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1种主要货币垫底 人民币汇率跌跌不休谁之过?(图)

发表:2024-05-30 21:17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3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分析指,中国经济基本面孱弱是人民币不坚挺的主因。
分析指,中国经济基本面孱弱是人民币不坚挺的主因。(图片来源:Adobe Stock)

【看中国2024年5月30日讯】(看中国记者李正鑫综合报导)美元指数从高位回落,许多货币的汇率随之上升,但人民币汇率仍然跌跌不休,在31种主要货币排名中垫底,分析指,中国经济基本面孱弱是人民币不坚挺的主因。

人民币在31种主要货币排名中垫底

5月30日,据彭博社报道,人民币汇率在4月历经美元走强和大额买汇压力抑制后,5月表现更差。人民币几乎跑输所有主要货币,凸显美元回调并未对人民币带来喘息空间。

报道指出,5月美元指数从高位回落约1.4%,许多亚洲货币呈现1%以上的涨幅,然而离岸人民币仍走贬,在亚洲货币中几乎垫底。在彭博追踪的31种主要货币种排名倒数第2。截至5月29日,彭博模拟的CFETS篮子指数当月下跌约1.3%,月跌幅创近一年最大,也显示出人民币在主要货币中偏弱。

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是一个综合反映人民币汇率水平的指数,这个概念有些类似于人们熟知的美元指数。具体来说,这个指数参考CFETS货币篮子,包括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挂牌的各人民币对外汇交易币种,权重采用考虑转口贸易因素的贸易权重法计算而得。样本货币取价是当日人民币外汇汇率中间价和交易参考价。

报道直言,在5月,美元指数出现今年以来首次月度回落,中国国内买汇力道并没有减轻,显示出人民币的贬值压力可能主要来自中国经济基本面,这也意味着即便后续美元大幅回档,也不一定能显著提振人民币。鉴于投资人对中国房地产行业复苏仍存疑,且随着北京与欧美贸易摩擦加深,人民币全面跑输的局面可能会持续。

马来亚银行资深外汇策略师Fiona Lim表示,人民币本月以来表现落后,考虑到中国国内经济成长前景脆弱,且中国和西方国家的贸易局势紧张,预计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会继续跑输日圆以外的其它亚币。

Fiona Lim说,人民币疲软和资本外流似乎是一个恶性循环,这只能通过美元和利率环境更温和,或者中国国内经济信心复苏才能扭转。

中国经济堪忧 外汇储备创五个月新低

每个国家的外汇储备就广义概念而言,并不只限于货币,包括现钞、黄金、国外政府公债、国债券等都可以是储备的形式。除用来交易以外,这些国际资产也能随时作为避祸(如支撑本国货币面临巨大贬值)或获利(他国货币巨大增值),因此对于国家或经济体国际清偿力具备重要性,同时对于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有重要影响。

据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5月7日公布的数据,截至今年4月底,中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008亿美元,较3月底减少448亿美元,创下5个月新低;单月降幅为1.38%,是7个月以来最大。

据自由亚洲电台5月10日报道,旅美财经评论人士王剑认为,虽然中国外汇储备下降的金额并不大,但是很有意义:“为什么?因为中国每个月会有大约1000亿的外贸盈余,但这并没有反映在外汇储备上,说明资金已经在外逃了。”

从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数据来看,中国目前的外汇储备相对于10年前的高点(约4万亿美元)已经下降了20%。同时,截至2023年末,中国全口径外债余额为24475亿美元,比2015年3月底的16732亿美元上升了46%。

旅美经济学者夏业良指出,自从习近平上台以来,中国经济一直在走下坡路。尤其最近5年来,中国的出口创汇能力受到影响,外汇储备水准实际正在下降:“它的实际抗风险能力很弱。它在一定时间里能够动用的储备外汇只有6-7千亿美元,实际上是风险很高的,所以不要看它说的表面上3.2万亿储备。”

旅美经济学者程晓农此前指出,外汇储备是中国经济的风险指标,而3万亿这个数字就是风险可控或者风险失控的心理关口。这个心理关口一旦跌破,就可能动摇中国人对政权和经济未来的信心。一旦中国支撑汇率的外汇不多时,人民币汇率将进入贬值通道。

中国外汇储备需要应对的风险

中国经济复苏乏力、金融不稳定、稳定人民币币值,以及遏制资本外流,这些都是中国外汇储备需要应对的风险

以稳定人民币币值为例,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研究员去年11月22日撰文认为,2022年3月美联储加息后人民币开启了贬值周期,其中,2023年5月是一个分水岭。之前人民币仅仅是兑美元汇率的下跌,主要是美元指数的走强和中美利差扩大所致,由外部因素主导;之后是人民币兑美元和兑一篮子货币汇率同时贬值,人民币汇率全面走弱,主要在于资本外流的压力叠加了中国经济的“三重压力”。

此前在2021年的中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三重压力”:中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

英国学者:人民币贬值风险确实存在

面对中国经济不景气和国际形势的动荡,中国央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朱鹤新4月中旬曾表示,中国央行、外汇局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的目标和决心是不会变的。

不过,人民币汇率下跌的压力正在持续加大。

瑞银集团前首席经济学家、牛津大学中国中心和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的副研究员乔治∙马格努斯(George Magnus)5月6日在英国《金融时报》发文,题目是《人民币贬值的风险是真实存在的》。他认为,人民币完全没有必要贬值,但这一趋势又似乎无可避免。

马格努斯认为,中国利率下降的趋势相当明显,这反映在通货膨胀以及经济疲软,而这些就足以让人民币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过去几周,中国央行比以前更紧密地把人民币绑定美元,但这种固定或挂钩汇率需要相应的货币政策支持,不鼓励资本外移。而尽管北京当局对此进行了控制,资本仍在持续外流。出于所有这些原因,马格努斯认为,在接下来的一两年内人民币将继续贬值,并且可能产生深远的经济和政治后果。

来源:看中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