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談現代企業制度 「國進民退」如何解決?(圖)

發表:2024-06-12 20:03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7個留言 列印 特大

近年來民營企業運營艱難,「國進民退」現象愈發嚴重。
近年來民營企業運營艱難,「國進民退」現象愈發嚴重。(圖片來源:Pixabay)

【看中國2024年6月12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正鑫綜合報導)中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主任習近平6月11日主持深改委會議,審議通過包括現代企業制度等文件。中國副總理丁薛祥此前稱,要推動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近年來民營企業運營艱難,「國進民退」現象愈發嚴重。

習近平召開深改委會議提現代企業制度

據中國官媒新華社報導,習近平6月11日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五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的意見》、《關於健全種糧農民收益保障機制和糧食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的指導意見》、《關於建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開放環境的若干意見》等文件。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副主任李強、王滬寧、蔡奇出席會議。

習近平在主持會議時稱,「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必須著眼於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加強黨的領導......培育更多世界一流企業。」

習近平稱,「推動企業建立健全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制度。」

獨立時評人蔡慎坤在X平臺(推特)上發文認為,新華社通稿全文重點都在高喊加強黨的領導,而只要加強黨的領導,就不可能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就不可能尊重企業家的自主意識,就不可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就不可能政企分開,就不可能保護私有財產,就不可能培育世界一流企業。如此自相矛盾的說辭,頻頻出現在中共高層會議上,說明七月召開的三中全會不可能在深化改革議題上有重大突破。

官方又吹「國進民退」號角

據中國官媒報導,政協第十四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第七次會議6月4日在北京開幕,圍繞「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協商議政。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主持開幕會,中國副總理丁薛祥應邀出席會議並作報告。

丁薛祥在報告中表示,推動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要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

中國官媒評論文章稱,「王滬寧、丁薛祥出席的重要會議,事關中央提出的重大任務!」在此次會議上,王滬寧表示,「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以習近平.....的重大任務,是中共二十大作出的重要部署。」

此前在5月23日,習近平主持召開企業和專家座談會時再次強調,要堅持和發展中國基本經濟制度,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新華社刊5月26日發了題為《三中全會前,這場座談會釋放改革重要信號》的文章提到,習近平「在此次座談會列舉的一系列經濟體制改革重要內容,正是現實需要和最緊迫的事情。」

官方多次發聲安撫民營經濟 「國進民退」卻愈發嚴重

近年,中國官方多次發聲安撫民企。不過,外界對此有不同看法。

海外智庫「天鈞政經」的研究員任重道指出,中共可能只是為了安撫民營企業家。中共並不喜歡民營經濟,希望以國企控制中國經濟。在中國經濟中,民營經濟一直扮演著重要角色,為中國經濟的發展的穩定和可持續性作出了重要貢獻。然而,近年來,「國進民退」的現象愈發突出。中共還試圖通過限制民營企業的影響力和擴張,近幾年對滴滴出行等民營企業進行「監管」就是例證。

旅美經濟學者夏業良此前在接受自由亞洲電臺採訪時表示,中國民營經濟遭到政策的長期打壓,通過專項立法來補救政策的缺陷並不能挽回民營經濟的信心。「我不認為這是誠心誠意的,這種做法是非常愚蠢的、打壓民營經濟幾年之後,採取的一種補救措施。它已經看到目前的經濟形勢非常糟糕,知道自己之前做過頭了、做錯了,但沒有辦法回到從前了。」

夏業良進一步分析說,不僅是中國民營企業家對政策的連貫性沒有信心,外國投資者也對中國市場失去了信任。中國頭部教培機構新東方在遭受政策打壓後,經歷了沉痛的轉型。但近期北京當局又再次進行政策轉向,從打壓變成扶持教培行業。「沒有基本的法制保障,所以誰都不敢繼續投資和經營。這種朝三暮四、顛倒黑白、想一出是一出的做法,讓大家對中國的政府及法制環境沒有任何信任可言。」

美國民間機構「信息與戰略研究所」經濟學者李恆青認為,對民營企業家而言,並不需要通過專項立法來獲得保護,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最關鍵在於落實各項基本法律,變人治為真正的法治。「好好把現有法律落實到實處,把政府無限膨脹的權力關回籠子裡」。

中國經濟走入死胡同

北京當局為今年設定了GDP(國內生產總值)增長5%左右的雄心勃勃的經濟增長目標,但許多分析師表示,由於房地產行業持續疲軟和消費需求低迷繼續拖累經濟,這一目標很難實現。

《紐約時報》發文指出,中國經濟走入死胡同:中國領導人多年來反覆無常、不負責任的政策,過度的共產黨控制和未能兌現的改革承諾讓中國經濟走入了國內消費需求疲軟和增長放緩的死胡同。為擺脫困境,中國領導人能想到的唯一辦法就是重新擴大出口。

文章強調,中國民眾將對黯淡的經濟前景越來越不滿,焦慮的共產黨領導人將以更多的壓製作為回應。問題的根源在於共產黨對經濟的過度控制,但這不會改變。它已融入中國政治體系,而且在習近平執政的十年裡愈演愈烈。修復經濟的新戰略總是依賴於政府制定的適得其反的命令:創建新公司,建設更多工業產能。大多數經濟學家實際上建議的推動增長策略——放開私營部門,鼓勵中國消費者增加支出——將意味著徹底改革政府的運作方式,這是不可接受的。

英國BBC關注到中國的房地產危機:中國上一輪大幅刺激房地產是在2016年,當時快速推高了房價,穩住了經濟,但是房地產領域的泡沫積聚,當2020年出臺限制性政策時,多家房企違約、倒閉,留下大量「爛尾樓」。

經濟學人智庫(EIU)中國經濟高級分析師徐天辰表示,「我認為政府正確地意識到了核心問題——幾家大型開發商可能破產,這給金融穩定帶來了相當大的風險。我們最近看到的所有需求方面的支持都是為了重振房屋銷售,穩定這些公司的資產負債表,以避免更廣泛的金融危機。」

雖然力度強大,但徐天辰則擔心這些措施可能還不夠。

「結果更可能是長達數月的穩定,而不是決定性的轉機,受壓的開發商將繼續遭到銀行和潛在購房者的懷疑。最終,很可能需要國家將這些開發商國有化,或為他們找到願意購買的買家,」徐天辰表示。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