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振英赢了 北京输了

发表:2012-03-29 21:35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4个留言 打印 特大

3月25日香港第四任特区行政长官选举产生,吸引海内外广泛关注。今天的中国观察,要向大家介绍有关香港特首选举的分析评论。

香港《苹果日报》署名卢峰的评论称:“梁振英当选下任特首的消息证实后,湾仔会展外云集的市民立时起哄高呼。他们喊出的不是欢呼声,而是响亮的喝倒采声、而是震耳欲聋的下台声。政治领导没有真正上台就被市民高呼要求下台,这不但在香港特区历史上没有见过,在全世界选举史上同样极为罕见。”“显而易见,梁振英是中央政府强行扭曲选委会操作,肆意破坏一国两制,粗暴破坏香港核心价值下当选成为特首的。像这样的特首不但缺乏最起码的认受性及合法性,更是破坏香港体制的罪人,市民怎能不要求他下台呢?”

香港《明报》署名刘锐绍的评论称:“特首选战尘埃落定,表面上梁振英赢了。不过,其实这次选举没有赢家,只有输家。其中,最大的输家就是北京。”“可以说,北京管得愈多,不听话和反抗的事情就愈多。北京本来可以维持‘不干预’的形象,但终于在自己的狐疑症和心理恐惧(担心失控,同时认为流选会影响中央的控制能力)作祟下,还是伸出干预之手,直接影响了香港人对‘一国两制’的信心。”

香港《东方日报》的社论称:“众所周知,今次是小圈子选举的最后一次,也是中央政府可以全力操控的最后一次,中央一改过去早早‘钦点’的方式,破天荒开放两名建制派候选人竞争,”“表面上唐英年及梁振英同属建制派,实际上他们代表不同的社会阶层及价值取向。唐英年出身富豪家庭,是既得利益集团的代言人,假如他上台,必然以维护小圈子利益为己任,只会加深市民对官商勾结的疑虑,令深层次矛盾进一步恶化,贫富悬殊进一步加剧,仇富仇官情绪进一步激化。反观梁振英来自基层,以‘稳中求变’作竞选主轴,反映中产阶级及基层市民的利益诉求,尽管其管治理念及能力仍有待时间检验,能否兑现竞选承诺还是未知之数,但他的出现起码打破了商人治港和余孽治港的困局,为死气沉沉的香港政坛带来一股清新的空气,为濒临绝望的香港市民带来一点期许和憧憬。”

香港《明报》署名吴康民的评论称:“香港的这一场下任行政长官的竞逐,并不止是唐英年和梁振英之争,而是中央人民政府与香港利益集团的对弈。是香港某些垄断财团争取对香港‘话事人’的决定权。大家还记得在上世纪80年代中英有关香港问题的谈判吗?那时候,英国人正是用‘主权换治权’来作为与中国谈判的筹码。当年在香港的部分行政立法议员,香港的垄断财团包括某些利益集团也都拥护‘主权换治权’。这些人有的还在台上,也是这一次看到他们的代理人大势已去,极力主张投白票和流选的人。上世纪80年代的中英谈判,中国坚持原则,坚持主权不容谈判。结果英国人只好退缩,以铁娘子戴卓尔夫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摔了一跤收场。现在也是一样,中央坚持原则,香港不是独立的政治实体,‘高度自治’不是‘完全自治’。香港的行政长官必须由中央实质性的任命,也就是说,中央有‘话事权’。”

台湾《旺报》的社论称:“选举结果已然揭晓,香港的特首选举其实只是过场,千余人的小圈子游戏无关民主,与港人的期待也相去甚远。不过由这次选举的民意趋向,2017年的普选态势已经很难避免,并将与2016年的台湾大选产生连动。台湾选举固然已形成独特的政治文化,然两岸关系与中港关系迥然不同,未来两岸的政治定位,也尚待和平发展的历史进程逐步确定。不过,香港本次特首选举的经验,隐然可见两岸三地之间的互动。‘一国两制’的政治设计,也将接受历史的考验。”

来源:法广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