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了经济,输掉了环境

作者:邱林 发表:2013-01-18 00:17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中国经济在过去30年飞速发展,增速一直接近或超过两位数。但这是硬币的一面。同时凸显的还有,中国环境持续恶化。“发展还是环保?”这两个选择被一些人认为难住了中国。不过从中国的工业停产中,人们也看到了两者的统一。此次全国性的空气污染事件凸显出中国的脆弱性,说明污染会给中国经济增长的上行轨道踩下急刹车。

分析人士认为,历史上没有一个国家成为工业大国而不遗留环境破坏问题的,这些问题要花几十年和巨额公共财富去解决。就像中国作为经济大国崛起的速度和规模在历史上无与伦比一样,中国的污染问题也突破了所有先例。环境恶化问题非常严重,造成严重的国内外影响。

平心而论,中国经济总量跻身世界第二,一方面得益于中国承接了世界工厂的角色,另一方面得益于中国本身就是世界最庞大的消费市场,还有一方面是房地产、基础设施、矿产资源等领域的投资拉动。但是,在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中国非常急功近利。西方工业化付出的沉重代价,中国人同样没有智慧去避免,同样前赴后继,跳进同一个生态灾难的陷阱,甚至有过之无不及。

不过,有的政府官员却习惯将国内空气污染与各地特殊的气象和地理条件相挂钩(一些城市喜欢把空气污染归咎于当地风力太小)。然而现实情况是,在国内大规模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同时,由于过度依赖煤炭的能源结构、激增的城市人口和汽车数量,以及出口加工工厂污染的扩散效应,许多地方污染物的排放,伴随着中国GDP占世界比重的增加而增长。

例如工业企业、发电厂和供热厂烧煤导致了严重的空气污染,国内能源有三分之二来自煤炭,依赖度很高。其煤炭消费量在2005年至2011年间增加了44%。汽车流量也日益增加。如今北京道路上行驶着500多万辆汽车,而5年前还只有300万辆。

记得在十几甚至二十多年以前,官方在大肆宣传环境保护的同时,也呼吁“经济与环境一起抓,绝不步发达国家先发展生治污的老路……”。然而到如今让我们回头来看,中国经济的确有了翻天覆地的发展,但是,恶性的污染事件却也发生了不少,国民的健康也受到极大影响,这里边尤其以空气污染最为敏感。

英国《柳叶刀》周刊2012年12月发表的报告说,2010年全球死于空气污染者达到创纪录的320万人,是10年前的4倍,其中120万人来自东亚。这个说法是站得住脚的。以北京为例。2000至2010年,该市肺癌发病率增长56.35%,癌症患者中有五分之一为肺癌患者,仅2010年,北京市户籍居民肺癌死亡率就达48.9/10万。肺癌已成北京市民的“一号杀手”。

如果我们不有意识地回避或者无视,那么在刚刚过去的2012年,因环境问题引发的社会事件,已成为危及社会稳定的乱源。

去年7月至10月,国内连续发生了四川省什邡钼铜多金属资源深加工综合利用项目事件、江苏省启东大型达标水排海工程项目事件、浙江省镇海炼化一体化(PX)项目事件等等,这些关注度极高的群体性事件,都与环境污染或者说公众的环境焦虑有关。据悉,近年来,因环境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以年均29%的速度在递增。
亚洲开发银行和清华大学1月15日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分析》报告称,中国500个大型城市中,只有不到1%达到世界卫生组织空气质量标准。这几年,空气污染造成的损失相当于每年中国3.3%的GDP,、约为7000亿元人民币。

这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它告诉我们当前的发展方式如果不做调整地继续强化,它会窒息我们,我们走不到彼岸。在新浪微博上,仅仅四五天时间,“雾霾天气”的话题下已积累768万条微博留言,许多微博留言呼吁政府控制污染。

因此,我们提出“中国发展了经济,输掉了环境”的观点并不偏颇。环境污染导致全国许多地方严重的雾霾,引起世界媒体一片嘲笑声是不争的事实。中国的经济发展很快,但我们也得想想中国需要什么样的现代化,以及如何驾驭它。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凤凰网博客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