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因地中海贫血被拒录案判决或引示范效应(图)

发表:2010-08-16 03:19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据新华网报导,8月11日,“中国基因歧视第一案”在佛山市中院二审开庭审理。大学毕业生小周、小谢、小唐因在佛山市公务员考试体检中被查出“携带地中海贫血基因”而遭拒录,三人不满人事部门的健康歧视,将佛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告上法庭。在一审败诉后,不服判决的小周等人又向法院提出了上诉。

从身高歧视、乙肝歧视、血型歧视到基因歧视,历经半年的“中国基因歧视第一案”再次追问公民就业公平问题。记者通过专访案件当事人、目击庭审现场,揭开了大学生遭受就业歧视的新动向。

基因检测打开“潘多拉的魔盒”

从2010年2月2日到8月11日,在中国基因歧视第一案的一审、二审庭审当中,公务员招考体检对考生基因检测是否具有合法性,始终是双方辩论的焦点。

2009年4月,小周、小谢、小唐参加了佛山市公务员考试,一路顺利通过笔试、面试最后进入体检环节。就在接近“终点”的时刻,三人却因检查出携带地中海贫血基因,被认定为体检结果不合格,从而失去了公务员录用机会。

三人的代理律师指出,考生参加的“平均红细胞体积”检测和“地中海贫血基因分析”超出了《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中规定的血常规检测项目,且从未对其必要性做出任何说明,这种做法违反了相关法律规定,侵犯了考生的“身体隐私”。

佛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代理律师回应,在公务员录用的过程中,委托医疗机构进行体检是依法行政。对于公务员体检过程中的检验方法,按照项目规定,由主检医生根据需要决定。作为公务员录用的主管部门,不录用上述三位人员符合法律规定。

后者说法得到一审法院佛山市禅城区人民法院的支持。法院一审宣判驳回了三名考生的全部诉讼请求。败诉后,三名考生向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请求。经过二审开庭审理,审判长并未当庭作出宣判。

中国基因歧视首案的出现仿佛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小周的代理律师刘建认华为,无论怎样,最终的判决结果将对类似案件产生示范效应。他说:“一审判决带来一定社会影响,一些机关单位因为看到这次判决的结果,认为超项目检测基因是法律认可的,便也开始对其他考生进行基因检测,这种做法可能导致基因歧视案件还会继续出现。”

记者在庭审中了解到,在广西、广东一带约有1200万人携带地中海贫血基因。在2009年6月的佛山公务员考试体检中,共有31名考生被检测出携带地中海贫血基因,其中28名来自两广地区。

在二审开庭现场,多名携带地中海贫血基因的考生旁听了案件审理。广东省警官学院毕业的小李说:“录用单位在体检规定的项目之外检查我们的基因,没有经过我们同意,这种做法显然是不公平的。现在我也有向法院提起诉讼的打算,为自己和有同样遭遇的人主张权利。”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