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族每天要跨大半个北京城

发表:2010-07-27 11:17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1个留言 打印 特大

2010年上半年,北京市机动车以每月5.75万辆的速度在增长,半年增加了34.5万辆,截至6月,本市机动车总量已达436.4万辆,交通拥堵进一步 加剧。据一份报告指,北京以“平均52分钟”位居中国城市上班耗时榜首。很多上班族担忧,如果机动车数量持续增长,他们的上班路也许会变得更漫长。

黑眼圈、满脸倦容是现代上班族的“造型”

家住地铁八通线果园站附近的谷江,上班地则在20公里外的世贸商务楼。在他的考勤卡上,工作时间用醒目的字体标注:“早9点至晚6点。”每个工作日的早晨7点15分,他都是八通线上汹涌人潮中的一员。

“先 骑自行车到地铁站,需7分钟,乘地铁花去50分钟,然后坐公交到单位附近的公交站,花15分钟,最后步行3分钟,抵达单位。我花75分钟上班还算 ‘正常’。”谷江称,他的朋友、同事大都住在“睡城”,除了通州,还有天通苑、回龙观等地。因为身边不少人没有够上“52分钟”的平均线,他们都笑称那是 “先富者”的标准。

按照谷江的说法,住在“睡城”的上班族,都是赶海者,每天都要走长征路,“黑眼圈、满脸倦容,这是现代上班族的经典‘造型’。其中很多人都是睡眠不足。上班路太漫长,人的生活质量都大受影响。”

据统计,目前八通线日客流量在25万人次左右。2000年,通州常住人口为67万,而今约有110万。与这组数字对应的是,八通线从最早的每10分钟一趟 车,到后来5分钟一趟,现在间隔更是缩短到了不足4分钟,高峰时段,车次由22次增加到29次,却依然无法跟上乘客数量的增长步伐。

家住回 龙观,在国贸附近上班的张先生说,他们的普遍状态是,出门路上能看星星,回家路上还能看星星。“我们是最不该住在远处的一群人。‘睡城’大都在五环甚至六 环。住在‘睡城’里的人,几乎100%都要上班;而上午9点后,从位于二三环的单位窗子往下看,许多人牵着狗出来遛弯,那时突然感觉自己的奔波,既沉重, 又滑稽!”

骑自行车赶公交

小赵住在丰台区的西局村,距单位仅12公里。正常理解,上班耗时不会超过半小时。但她却要付出近90分钟的时间。

每天早上不到7点半,小赵就已骑上自行车往公交站狂奔。“你很难想像一个女孩在坑洼不平的路上疯骑的场景。早上各商铺都在往外摆商品,有一次,我骑车直接冲 到一个水果摊上,差点撞翻芒果筐子。我根本顾不上搭理老板的怒视,仍然加速往前冲,结果又撞到了前面路人的脚跟,我没说对不起,被撞者也是头也没回。没办 法,赶往西三环路上的人,要是计较这些,谁都得迟到。”

小赵说,她上班途经的西三环路上,从西局到公主坟的路程才3.2公里,“最堵的就是这点路。如从西局上车,到公主坟需70分钟;而从离我最近的西局车站,骑自行车再往北走200米,就可到六里桥南车站,从那儿坐车,到公主坟仅需50分钟。”

在小赵看来,在北京堵车是常态,但堵到她这份儿上,实属不易,“不可预料的迟到,不只会影响收入,还会影响自己在老板和同事心中的地位。你要是常迟到,升职都会成为奢望。”

曾住六里桥的陆先生说,年前他搬家时,特意躲开六里桥路段,“现在住的房子又小又贵,但我认了。住六里桥每月迟到七八回,连单位薪酬部都劝我搬家。那段路实在是个噩梦。”

北汽出租汽车公司的吕师傅称,北京最堵的路除了六里桥,还有中关村、西单、积水潭、十里河桥、马甸桥等10多个地方,“依我的经验看,六里桥堵四五十分钟, 西单、积水潭、十里河桥堵三四十分钟都算正常,最严重时,马甸桥能堵一个多小时。早上开车路过这些地方,遇上上班的,我都劝他们不如步行。有经验的司机, 走到这儿不是喝水,就是嗑瓜子,着急没用啊。”

来源:《北京晨报》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