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谈现代企业制度 “国进民退”如何解决?(图)

发表:2024-06-12 20:03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7个留言 打印 特大

近年来民营企业运营艰难,“国进民退”现象愈发严重。
近年来民营企业运营艰难,“国进民退”现象愈发严重。(图片来源:Pixabay)

【看中国2024年6月12日讯】(看中国记者李正鑫综合报导)中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主任习近平6月11日主持深改委会议,审议通过包括现代企业制度等文件。中国副总理丁薛祥此前称,要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近年来民营企业运营艰难,“国进民退”现象愈发严重。

习近平召开深改委会议提现代企业制度

据中国官媒新华社报道,习近平6月11日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意见》、《关于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的指导意见》、《关于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开放环境的若干意见》等文件。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李强、王沪宁、蔡奇出席会议。

习近平在主持会议时称,“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必须着眼于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加强党的领导......培育更多世界一流企业。”

习近平称,“推动企业建立健全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独立时评人蔡慎坤在X平台(推特)上发文认为,新华社通稿全文重点都在高喊加强党的领导,而只要加强党的领导,就不可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就不可能尊重企业家的自主意识,就不可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就不可能政企分开,就不可能保护私有财产,就不可能培育世界一流企业。如此自相矛盾的说辞,频频出现在中共高层会议上,说明七月召开的三中全会不可能在深化改革议题上有重大突破。

官方又吹“国进民退”号角

据中国官媒报道,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6月4日在北京开幕,围绕“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协商议政。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主持开幕会,中国副总理丁薛祥应邀出席会议并作报告。

丁薛祥在报告中表示,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要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

中国官媒评论文章称,“王沪宁、丁薛祥出席的重要会议,事关中央提出的重大任务!”在此次会议上,王沪宁表示,“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以习近平.....的重大任务,是中共二十大作出的重要部署。”

此前在5月23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企业和专家座谈会时再次强调,要坚持和发展中国基本经济制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新华社刊5月26日发了题为《三中全会前,这场座谈会释放改革重要信号》的文章提到,习近平“在此次座谈会列举的一系列经济体制改革重要内容,正是现实需要和最紧迫的事情。”

官方多次发声安抚民营经济 “国进民退”却愈发严重

近年,中国官方多次发声安抚民企。不过,外界对此有不同看法。

海外智库“天钧政经”的研究员任重道指出,中共可能只是为了安抚民营企业家。中共并不喜欢民营经济,希望以国企控制中国经济。在中国经济中,民营经济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为中国经济的发展的稳定和可持续性作出了重要贡献。然而,近年来,“国进民退”的现象愈发突出。中共还试图通过限制民营企业的影响力和扩张,近几年对滴滴出行等民营企业进行“监管”就是例证。

旅美经济学者夏业良此前在接受自由亚洲电台采访时表示,中国民营经济遭到政策的长期打压,通过专项立法来补救政策的缺陷并不能挽回民营经济的信心。“我不认为这是诚心诚意的,这种做法是非常愚蠢的、打压民营经济几年之后,采取的一种补救措施。它已经看到目前的经济形势非常糟糕,知道自己之前做过头了、做错了,但没有办法回到从前了。”

夏业良进一步分析说,不仅是中国民营企业家对政策的连贯性没有信心,外国投资者也对中国市场失去了信任。中国头部教培机构新东方在遭受政策打压后,经历了沉痛的转型。但近期北京当局又再次进行政策转向,从打压变成扶持教培行业。“没有基本的法制保障,所以谁都不敢继续投资和经营。这种朝三暮四、颠倒黑白、想一出是一出的做法,让大家对中国的政府及法制环境没有任何信任可言。”

美国民间机构“信息与战略研究所”经济学者李恒青认为,对民营企业家而言,并不需要通过专项立法来获得保护,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最关键在于落实各项基本法律,变人治为真正的法治。“好好把现有法律落实到实处,把政府无限膨胀的权力关回笼子里”。

中国经济走入死胡同

北京当局为今年设定了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的雄心勃勃的经济增长目标,但许多分析师表示,由于房地产行业持续疲软和消费需求低迷继续拖累经济,这一目标很难实现。

《纽约时报》发文指出,中国经济走入死胡同:中国领导人多年来反复无常、不负责任的政策,过度的共产党控制和未能兑现的改革承诺让中国经济走入了国内消费需求疲软和增长放缓的死胡同。为摆脱困境,中国领导人能想到的唯一办法就是重新扩大出口。

文章强调,中国民众将对黯淡的经济前景越来越不满,焦虑的共产党领导人将以更多的压制作为回应。问题的根源在于共产党对经济的过度控制,但这不会改变。它已融入中国政治体系,而且在习近平执政的十年里愈演愈烈。修复经济的新战略总是依赖于政府制定的适得其反的命令:创建新公司,建设更多工业产能。大多数经济学家实际上建议的推动增长策略——放开私营部门,鼓励中国消费者增加支出——将意味着彻底改革政府的运作方式,这是不可接受的。

英国BBC关注到中国的房地产危机:中国上一轮大幅刺激房地产是在2016年,当时快速推高了房价,稳住了经济,但是房地产领域的泡沫积聚,当2020年出台限制性政策时,多家房企违约、倒闭,留下大量“烂尾楼”。

经济学人智库(EIU)中国经济高级分析师徐天辰表示,“我认为政府正确地意识到了核心问题——几家大型开发商可能破产,这给金融稳定带来了相当大的风险。我们最近看到的所有需求方面的支持都是为了重振房屋销售,稳定这些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以避免更广泛的金融危机。”

虽然力度强大,但徐天辰则担心这些措施可能还不够。

“结果更可能是长达数月的稳定,而不是决定性的转机,受压的开发商将继续遭到银行和潜在购房者的怀疑。最终,很可能需要国家将这些开发商国有化,或为他们找到愿意购买的买家,”徐天辰表示。
 

来源:看中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