確實存在。此帖稱,出城主要道路上的一座橋建了3年未通車,此外該縣存在擅自動用警力,威懾百姓的問題。

法制日報5月5日報導 35名民警實名舉報縣委書記,真名實姓並附帶手機號,這樣的帖子不火都不行。記者調查核實發現,多數「署名」的民警是被冒名的,但部分舉報內容確實是當地積壓多年的問題。

近日,「35名民警實名舉報山東鄆城縣委書記」一帖在網上掀起軒然大波。對此,當地有關部門在初步調查後緊急發布消息,稱35名民警對此並不知情;而又有人稱,發帖者雖另有其人,但舉報內容並非毫無來由。孰是孰非?法制網記者趕赴事發地,聯繫了其中的22名民警,並採訪了當地有關部門。

誰在發帖

鄆城縣隸屬於菏澤市,位於山東省西南部,是一個農業大縣,近幾年剛摘掉貧困縣的帽子。帖子舉報了縣委書記的7大「惡行」,還稱,「發帖為止,已有3人受打擊報復,1人被批捕」。

根據帖子提供的署名和電話,記者逐一核實,發現這些電話號碼大部分是準確的,記者也由此聯繫上了其中的22名民警。

「我根本就不知道怎麼回事,也不清楚帖子中的事。」民警仝伯星說。

「我們的通信錄都是公開的,也不清楚是誰把我們的手機給寫上去了。」民警王先華也頗感無奈。

和這兩名民警一樣,大部分在帖子中「現身」的民警都表示對此不清楚,或認為事態嚴重,自己不方便接受採訪。

記者在採訪中,也曾聽到兩名民警抱怨,「舉報幹嘛不和我們說一聲,就把我們的名字署上」。當記者進一步追問他們:言下之意是不是知道發帖之人是誰?這兩名民警均以沉默回應。

鄆城縣公安局治安大隊大隊長呂端林也「名列帖上」。「帖子是誰發的,我不清楚。現在局裡抽了人,正在調查,還沒有結果。」他向記者聲明,「我反對網上這種‘借名’發帖的做法。舉報官員應當走正常程序,豈能不經過允許,就利用別人的名義發帖呢?」

一些民警也向記者表示:「在網上發帖子是一個人的權利,先不論你反映的事是否屬實,也不論你是否夾帶私情,但盜用別人的名義總是一件非常不道德的事情。」

據呂端林透露,這35名民警中,有1人已經去世,另有1人已被捕,但與發帖無關。

事發後,菏澤市委組織部、市委政法委在第一時間組成了聯合調查組,對此事進行了調查,得出的結論與22名民警向記者反映的情況基本一致:帖子中署名的35名民警中,名叫張翠玲的民警已於今年1月因公殉職,33人表示不知道此事,另1名叫曾繁錦的民警已被鄆城縣檢察院批捕,批捕原因與網上聯名舉報一事無關。

為何發帖

記者在當地宣傳部門的陪同下,採訪了相關部門。一些幹部向記者透露,發帖的人到底是誰,他們基本上已經掌握。

「一些幹部由於對工作調整有意見,就發了這種帖子,真實性並不可靠。」有幹部這麼認為。

呂端林說:「帖子反映的這些事情,與公安民警自己的切身利益沒什麼關係。」

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讓發帖者要假借民警之名來舉報現任的縣委書記呢?

記者隨機採訪了當地多名群眾。他們告訴記者,這一帖子發出後,在鄆城可謂婦孺皆知,大家都認為是有人想在網上「借警察的名」來反映當地積壓的問題,以造成一種輿論高壓態勢,引起社會的普遍關注。

也有群眾告訴記者,以前類似的舉報帖子發過不少,但反響都沒這麼大。借了警察的名義,果然不同凡響。

是否屬實

隨後,記者就帖子中反映的7大「罪狀」,走訪了多個部門進行核實,這些部門的幹部說明瞭一些情況,但都不願透露姓名。

帖子稱:自縣委書記任職以來,全縣經濟下滑,出城主要道路上的一座橋建了3年未通車;動用上億元資金搞「宋金河景觀帶」工程卻成了「半拉子」。

記者核實瞭解到,這個大橋是金河路大橋,是連接縣城主幹道的民心工程,也是重點工程。「這個大橋是下高速路後進城的必經之路,幾個月就應該建好,現在建了3個年頭還沒建完,群眾難免會有意見。」鄆城縣委一位幹部說。當記者追問具體原因時,他表示不便透露。

在對「宋金河景觀帶」的調查中,記者在鄆城縣有關部門拿到了一份簡介,上面是這麼描述的:宋金河景觀帶計畫總投資8.8億元,規劃佔地3720畝,是鄆城縣計畫建設的4大城市水景帶之一。

鄆城縣國土資源局耕保科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這一景觀帶的征地、拆遷安置工作已經完成,用地手續已通過省政府批復。

記者從他提供的批文上看到,省政府共批復了908.5畝農用地,其中耕地907畝,與規劃佔地3720畝相比還差2811.5畝。目前,這條耗資巨大的景觀帶已初具雛形。

針對帖子中另一條關於「擅自動用警力,威懾百姓。以引進所謂化工項目為名,違法徵用隨官屯佀樓村7500畝良田,受到群眾反對」一事,記者走訪了征地所在的村和鄆城縣國土資源局。

記者瞭解到,這個化工項目名叫「菏澤煤化工基地鄆城園區」,規劃用地面積約5.01平方公里 (合7500畝)。「從去年起,縣裡就反覆來村裡做工作,要求租用農田建化工廠,我們不同意。今年2月25日,土地被強行徵用,500多畝麥田被毀掉,現已拉起了圍牆。」佀樓村村民告訴記者。

記者走訪的一些民警也坦陳,他們的確曾接到命令,兩次為征地到現場「維持秩序」。

鄆城縣國土資源局副局長宋宏彥告訴記者,今年初,圈佔的這塊土地已經省政府批准徵收,由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徵收後,對村民的補償是每畝每年1500斤小麥。

記者在現場看到,這片被圈佔的土地四周已經壘砌了院牆,裡面被翻過的土地上冒出了稀稀疏疏的麥尖,而院牆外大片麥田卻顯得生機勃勃。在院牆南北兩側,兩條20餘米寬的路基已基本整修好。

據悉,針對這一「網事」,山東省有關部門組成的聯合調查組和菏澤市委組織部、政法委組成的聯合調查組,正在進一步調查之中。

来源:法制日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