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赞比亚养鸡的中国人(组图)

发表:2011-02-10 23:0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中国人养的鸡更便宜,这就意味着,更多的赞比亚人都能买得起.

说起中国在非洲抢滩,人们总爱盯着大型基础设施、矿产开发项目。其实,中国的小本生意人也正在大举杀入非洲。

如果你想知道中国正在如何重新打造世界经济的格局,到赞比亚首都卢萨卡来买只鸡,就能看出点名堂。

卢萨卡潮湿、闷热,主要街道上摩肩接踵。推推搡搡地穿过人群,沿街叫卖和摆摊儿的小贩们大声吆喝着要拉你上钩的甜言蜜语。凡是你能想得到东西,这儿可能都有卖的。


卢萨卡的集市上小贩们兜售着各种各样的商品

市场这一端几乎全是非洲人。但是,到了卖鸡的地方,可就不一样了。

这里,是一排一排的大卡车。卡车后面是高高的鸡笼,笼子里装满了鲜活的大肥白鸡。非洲人挑挑拣拣,用手拎着鸡掂分量。

不远处,站着的是卡车的主人:手里拿着大把钞票的中国人。

这些人是养鸡专业户。听起来难以置信吧。中国生意人看到了商业机会:在赞比亚养鸡能赚钱。于是,他们告别亲人故土,远征十万公里,来非洲做起了养鸡专业户。

“赚钱更容易”

我和一位中国来的养鸡人聊了起来。他名叫潘伟志(音译),今年六十出头,身材矮小、非常友善。潘先生带我去他的养鸡场参观。养鸡场位于卢萨卡郊外,潘先生和太太一起打理。

潘家还有一个十大几岁的男孩儿。一家三口,住在两间小屋内。坐在屋外,我问潘先生,为什么要到这么远的非洲来谋生。潘先生笑了笑,回答说,“很简单,在非洲这儿赚钱比在中国老家赚钱容易多了”。

他说,开养鸡场,先期需要投入四万美元。但是,没过两个月,就开始赚钱了。两年后的今天,他们每个星期都能卖出两千只活鸡。

潘太太说,“我这个年纪,在中国找不到像样的活儿。在这儿,我不觉得自己老了,我还能干点事儿”。

在非洲创业,给了潘先生一个自由发挥的机会。但是,在卢萨卡市场上深挖一下,你就能看到故事的另外一面。因为,在赞比亚养鸡、卖鸡的,并不只是中国人。

在市场的中心,一条无名小胡同的深处,你可以找到卖鸡的赞比亚人。你根本不用担心自己会走丢了、找不对地方,因为这里尘土飞扬、鸡毛满天,散发着一股酸臭。

卖鸡的赞比亚人坐在太阳地儿或者鸡笼间聊天、说笑,等着买主上门。他们说,中国人来了以后,卖鸡的赞比亚人没有从前多了。他们说,现在,做好了,一个星期也就能卖出50-100只鸡,连本儿都赚不回来。

我问米尔德雷德,她受影响了吗?她大呼小叫地说,“中国人会抢走我们的生意。这样下去,如果没人采取行动的话,我们迟早会丢了饭碗”。

米尔德雷德搞不懂,为什么有人会穿越半个地球来养鸡。她说,“要是你们就想做小本儿、小本儿生意,回中国去做吧。干吗非要在这儿呢?”

但是,中国人正在非洲上下许多地方开小买卖。最新估计是,现在非洲共有100多万中国人,其中大多数都是过去十年以内来的。

在西方,一说起中国在世界中的影响,人们总是盯着大型基础设施、矿产开发项目,没有多少人关注这些小本儿生意。但是,从长远来看,也许,正是包括潘先生在内、在非洲迅速扩展的中国移民社区,可能会带来最大的影响。

赞比亚的养鸡人就是这么看的。藏在深深的小胡同里面,他们当然可能有点自满、大意,但是,对新来的竞争对手,他们确实是越来越不满、愤怒。

来源:BBC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