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席捲文化「颱風」

發表:2002-05-13 18:38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時下,臺北繪本偶像作家幾米的《向左走,向右走》、《月亮忘記了》、《地下鐵》等,成了神州書市火熱流行的讀本。

上海季風書店的銷售部經理許女士說,幾米的書不需要什麼宣傳,都賣得好,一上書架就暢銷。早先,臺灣朱德庸的都市連環漫畫《澀女郎》登陸中國大陸後,旋即炙手可熱,他在他的漫畫中注入現代都市的文化思想,而被稱為"漫畫詩人"的幾米,則將漫畫變成一首詩,除了幽默,還有詩的淡淡的哀愁。他的書,圖為主、字為輔,圖畫精美細膩,配上詩一般的文字,描繪出都市人的感概、幻想與夢。

風靡大陸的臺灣作家

大陸正在流行的還有另一位臺灣作家王文華的小說:《蛋白質女孩》和《61×57》。前者,顯出王文華是個會押韻、會寫那種很痞、很都市的東西的作家;後者,則是另一種風格,像日本電視連續劇,詩情畫意,浪漫純情。

應該說,臺灣的書流行大陸,不是今天開始的。十年來至今不衰的有瓊瑤、三毛、柏楊、李敖、席慕蓉、龍應臺的書。2000年中國大陸數十家媒體票選十大文化人物,臺灣網路作家"痞子蔡"蔡智恆榮登第二,開啟了大陸網路文學風潮。新近進入大陸書市的還有張曼娟、林清玄、席絹、蔡自忠,他們也都是排行榜上的常客。

臺灣的書就這麼風靡大陸。這些年來,三四十萬臺灣商人越過海峽,始而在珠江三角洲,繼而在長江三角洲紮下營盤,如今,臺灣文化人步台商後塵,相繼登陸幾個沿海大都市,興起了一陣陣文化"颱風"。據北京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透露,目前長住大陸的臺灣文化人,至少有2000人。

臺文人「登陸」大陸

臺灣建築設計師登琨艷來到上海一晃12年。他見證上海的變化,更期待自己在這裡有所作為。他對筆者說:"我喜歡上海,住久了就有一種人文關懷,關心這座都市的所有聚落,我的專業也關懷這座城市了。"作為"蘇州河藝術倉庫區"的始作俑者,登琨艷對此地情有獨鍾。三年前,他在上海蘇州河畔建立了他的環境設計有限公司,將昔日杜月笙的舊倉庫改建為工作室的舉動,贏得大陸文化界一陣不小的轟動。大陸藝術家跟隨他,將人文蘊藉的蘇州河兩岸的一座座舊倉庫變成畫廊、攝影棚和藝術工作室。

今年四月,他受邀為一家房地產公司設計樓盤會所,他卻提議不妨為張愛玲建造一座紀念圖書館,讓曾經飄零異鄉的這位女作家,在離開上海半個世紀之後,以一種特殊的方式重歸故里。一座以張愛玲的名字命名的紀念圖書館,將於今夏出現在上海的鬧市街頭。

在虹橋開發區,筆者與上海向日葵文化藝術有限公司總經理孫慧傳(單人旁改女字旁:女+專)一起品咖啡,她在上海已住了十年,參與製作了26部電影,在這片土地上,她找到了自己的第二春。她說,她與上海是"零距離",上海的包容度勝過大陸其他城市,文化的開放比臺北更強,正是它的"非常國際化",吸引了一波又一波的臺灣文化人來此安家。

自詡為"半個上海人"的歌星張信哲,開了一家"三千院飲食工房",這家特別的飲食小店,坐落在靜謐悠長的烏魯木齊南路上,以獨有的氣質,融於上海的老式洋房中;臺灣名導演賴聲川編劇執導的相聲劇《千禧夜,我們說相聲》,在滬京演出10場,票房大獲全勝,其片斷《誰怕貝勒爺》還登上今年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在上海大劇院,臺灣著名歌星蔡琴、費玉清,舉辦上海懷舊金曲演唱會,成為上海近來最熱門的一臺演出,出現一票難求的盛況,1000元人民幣一張的門票,黑市賣到1500元……

舊上海的標誌性建築之一百樂門大舞廳,前不久由臺灣人投資2500萬元人民幣,改建成百樂門夜總會。百樂門餐飲娛樂有限公司總經理陳金源,從臺灣到上海有11年了。他對筆者說,百樂門就是打著懷舊的招牌,做時尚的生意。他說,由於歷史的緣故,上海與臺北有許多相承的共同點,臺灣接觸外面世界的東西,比上海早,比上海多,變遷中的上海正是需要這一"臺灣經驗"。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