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文征明《仿赵伯骕后赤壁图》,描绘了苏轼与友人复游赤壁、登绝壁等情节。(图片来源:国立故宫博物院)
一提及水果荔枝,不少人会想起苏东坡。为什么呢?因为苏东坡不只是宋代大文豪文学家,还是一个创作过许多篇跟荔枝有关的作品、非常喜欢吃荔枝的“美食家”。
苏东坡一心报国,可惜仕途坎坷,令人感慨,他在宋哲宗绍圣元年因“讥斥先朝”的罪名,被贬至岭南。苏东坡为后人留下大量跟惠州相关的作品,其中包括了多首跟荔枝相关的诗词。苏东坡在惠州“第一次”品尝到荔枝的滋味后,便深深爱上,进而多次在诗文中提及此一水果。最为人称道的,莫过于《惠州一绝‧食荔枝第二首》这一首七言绝句: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要说苏东坡到底有多爱荔枝,光是看他坦言“如果天天都可以吃三百颗荔枝,他愿意永远作岭南人”即可得知迷恋的程度有多深。“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这两句真的是言简意赅,后来更成为千古名句。
苏东坡更写下大白话,让人人都知道他因为荔枝而深爱此地:“余在南中五年,每食荔枝,几与饭相半。”想想,中国古代有哪一位名人爱荔枝爱到宁愿天天配着饭吃?!看来“日啖荔枝三百颗”并不夸张。
根据研究者统计,苏东坡在黄州期间,创作了七百五十多篇作品,而他待在惠州的两年七个月里,则是创作了五百八十七篇的诗词与杂文,数量虽然是高居第二,但其创作高峰乃是待在密州与黄州的时候,再者,分析认为,苏东坡在惠州期间创作出来的佳作较少,但跟荔枝相关的这几篇,恰恰是优秀之作。或许,是因为苏东坡在吃着荔枝这一心头好,让文思如泉涌,呈现出来的作品自然属上乘。
其实,苏东坡抵达惠州后的第二年四月十一日,他就对夹带酸味但好吃的惠州荔枝赞不绝口,并创作了《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枝》:
南村诸杨北村卢,白华青叶冬不枯。
垂黄缀紫烟雨里,特与荔支为先驱。
海山仙人绛罗襦,红纱中单白玉肤。
不须更待妃子笑,风骨自是倾城姝。
不知天公有意无,遣此尤物生海隅。
云山得伴松桧老,霜雪自困楂梨麤。
先生洗盏酌桂醑,冰盘荐此赪虬珠。
似开江鳐斫玉柱,更洗河豚烹腹腴。
我生涉世本为口,一官久已轻莼鲈。
人间何者非梦幻,南来万里真良图。
不过,这并非苏东坡第一次吃到荔枝,而是他第一次在惠州吃到如此美味的荔枝,毕竟苏东坡的老家四川就有荔枝,他甚至亲手种植过荔枝。虽然别的地方也有荔枝,但岭南的荔枝为荔枝中的佳品则毫无异议。四月份的早熟荔枝已经让苏东坡觉得被贬惠州值了,等到吃到更好的荔枝,
然而,我们透过苏东坡的注(予尝谓,荔枝厚味高格两绝,果中无比,惟江瑶柱、河豚鱼近之耳),以及“似开江鳐斫玉柱,更洗河豚烹腹腴”可知,这位老兄吃着荔枝,同时叨念着美味的江瑶柱与河豚鱼!但见他将荔枝的美味与烹制好的新鲜干贝,以及被誉为“扬子江中第一鲜”、“水族三奇味”的河豚之腹相比拟,即可知荔枝在他心中已占据重要位置。
除了多篇作品称赞岭南荔枝之外,苏东坡还曾以纪实手法写下《荔枝叹》这一首七言古诗,以纪实手法,追思汉唐贡荔带来的危害,并进一步批判上位者的荒唐无耻,对遭受此害的百姓表达出真切的同情。
透过此诗,可知远离朝堂的苏东坡虽然一再着迷于岭南荔枝的滋味,却也不忘关怀百姓。心系百姓的他,在品尝荔枝之际,当然要针对为了吃荔枝而劳民伤财一事好好的批评批评,这才不枉自己怀着一肚子的“不合时宜”。
虽然苏东坡的官运不济,被贬至惠州,但幸得岭南荔枝抚慰其心,让他开心的提笔创作不少佳作,亦让人感受到拥有荔枝陪伴的苏东坡真的觉得待在惠州真的是值得了!
可惜的是,苏轼在惠州未待满三年就再次因为谗言而被贬官,朝远方的海南儋州奔去了。
来源:看中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