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工作 結婚困難:沒戶口的「黑人」生存狀態

發表:2002-09-11 16:42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郭武彬今年已經33歲了,可是,他從不敢出遠門兒。因為至今,他都沒有任何身份證明,是個徹頭徹尾的「黑戶」,這是此間今日出版的大河報披露的。
  
  郭武彬的父親郭永森是鄭州市某工廠的職工,屬於非農業戶口。他的母親郭聘是周口市商水縣白寺村人,屬農村戶口。1966年,即郭永森與郭聘結婚後第二年,郭聘來到鄭州。1969年5月25日,郭武彬出生於鄭州市經八路上的鄭州市婦產科醫院(原)。由於當時農轉非特別難,孩子的戶口一般都隨母親,而郭母的戶口一直沒轉過來,所以郭父一直沒有回郭聘老家給孩子報戶口。
  
  轉眼間,郭武彬到了上學的年齡,沒戶口怎麼辦呢?父親找到他以前的老師,走後門讓武彬上了小學。小學畢業後,又通過關係上了初中。初中畢業後,郭武彬步入社會,開始擺攤賣水果、賣汽水。再後來,他給涼皮攤送荳芽,還幹過一段時間的「夜市」。他說,不要身份證的活兒,他基本上都幹過。
  
  1991年,母親及弟妹的戶口都解決了,但是因為當時郭武彬的年齡已超過18歲,戶口仍沒有報上。1992年,朋友給郭武彬介紹了一份推銷掛歷的工作。剛干了10天,該單位要求員工辦胸卡,得知他沒有身份證,毫不留情地將他辭退了,只給了他7天的工資。郭武彬說,他的第一份「正式工作」就這樣失去了。接著,他又到農村的工地上干苦力,剛干了3天,當地派出所要求辦暫住證。他怕說不清楚,乾脆一跑了之,連工資都不敢要。後來,他又找了很多工作,人家一聽說他沒有戶口,都紛紛搖頭說「不敢要」。
  
  1994年,25歲的郭武彬準備和一個姑娘結婚。可沒有戶口證明,民政部門不給辦結婚證。最後,郭武彬跑回周口老家,找熟人開了一張假身份證明,「騙取」了結婚證。婚後,由於「身份不明」,郭武彬「失業」在家,全家只靠妻子一個人的工資,生活極其困難。夫妻二人經常為柴米油鹽之事吵架打鬧,最後分居。去年3月,法院判決兩人離婚。
  
  離婚後,郭武彬稱自己心情非常不好,他說他沒有一點自信,連家門都不敢出。經介紹,郭武彬又認識了一位女孩,經過一年多的相處,女孩深深愛上了他。今年,兩人準備結婚,可是又遇到同樣的「身份障礙」。現在,女友比他還著急,希望他能早點「明確身份」。
  
  郭父說,由於剛開始他對這個事沒重視,等他急著辦理時,才發現已經很難了。他幾次到醫院想補郭武彬的出生證明,醫院說原來的婦產科醫院已經撤銷,無從考證,無法給他補辦。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