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200斤十里不换肩”的关键是什么?(组图)

作者:辛思 发表:2023-07-17 15:09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23个留言 特大

1988 年,时任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右一)正在干农活。
1988年,时任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右一)正在干农活。(网络图片)

习近平在回忆当初的插队生活时,曾自述“我那个时候扛200斤麦子,十里山路我不换肩。”这句话到现在已经是广为人知。习近平的一生其实也可以概括成几次的“扛200斤十里不换肩”。今天,已经完全掌控了中共最高权力的习近平,他的目标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是“百年大变局”,但是在这条路上,习近平还能做到“扛200斤十里不换肩”吗?

显然习近平在说出这句话时,他不只是在自夸年轻时身体强壮,更还是在暗示自己的意志力超人。

但类似这样的事情如果真的发生过,那还必须要具备另外两个前提条件,而这两个前提条件的必要性要远超过扛重者本人的体力和意志。

这两个前提条件是:一是要有明确的目的地,二是要有明确的距离。

习近平在扛着麦子走的时候,是知道他的目的地在哪里的,假如当初他是扛着200斤麦子要走到某个收粮点,他是知道这个收粮点是在现实中真实存在的,同时他也知道这个收粮点的距离就在十里地之外,十里地听起来不近,但却是有明确的距离,习近平每走一步,十里的距离就会缩减一步。

目的地的真实存在,和它所处位置的有限距离,就决定了在这一路上哪怕在某个节点很累,但这两个因素会支撑着人去迈出下一步。

但是如果当这两个条件都不存在,比如说收粮点只是一个理论存在,没有人曾经到达过那里,而是只存在于“马克思主义”之中,没有地球人曾经见到过。另外收粮点也不是在十里之外,而是在超过万里之外,甚至有可能更远,十万里?千万里?完全是一片模糊,那么此时习近平还能以“扛200斤十里不换肩”的姿态一直走下去吗?99.999%是不可能的,除非他自己不想活了。

“扛200斤十里不换肩”是习近平之前的人生经验总结

在中共二十大之前,习近平的人生路可以总结为是几次“扛200斤十里不换肩”的“成功实践”,不只是插队阶段如此。


来源:看中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