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學者投書星報指大陸媒體遠離弱勢群體

發表:2002-06-27 04:38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中國大陸一位學者指出,大陸的媒體正處在政治權力控制與資本拉攏的時代,大陸的媒體信息傳播在某種程度上,讓很大部分消費能力嚴重不足的弱勢群體被遺忘,大陸社會正面臨一種階層矛盾激化的隱憂。
大陸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師彭偉步今天投書「聯合早報」言論版的文章,談到的主題是「中國媒體遠離弱勢群體」。

這位在大陸教導新聞與傳播學的作者認為,大陸的媒體正處在政治權力控制與資本拉攏的時代。政治權力與社會資本的結盟,決定了大陸媒體信息傳播的方向、領域和性質,這在某種程度上讓很大一部分消費不起或者說消費能力嚴重不足的弱勢群體被遺忘。

他說,在大陸,一方面,國家政治權力控制著媒體的運作,界定了一條新聞報導原則:什麼不能報,什麼怎麼報,什麼只能報一點;另一方面,媒體要步入市場經濟,要在市場競爭中生存下來,於是把眼睛盯在社會資本的控制者--廣告商,盡量報導能引起頗具消費能力的群體注意的新聞,以吸引廣告商的資本投入。

文章表示,前幾年,新聞報導在政治權力的控制下,有選擇地對下崗工人的生活報導,而且所報導的新聞大部分都是好的一面,如哪些人下崗後找到了好工作,現在生活可紅火了,有鼓勵在崗的人下崗的味道,至於下崗工人真正的生活狀況,卻鮮有媒體去挖掘,和以客觀、真實的眼光報導。

文章又說,由於城市化的加速和擴張,農民們的土地正被房地產開發商一步步蠶食,而獲取的補償卻微乎其微。當他們為生活所慮,為後代子孫計,不滿意所獲得的補償向政府反映意見時,卻因為當地政府與房地產開發商早已達成某種默契,而被當地政府官員斥為「氓民」。這些人在無奈之下向媒體求助,卻因為媒介的管理部門看到當前存在太多農民與政府、房地產開發商的土地糾紛,恐怕報導這一類的新聞會引起農民連鎖反應而影響社會穩定,於是下達了不許媒體報導土地糾紛的新聞。這時農民真的求助無門。

作者表示,在同時,社會資本擁有者--廣告商的存在,也在某種程度上成為媒體運作的指揮棒。報導什麼新聞,才能引起哪一類的人的注意,並成為吸引廣告商刊登廣告的契機,編輯圍繞著廣告轉,這已經不是秘密了。換句話說,賦閑在家的下崗工人、消費能力低下的農民,也就成了媒體的棄民。新聞不會報導他們身邊的新聞,也不會報導有助於改善他們生計的新聞,他們只會報導廣告商喜歡的新聞,因為這部分新聞能吸引具有很強消費能力的受眾群的注意。

作者強調,廣告商關心的是廣告是否得到了視聽和閱讀效果,他們並不關心社會弱勢群體的生活。由此可見,媒體的新聞報導間接地被廣告商所控制,遠離了弱勢群體。這種現象雖然是世界公認的事實,但在大陸的情況更加嚴重,因為除了廣告商的影響之力外,還有政治權力的支配在起決定性的作用。

他表示,廣告商與政治權力的結盟,使大陸的媒體受了雙重壓力,這也是大陸媒體在發展過程中顧慮重重,受到諸多阻礙,缺乏真實、客觀、公正的根本原因。使「社會公器」應有的社會義務無從體現,受到了眾多受眾的指責。弱勢群體的利益始終得不到保護,他們的呼聲始終得不到反映。從媒體遠離弱勢群體的情況來看,大陸社會正面臨一種階層矛盾激化的隱憂。

中央社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