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以“一瓣心香”来形容心中真诚的敬意,一颗虔诚的心有如爇香(焚着香)供佛般。(图片来源:公有领域)
佛教徒以燃香供养三宝表示虔诚,虔诚的心如爇香也称为“心香”。如南朝梁简文帝《相宫寺碑铭》吟:“窗舒意蕊,室度心香。”供香的馨香幽传,上达神明,古人在《尚书》中就说了:“至治馨香,感于神明。”
心香
不管是佛、是道的信仰,都重视“心香”,不管是无形的还是有形的,都重在虔诚的心意。道教有八种上等香,称为“太真天香”,就是:道香、德香、无为香、自然香、清净香、妙洞真香、灵宝慧香、超三界香。(南宋宁全真祖师《上清灵宝大法》)其中的道香就指心香,也是一种清香:“道香者,心香清香也。”即是以清纯无求的心灵敬拜神明,心归天道,是为心香也。不管点不点香,这种心香都是虔诚的、澄净的清香。
在禅宗,各禅寺中开堂说法之前,往往先给开山祖师敬一瓣香,如慈明禅师的开堂语:“此日一会不是小缘。将一瓣香为我无得禅师。”(《古尊宿语录・慈明禅师》)这里敬上“一瓣香”是指具象的香,但是更重要的是包含抽象的“一瓣心香”的虔诚。
敬神之事,不在供品的多与贵,以一颗敬仰而无求的善心来礼敬,是上佳的香枝,这是“一瓣心香”的微世界,有超越凡眼的能量。如这一首《祝香咒》咏:“香自诚心起,烟从信里来。一诚通天界,诸真下瑶阶。”
唐代韩偓《仙山》诗吟:“一炷心香洞府开,偃松皱涩半莓苔。水清无底山如削,始有仙人骑鹤来。”就说虔敬的心要如水清无底,通达三界外,才能感动仙人降临。宋代臞翁也说:“祷雨文昌,只全靠,心香一瓣。”
自古以来许许多多的文人墨客,也都有虔诚的信仰,宋朝以来,“一瓣心香”在诗词中盛放,在小说中也看到以“心香”来敬神、敬佛的民俗。比如,《西游记》写一富贵人家千金:“小姐径进寺门,参了菩萨,大设斋衬。唤丫鬟将僧鞋暑袜托于盘内,来到法堂,小姐复拈心香礼拜”。这里所拈的“心香”,是具体的瞻仰礼拜的香。
香不一定是线香,也有字样、花样形的盘香,称“香篆”,也称为“篆香”。宋朝陈敬著作《陈氏香谱・卷三》纪录了“琼心香”,有成份和作法,但是未记载形状;还有一种“宝篆香”,“篆烟烧尽一盘花”,也就是说篆香不是常见的线香,而是篆文字的形状,或者是模拟花、物的花样。
宋人用模子作“香篆”,把香粉末调匀后用印模压印成固定的字型或花样,就是篆文状的盘香。宋人洪刍《香谱》说“香篆”也有一种是镂刻木头做成的,甚至直径大至二、三尺,香篆可以防香尘,燃于佛像前敬佛,或燃于饮席旁可熏香。[1]
唐代韩偓《仙山》诗吟:“一炷心香洞府开,偃松皱涩半莓苔。水清无底山如削,始有仙人骑鹤来。”(图片来源:国立故宫博物院)
“一瓣心香”礼敬天地神佛,诚心最重要。据佛经记载,释迦牟尼在过去世叫做儒童。有一天,他遇到燃灯上古佛游于世间。儒童想要敬佛,他看见了附近有一个女子手中有七枝青莲,很是欢喜,于是出了高价想买下五枝青莲。这个女子叫瞿夷,对他想用高价买青莲很好奇,就问他买青莲作何用?儒童回答说是用来供佛。瞿夷心里十分感动,铭生诚敬的心,对儒童说:“原来如此,愿我来生能与君做夫妻,永不相离。”瞿夷将剩下的二枝青莲花又递给儒童,说“此二枝青莲花,请代献佛求愿。”因她身为女子,不能近佛前求愿。
儒童到了燃灯佛前供上七枝青莲。他看到地上泥泞容易污染佛足,因此脱下自己身上的衣服铺在地上,但是还不够用,又解开头发以髪铺地,让燃灯佛踏履他的衣服和头发走过泥泞。燃灯佛因而对儒童授记说,由于你这一次敬佛的功德,所以过了九十一劫后,你将成佛于世间,名释迦牟尼。当时的儒童,就是后来的释迦牟尼佛;瞿夷就是释迦牟尼出家前的妻子,也就是太子妃耶输陀罗。[2]
“一瓣心香”无上诚意,一诚通天界。心香能上达佛国仙府,心诚则灵,传说久矣!
注
[1]《香谱》:“镂木以为之,以范香尘,为篆文然于饮席或佛像前,往往有至二三尺径者。”
[2]见《佛说太子瑞应本起经》、《法华经》。
责任编辑:飞鸿雪泥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