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了!双胞胎高考“撞分” 都是645分(图)

发表:2011-07-05 11:18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1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乔俊豪和乔俊杰是高密一对双胞胎兄弟。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出现了一个又一个“巧合”:他们三年前考入高密一中时的成绩等级相同;高中时两人不在同一个班级,不在一个考场,高考总分却都考出了645分的好成绩,超过一本线70多分。


弟弟乔俊杰(中)想学水利专业,哥哥乔俊豪(右)要学机械制造

4日,记者走进乔俊豪和乔俊杰位于高密粮食局宿舍的家。这是一个“小家”,一共不足60平方米;这也是一个“大家”,兄弟俩的卧室满满的,都是兄弟两个12年积攒的书籍。兄弟俩一个瘦瘦的,一个胖胖的,脸上都挂着淡淡的笑容。

中考各科同等级高考成绩又“撞分”

乔俊豪、乔俊杰的母亲王瑞倩说,兄弟俩自小在一起生活,同一天走进学堂,穿衣打扮如同一人,形影不离。在生活上,他们相互照顾;在学习上,他们相互竞争,这一次哥哥成绩好了,弟弟就想方设法超过他,你追我赶。没想到关键时刻,他们的成绩竟然是一样的。

三年前中考时,兄弟俩的各科成绩等级都是一样(潍坊中考改革后,中考生按各科成绩等级录取),一起被重点中学高密一中录取。结果,三年后,他们的高考成绩还是一样。

哥俩同学理科。哥哥乔俊豪语文115分、数学123分、英语138分,理综217分、能力52分。弟弟乔俊杰语文124分,数学131分、英语140分、理综197分、能力53分。他们的总分都是645分,除了英语、能力相差无几外,其他各科分数都不同。

6月24日高考放榜时,一家人围在电脑前一块去查的分数,平时哥哥总是谦让弟弟,但这次弟弟自觉发挥不好,主动让哥哥先查分数,总分报出来之后,一家人都为哥哥高兴,“属于超常发挥。”乔俊豪说。弟弟输入考号后,一科一科地看,最后的总分居然一模一样。真是神奇啊,一家人都惊呆了,觉得不可思议。

“双胞胎兄弟高考成绩总分相同”的消息不胫而走,听到的人无不称奇。

兄弟俩报志愿“各奔东西”

高考成绩出来后,一家人就犯愁选择什么样的专业。王瑞倩说,作为家长会尊重孩子的选择,但有点小私心,想让孩子报差不多的地方,至少在一个省吧,这样哥俩学习生活上有个照应,自己和爱人送他们去报到的时候也方便。

“他们从小到大睡一张床,我也舍不得他们分开。我希望他们以后还能在一起上学,他们到哪里,都有个伴儿。”王瑞倩告诉记者,家里经济条件不是很好,夫妻俩收入都不高。

但这对于从小就有主见的两兄弟来说,有些困难。“我们选的学校和专业必须和自己的考分相近,这期间我们谁也没有问谁。最后拿出结果一看,选择的学校南辕北辙。”老大乔俊豪无奈地说。

“我从小就喜欢地理,想学水利专业,这是我从初中起就有的理想。”弟弟乔俊杰说,“我的分数报长江边上的武汉大学水利专业刚刚好。”

兄弟两个都在小时候学过国画和工笔画,在这次高考志愿填报中,哥哥王俊豪的美术功底派上了用场,填报的是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制造专业。

妈妈王瑞倩说,他们的姥爷劝他们两个报同一个学校,后来又劝俊豪报考华中科技大学,两个人一起在武汉读书,但兄弟两个谁也不干。他们轮番表明态度,“妈妈,我们不会为了在一起,就报同一个大学的。”

两个人提前批志愿也填报了,老大乔俊豪报的是山东大学机械设计制造专业的机械自动化卓越工程师班,老二乔俊杰报的是北京外国语小语种俄语专业。但兄弟俩表示,分数有些悬,被录取的几率不大,他们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第一志愿。

学习上你追我赶谁也不服谁

“俺哥哥比较谦虚”,“俺弟弟比较大度”,记者采访的过程中,兄弟两个相互评价时非常谦虚。但在学习中,他俩又成了你追我赶的“对手”。

兄弟俩的初中语文老师韩连芳介绍,两兄弟都是综合发展,都喜欢写作,两个人只要一到学校的图书室,古典文学、外国文学是必选项目,班上很少有同学和他们一样喜欢“老古董”的书。弟弟乔俊杰的作文会被当做范文在哥哥乔俊豪的班上进行评选。“这个时候,哥哥乔俊豪虽然不服气,但是他佩服自己的弟弟,他往往是第一个举手站起来顶弟弟作文的,会给弟弟的文章找优点、缺点。”

王瑞倩说,两个儿子自从读小学开始就非常刻苦,从不让父母操心。两个人互有所长,但学习上很少互相讨论,各学各的。用哥哥俊豪的话总结就是,“如果依靠别人教,学习是不会上去的。”

学习上不会偷懒,生活上两兄弟也是严谨对待。高二时,乔俊杰负责学校一到三楼的楼梯卫生,为了打扫好卫生,乔俊杰每天都在午后同学放学后打扫,等扫完回家往往就到了12点40分,休息时间被占用了不少。王瑞倩和俊杰商量,让哥哥帮忙,但他一口回绝,“自己的活,不需要别人帮忙。”而乔俊豪在高考前几天,还和班上的另外几名同学一起,将自己总结的语文、英语规律性的材料交给老师,并打印出来分给班上每个同学。

学外语、打工假期计划满满的

乔俊豪、乔俊杰的父亲在高密国家粮食储备库工作,母亲王瑞倩是小学教师。一家人一直生活在不足60平方米的小房子里。两个孩子都没有手机,在一群换手机赶潮流的高中生中,显得格外朴素。“家里不富裕,但我们尽可能地给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只要孩子在家,家里的电视就是无声的,只有画面。

王瑞倩说,自己从小就注重培养孩子的秩序感,小学之前就经常和他们约定,用过的东西回归原位,什么时间干什么事情,小时候给孩子培养出来的习惯特别重要。孩子小学的时候成绩并不突出,升入初中后,弟兄俩凭着良好的学习能力,开始崭露头角。

“我们学习上追求向课堂要效率!”乔俊杰告诉记者,由于两人不在一个班级,平时很少交流学习心得。谈起学习的诀窍,两人的看法一样:有兴趣,基础知识最重要,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向课堂要效率;上课专心听讲,跟上老师的进度,下课注意总结,对知识点查漏补缺,争取当堂听,当堂记,当堂理解。

这次高考后,两个人都开始自学小语种,哥哥学习日语,弟弟学习俄语。用他们的话来说,学一种语言,就是学一个国家的思维方式。他们还打算暑假打工,开始为步入大学做准备。

来源:齐鲁晚报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