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拍北京客:数十万小贩辛苦乞食京城(组图)

发表:2013-12-08 09:1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1个留言 打印 特大

【看中国2013年12月08日讯】在北京,来自河南、河北、山西等地的小贩们,数量可能已经达到了数十万之巨。近年来,北京许多街路两边集中安置起多辆餐车,小贩们交钱经营,他们的生活艰辛。对于远离家乡在北京谋生、除此之外几乎一无所有的他们来说,这种薄利生意已经类似于一种“乞食”行为。而想要真正融入自己所生活、工作和服务的城市,绝非易事,基本是不可能。 

凌晨6点多一些的时候,天边刚出现亮光,北京市大兴区南五环以外的某路边,已经有小贩打开餐车,动手准备和制作一天的食品。这时候路边还没有路灯,他的这盏灯成为这一条马路上唯一的一处光源。

天色越来越亮。在这一地段,一共停了5辆餐车。在餐车里工作的小贩们大多住在方圆5公里以内,一般5点左右就得起床,然后收拾一下工作用的原料和工具,就急匆匆地赶来了。

早起的并不只是他们。在附近工作的农民工们、夜晚值班的保安们都已经等了一段时间了。他们是小马(化名,下同)的常客,也是他今天的第一批客人。

小马家在山西。以前推着小车在这附近卖豆粥。约一年前,管理部门外包的餐饮公司建成了这些餐车,就联系他进来售卖。他卖的粥都是现做,对顾客来说既新鲜,又放心,所以生意也算不错。

紧挨着小马餐车的是家在河南的周哥。周哥主要卖酱香饼和水饺。他的饼酱多味香,是用家乡工艺所作。虽然制作方法也不难,但北京其他地方却是没有。他的水饺也很实惠,皮薄馅多,7元(1元人民币约合0.16美元)25个。周哥的生意也不错,经常吸引民工和保安人员的聚集。

在最南边的洪大哥同小马一样也来自山西,而且也在卖粥,除了豆浆外,还有紫米粥、八宝粥等,比小马的种类多一些。洪大哥说,他是主动申请,也是他们中最早进入餐车经营的。本来只要一处卖粥的就足够了,但是现在其他餐车也都在卖喝的饮料、牛奶等饮品,再加上流动小贩,尤其是小马来后,大家都在抢生意,就不太好做了。洪大哥向管理者反映过这个问题,但是因为这些细节问题都不大容易管,他的怨气也一直这样积累着。

老家在河南的申大哥,家里边有几亩地,但是辛苦一年也赚不了多少钱。几年前他跟着同乡一起到北京来做些建筑方面的零杂工,但是生活一直很难稳定。在这里的餐车建成后,他也来凑个热闹。每月要上交一两千块钱租金。申大哥还说,不同的地段租金不一样,离市中心近的地方租金会贵得多。

北京的餐车主要分布在工作区、生活区与交通要道附近,这里都是人多的地方。他们的主营时间点也会有很大差别。而在其他时间段,生意就差得多了,有时候一个小时内也卖不出去两份。下图中的牛大哥是河北人,在一处居民小区里卖肉夹馍。因为是周二工作日,他的生意显得有些冷清。

其实,餐车每天的营业时间也不固定。有的是早6点到下午1点,有的从下午6点到晚12点左右。还有的更长些,从早6点一直忙到晚上近8点,也就是涵盖了早、中、晚三餐时间,赚的钱当然更多,但是也累得多。上面的申大哥夫妻两个接力,就采取了这种经营方式。而下图中的小罗夫妇的餐车位于一处居民小区附近,交通也很方便,他们主要在晚上工作,白天休息。冬天晚上冷风较大,他们在餐车旁边随便固定住几张硬纸来挡风。

(节选)

来源:和讯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