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仗为何要退避三舍?最震撼人心的报恩(图)

作者:允嘉若 发表:2019-05-08 10:32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打仗为何要退避三舍?最震撼人心的报恩!
古人无论文武,都认为一旦应允,即当做到。“退避三舍”即讲述了晋文公实践承诺的故事。图乃南宋李唐《晋文公复国图》局部。(绘图:志清/看中国)

现在人说“退避三舍”,比喻遇到实力很强的对手,为了避免正面冲突折损太多,乃主动让步,不与人争,原语源自《左传》“辟君三舍”。后来也喻指主动让步不与人争之意。例如《儒林外史》第一○回,两公子称赞蘧公孙道:“贤侄少年如此大才,我等俱要退避三舍矣。”

“三舍”是什么意思呢?退避三舍的“舍”是古代的距离单位,古代以三十里为一舍,三舍则为九十里。退避三舍原为在战场上两方交兵时退兵九十里。为什么要这样作呢?这其中有一段历史的情义背景--辟君三舍。君是谁?谁为君退避三舍呢?是要报什么恩呢?

这段历史故事出自于春秋时代,晋文公楚成王的许诺,一旦交兵将先退避三舍。在战场上两军交兵,厮杀争胜,不进反而主动退后九十里,是什么道理?晋文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就是为了报恩。要报什么恩呢?为了报一段往日厚遇之恩。

晋文公退避三舍以报恩

晋文公是春秋时代晋国之君,姓姬,名重耳,献公次子,大兄长是太子申生。因为献公宠嬖骊姬,骊姬为让自己所生的儿子奚齐立为太子,为乱杀了太子申生,重耳出奔到外国十九年,一路受到轻视对待。后来又到了楚国,受到楚成王以诸侯之礼相待。

楚成王观察了重耳,知道他是个贤能的人,故而有一天特地问问他,以察重耳的心胸气度。他问重耳说,以后如果你能够回到晋国,你要怎样报答我呢?

重耳说美女玉帛、珍禽美羽皮革等等这些贵重的东西,贵国都有了,多出来的还流入晋国去,我还能用什么奇珍宝物来报答您呢?

楚成王进一步再试探问他,总有的是办法吧!重耳再想想说道,万一以后晋楚两国真的在中原相遇交战,那我就避君三舍退后九十里。(《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记载,重耳回答楚成王说:“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

接着重耳继续说,如果还是得不到您止兵的军令,那我就骑上马,拿着弓箭应战,和您一决胜负了。

这个时候楚成王的臣子子玉请求杀掉重耳。楚成王是一个大肚量的君子,他称赞重耳说:晋公子胸怀广大而能俭朴、文采光华而不傲慢,跟随他的从人(介之推也在其中)敬肃而寛容、忠诚又有能力,他们都不是一般人。又说,我听说姬姓(重耳姓姬)是周武王之子、周成王的弟弟唐叔虞的后代。看来此后晋公子(重耳)将会振兴衰颓的局面。天将兴晋,谁能废呢?违反天意必有大灾祸!于是楚王送重耳一行到邻接晋国的秦国。

后来重耳受到秦国的帮助返归晋国登基,成了历史上有名的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

僖公二十八年(公元前632年),四月己巳,因楚国围宋,宋遣大夫向晋国告急,楚晋的军队在战场上相遇。晋文公兑现诺言,先让军队退避九十里以为报。楚国的军队想要止兵,但是主帅子玉欲趁机追进,两军战于城濮,就是春秋史上有名的城濮之战。结果楚师打了大败仗,晋文公因为城濮一战,声威大震,奠定了霸业的基础。诚然,有信之人才得以立也,晋文公兑现了退避三舍的诺言,无愧地赢得一战。

(原标题为:史上最初谁为谁退避三舍?为何避?往哪退?)



责任编辑:轻描淡写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