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是北半球白昼最短的一天。
古人认为,冬至是计算二十四节气的起点。古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这一天,北半球将迎来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冬至为农历十一月中,“至”是极致的意思,冬藏之气至此而极。它包含三层意思:阴寒达到极致,天最冷;阳气始至,上升才逼天气寒彻;太阳行至最南处,所以昼最短,夜最长。
冬至保三暖,头暖、背暖、脚暖,这三暖对养生很重要。
自冬至开始,中国便开始进入“数九寒天”,即人们常说的“进九”。对中国来讲,冬至是个很重要的节气哦!
中国北方多数地方都有吃饺子的风俗,而南方有吃糯米饭团的风俗。
饺子原名“娇耳”,相传是医圣张仲景为了治疗冻耳朵而发明的。
北方:饺子
在中国北方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说法,为何冬至这一天要吃饺子呢?饺子原名“娇耳”,相传是医圣张仲景为了治疗冻耳朵而发明的,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了。所以,现在又有“冬至吃饺子不会冻耳朵的说法”。
汤圆也称“汤团”,冬至吃汤团又叫“冬至团”。
南方:汤圆
冬至吃汤圆,在江南尤为盛行。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南北各地还有不少汤圆的名品,如宁波汤圆馅多皮薄,糯而不粘;长沙姐妹汤圆洁白晶莹,香甜可口……如今不仅冬至吃,一年四季都能吃到汤圆。
虽说北方有宰羊、吃饺子的食俗,南方有吃汤圆、米团、长线面的习惯,但身为吃货大国的中国人,难道只知道这些?今天咱们就一起细数冬至不同的地方的美食吧!
杭州人冬至吃年糕图吉利,寓意年年长高。
浙江杭州:年糕
在杭州人看来,冬至吃年糕意味着“年年高”,每逢冬至,杭州人民可是一天三顿都要吃年糕哦。早上芝麻粉拌白糖年糕,中午要吃冬笋肉丝炒年糕,晚饭就吃雪里红、肉丝、笋丝汤年糕。如此一来,一年都会有好兆头
云南丽江:糯米糍粑
白生生的糯米糍粑在炭火上烤着,蘸着蜂蜜送到每个人嘴里。除了糍粑外,丽江人民还会煮糯米饭、黄豆面,还有点丝丝有着奇妙颜色的窨酒,来年生活甜蜜蜜。
四川以及山东滕州等地:羊肉汤
冬至时,四川以及山东滕州等地,餐桌上的主角便是热腾腾的羊头汤,补补身子简直是再好不过啦!
浙江台州:擂圆
冬至日,台州家家户户都吃“擂圆”。一种用糯米粉做成盅口大小的团子,煮熟后放在豆黄粉里拌滚。豆黄粉是用黄豆炒熟后磨成粉,拌进红糖而成。擂圆糯软香甜,又饱又有味了。
宁夏银川:吃“头脑”
在银川,冬季便是吃“头脑”了。不过,这里“头脑”指的是一大碗羊肉粉汤,用蘑菇和羊肉烹饪在佐以各式调料,不喜欢吃粉的可以换成羊肉饺子哦!
湖南湖北一带,有冬至之夜全家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
湖南湖北一带:赤豆糯米饭
湖南湖北一带,冬至那一天一定要吃上赤豆糯米饭。糯米味甘、性温,能够补养人体正气,吃了后会周身发热,起到御寒、滋补的作用,最适合在冬天食用。相传,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儿子不成才,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湖南长沙:腊肉
冬至前后,是长沙小伙伴制作腊鱼腊肉的好日子。将肉和盐腌后风干,接着熏烤至其色金红。除此之外,冬至日做霉豆腐,又称”猫乳“,更是地方特色。
广东客家:萝卜粄
客家有“冬至过大年”的风俗,萝卜粄最为最具客家风味的冬至食品更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食。用糯米和萝卜絲 做成萝卜粄,用香蕉叶垫着放在锅里整,出锅后趁热吃!
姜母鸭养胃健脾、舒筋活血、祛寒化痰等功效,特别滋补。
福建厦门:姜母鸭
厦门人冬至吃姜母鸭。姜母鸭以红面番鸭为原料,用芝麻油将鸭肉炒香后,再加入老姜及米酒等炖煮而成。姜母鸭自家做的比较少,因此,冬至一到,就有很多人开始排队买姜母鸭。
甜丸是用糯米搓成的小圆子,里头没有馅料。
福建、潮汕、海南等地:甜丸(冬至丸)
甜丸和汤圆不大一样哦!甜丸是用糯米搓成的小圆子,里头没有馅料。煮的时候加入适量的糖和鸡蛋,象征团圆喜庆。冬至吃一碗”甜到喉“,来年一定甜到头。
九层糕。(以上皆为网络图片)
台湾:九层糕
台湾至今还保留冬至用九层塔祭祖的传统。祭典之后,还会大摆宴席招待前来祭祖的宗亲们。大家开怀畅饮,相互联络久别生疏的感情,称之为”食祖“。
责任编辑:李慈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