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2020年10月7日讯】最近几年,中美贸易战开打,中美关系急转直下,美国对中国的制裁一波接一波,从中兴到华为到芯片、光刻机、手机操作系统、飞机发动机等等,可以说中国需要的核心技术,基本上都捏在欧美人的手里。而现在,另外一项核心技术又被美国人捏死了。这个大家听说得比较少的,但却人命关天,这就是——医疗器械。
相比于中国对西方关键药品的依赖,中国对西方医疗器械的依赖可以说更严重。因为认知度不高,大众往往对以药养医很熟悉,对器械贵没什么概念,但在本世纪初医改尚未启航、医疗体系尚不健全的年代,器械要价之高,相比于药品有过之而无不及。
2000年,中国心脏介入手术的数量是2万例,到2011年达到了40.8万例,增长了二十多倍。对冠心病患者来说,国际上放支架和做搭桥手术的比例是7:1,在中国则高达12:1。这多出来的几成,在中国1.2亿心血管患者和两万一个支架的背景下,足够养活几百家医疗器械流通商。
2009年全国医保落地以来,顶层上下都在探讨打击医疗器械高价格的政策,但药品有一定工业积累,市场竞争足够充分,顶层可以利用行政力量去博弈,说白了就是行政可以干预价格,让药品降价。而大部分器械及耗材都面临这国外企业的技术垄断和专利控制,无论是监管层还是下游采购,基本没有选择权。2013年,知名美国药企强生在国内输了一场特殊的官司:强生因为在手术用缝线的垄断地位,去干预经销商的最低转售价格,最后被法院叫停。直接说就是经销商降价甩卖,强生不让。基层市场偏远,大药企放不下身段就都交给经销商,而这件事从侧面反应出一个事实:这些救命用的产品仍然是一个卖方市场。
天价医疗器械的破局之路在哪里?
2020年9月14日,对中国冠心病患者而言是个好日子。
在高值耗材国家性集采的启动会议上,医保局确认,冠脉支架将成为首批实施全国集中采购的耗材品种。与药品市场相同,集中采购意味着企业将在竞争中进行低价厮杀,“以价换量”。从此前江苏省试点集采的结果来看,冠脉支架的平均降价幅度为51%,最高可达到66.1%。因此,如没有意外,明年1月份冠脉支架在大型公立医院的售价将会“腰斩”。
冠心病患者所用到的支架,到底是个啥?
冠心病,或称缺血性心脏病,是世界人口的头号杀手之一。它是由于冠状动脉血管发生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的心脏病,临床表现包括心绞痛、心肌梗死等,有1/3患者临床症状为猝死。冠心病最有效的治疗方式是PCI手术。小巧而精细的冠脉支架,是这一手术中最为关键的耗材。PCI手术的基本原理,就是将支架植入冠状动脉血管,将动脉壁撑开,使血流恢复通畅。
一台PCI手术的费用大约在2.5-3.5万元,其中冠脉支架的价格就占到一半。国产支架价格在8000~11000元,进口支架还要翻一番,最高达到23000元。因此,如果冠脉支架的价格能够减半,对于患者而言无疑是极大的减负。
但是,昂贵的高值耗材并不止冠脉支架一种。为什么冠脉支架会成为全国性耗材集采的“先驱”呢?这个问题的答案隐含着医疗器械行业最关键的一个逻辑:国产替代。
因为心血管是中国第一大疾病,相关产品的利润高也吸引到了很多本土玩家前赴后继。其实,从进口支架天价的2011年以来,到如今国产支架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75%,乐普医疗、微创医疗、吉威医疗和赛诺医疗四家头部企业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且比例相当稳定。但与之相对的是,像神经介入器械、手术机器人、人工关节等高精尖领域的专科耗材,国产和进口的比例几乎倒置;而除了耗材之外,高端医疗设备领域也由外企垄断,80%的CT市场、90%的超声波仪器市场、90%的磁共振设备均为国外品牌所占据。
国外一款高端医疗器械:外科手术机器人(图片来源:NICOLAS MAETERLINCK/AFP via Getty Images)
高性能核磁共振成像系统、高端CT机价格通常在500万元以上,而高性能的设备意味着更清晰的图像,在肿瘤等疾病诊断上面,高一个清晰度意味着能看到更详细的人体组织信息。几十个像素点的差距,就能影响医生对疾病的诊断。
如果病人明明有肿瘤块却未显示在图像中,那这多花几百块钱做的检测起到的就完全是负作用。所以,国产设备虽然有价格优势,但对于大医院和病人来讲,在疾病面前有些钱省不得。谁敢去省这个钱呢?省了可能就是要命。而这些高端影像器械,长期垄断在“GPS”(通用电气、飞利浦、西门子)三大厂家。另一方面,虽然在一些医疗器械上已经实现了部分国产化,但其核心零部件技术,往往还掌握在GPS等西方巨头手中。
那么有朋友可能会问,为什么在这些领域不能进行国产替代呢?之所以国产化率不同,是因为各种产品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或者说这些产品需要的技术含量更高,中国目前的技术水平还无法替代。
目前,大多数高附加值的医疗器械,无论是耗材还是设备,发展历程都比较相似:最早由海外企业研制,改革开放后输入中国市场,在细分领域形成垄断或寡头垄断的市场格局。随着国内企业的原始积累到位,逐渐有国内企业开始利用后发优势对其进行模仿,然后以较低成本进入市场打破垄断,最终实现国产崛起和进口替代。
国内产业起步越早,国产替代品的进度就越快。因此,国产化率高,其实是市场成熟的表征。技术不再由外企垄断,国内企业有充分的市场地位,意味着有能力参与竞争、有压价空间的市场主体足够多,而这正是全国性的集中采购能够顺利实现的重要条件。反过来说,如果条件并不成熟,市场呈现垄断格局,产品没有竞价余地,价格就很难通过集中采购降下来。而目前的情况是,中国企业无法获得技术进行模仿,导致不能形成充分竞争。这也是中国的医疗器械集中采购整体推进缓慢,器械价格降不下来的原因之一。
除了外企垄断之外,医疗器械价格居高不下的另一大源头,是医疗器械的经销商制度。医疗器械的市场准入流程与药品相似,都需要“挂网”,也就是把产品信息在各省份的阳光采购平台上登记并公示。医疗机构只能通过平台采购已经“挂网”的医疗器械,具体采购价可以和企业商量,但不能高于网上公示的参考价格。
然而,招采挂网在实际操作中是一件相当复杂的事儿,需要与招采办、工商、食药监、医院领导、医生等等各个方面来回打交道,而且相似的流程要在每个省份都走一遍——人生地不熟的跨国企业自然不愿意花这个精力,宁愿当个甩手掌柜,将申请准入和销售环节全部委托给当地的经销商。
生产商愿意给,也要经销商愿意接。经销商模式成立的前提,是流通环节中有足够大的加价空间。而中国的医疗器械,不同于英国、德国基于政府管制或医保制度的定价方式,企业是有自主定价权的。尽管政府通常会在招标、收费等特定环节对价格进行监控,但健康生意相关的医疗器械毕竟自带高科技属性,而技术在别人手里导致物以稀为贵,所以政府手里没有太多谈判筹码,手腕也就铁不起来,摁不住经销商那颗躁动盈利的心。经销商再在出厂价上叠加的后续运输、服务、培训等费用上大做文章,而这些都是可以计入销售费用的部分。
而且,从生产企业到医院,中间往往不止一级经销商,这些小而散的经销商网络反倒给自己筑起一道抵抗监管的壁垒:因为缺少可以整合行业的龙头角色,顶层也没有可以压缩利润的政策落地。于是,经销商模式让原本高定价的医疗器械又多出来一个流通部分,一同筑起了医疗器械的暴利空间。据2019年广东省物价局的调研结果显示,在流通环节,医疗器械从出厂(或进口)到医疗机构销售给患者,平均加价2-3倍,个别产品高达十几倍。
更重要的是,随着行业发展,医疗器械的经销商们已经在不知不觉间成为强势的一方,对生产商有了话语权。医疗器械销售这一行是最典型的“赢者通吃”,市场、渠道、关键性人物就那么几个(主要是当地联采办、三甲医院院长等),且不具备可替代性,因而医疗器械行业两类人具有绝对优势:先发者,或者关系大户。
而地区的大经销商,基本上两类都是,早些年医疗器械跨国药企大举进入中国时,招聘总监级别的岗位时,没点政府背景都入不了他们的法眼。而这些老玩家们多年深耕经营,不仅积累了大量人脉和经验,也基本掌握了地区大部分的医疗器械代理渠道。因此,即使新进入市场的企业有直销的念头,也很难突破、承担成本,最终往往还是投向了经销商的怀抱。
这是另一层面上的垄断——经销商对销售渠道的垄断。技术壁垒和流通渠道,兜兜转转,价格虚高始终离不开“垄断”二字。
如何才能让医疗器械的价格降下来?
就像我前面所说的,医疗器械的高价格分为生产和流通两个部分。前者受制于海外药企的技术垄断所导致的高定价,经销商等下游自然没有话语权;而另一边,代理商们又可以仗着渠道优势肆无忌惮的加价。医疗器械的高定价需要引入足够的玩家来用市场化机制破除,但是中国的器材生产商无法掌握技术,受制于欧美,迟迟无法成长起来,细分领域没有足够多的竞争玩家。因为起步时间晚,无法掌握高端医疗器械技术,很多国产器械只能走低端化路线,但质量始终没能迎头赶上。所以,近几年国内医疗器械市场规模虽然在不断扩大,但不良反应报告也逐年增多。
这种情况下,消费者的选择也很真实。虽然国产设备厂商很愿意与医院方多做交流,在设备使用中,会根据院方的意见,在性能和设计上做进一步完善,遇到什么问题也会及时解决,医生操作起来更顺手;然而,当医院做一些科研或教学任务时,仍然会使用进口设备。
而另一种情况是,很多国产器械在走汽车行业的老路:不少国产CT机虽然是自己的,但其中诸如CT探测器(相当于照相机的感光元件)、信号链(处理图像的专用芯片模块)仍然绕不过前面提到的GPS,也就是通用、飞利浦、西门子三巨头。国内的医疗器械虽然通过“连抄带借”完成了一部分自主化,但这终究只是企业短期生存的需要,而这种精细制造业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这二者之间的矛盾让本土的医疗器械直到如今也没能走出“低端制造”的怪圈。
中国医疗器械公司呈现小、散、乱、多的局面,中国有超过18000家医疗器械企业,其中90%以上规模在2000万元以下。早在2015年,“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就被列入《中国制造2025》,成为重点突破发展的十大领域之一,与信息技术、航空航天等核心产业并驾齐驱。中美贸易摩擦开始后,川普(特朗普)用几道禁令轻而易举地掐住了华为、中兴的喉咙。从那时起,“自主可控”再一次成了中国高科技产业的一个执念。谈论最多的当然是半导体芯片。不过,疫情冲击下,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在医药领域自主崛起的重要性。
如果说半导体行业关乎人的发展,那么医药行业关乎的是人的生存。中国民众被“看病难”、“看病贵”、“天价进口药”、“天价手术”折磨,说白了还是技术受制于人,同时也因为这种敲骨吸髓的医疗体制。
而在“脱钩”之声此起彼伏的当下,中国声称要投资9.5万亿研发芯片和光刻机,也希望通过巨额投资在IVD、彩超、CT、手术机器人等医疗器械领域取得突破。但是医疗器械的技术突破,和芯片、光刻机、发动机其实一模一样,需要的都是对基础科学的重视。习近平今年也在喊重视基础科学,但是比起日本现在一年得一个诺贝尔奖的进度,习近平喊的重视也只能是停留在口头上。
继半导体芯片后,医疗器械行业是中国又一个被欧美卡住了咽喉的行业。如果西方巨头们对中国禁运,中国人的手术缝合线可能都用不上。这就是大国崛起背后的真相——一个豆腐做的大国,吹弹可破,吹弹可倒!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责任编辑:宇真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