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正在收紧社会控制(图)

发表:2009-08-28 21:47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本月12日,香港now电视台记者在成都采访中国环保人士谭作人被审讯一案时,被公安以怀疑藏毒为理由,扣查五个小时,引起香港社会各界强烈反弹。联系到最近以来一连串中国维权人士遭到打击的事件,北京官方正在不断收紧社会控制,以迎接中共立国六十大庆。今天的中国观察,要向大家介绍有关最近中国局势的分析评论。


  巡逻警察(网络截图)

香港《信报》的社论称:"公安部门的目的,显然不在搜查毒品,而在阻挠香港新闻界采访近几个月来一波又一波拘禁打压内地维权人士的事件,希望杀鸡儆猴,令境外新闻界知难而退。中国政府的手法,其背景与近期不断抓捕维权活跃分子、致力消灭政治噪音的行径是息息相关的;维权的意思,是指根据中国宪法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本质上这是承认中共建制和合法性,以护宪护权为基础的活动,中共不可能也不应该视之为异见运动或敌对势力"。"维权运动既然以承认国家宪法为前提,以争取公民合法权益为基础,对中共的执政和合法性根本不构成威胁,何解公安机关仍然要想尽办法对他们加以封杀迫害?原因很多,但其中一个‘近因',是六十周年国庆即将来临,中国政府在每逢大节前夕必须扫除一切威胁社会和谐稳定因素的原则下,必会尽快清除‘杂音',减少出事的机会,证诸过去逢有庆典、两会、重要外国元首访华等活动之前,例必先‘清场'的经验,在六十周年国庆前夕大举拘押维权人士,相信也是为了同样理由。彰显国家依法治国的成就,不是贺国庆的最佳献礼吗?借各种牵强不堪的理由打压维权活动,又再用横蛮无理的手法阻止新闻界采访,只能反映国家法治未上轨道、公民权利未得到保障的黑暗面,中国政府的做法,离依法治国仍然甚远 。"   

香港《信报》的另一篇社论称:"中国政府倡导的依法治国和境外惯行的法治原则在本质上有所分别,但中国式的依法治国仍然主张按法律办事,以法律为依归,但从拘捕以至审讯维权人士的手法看来,中国政府连自己订的法律都不遵守,在无‘法'可施之时,就硬以其它难以令人入信的理由加以拘控(例如维权律师许志永的‘逃税罪'),这种行径,本身就是不尊重法律,以政治目的凌驾法律条文,甚至到了插赃嫁祸的地步。又如对付香港记者采访维权人士谭作人的审讯,明知没有正当理由阻挠,却要动用公安以怀疑藏毒的理由大肆搜查记者的房间,阻止记者进行正常的采访工作,如此粗暴无理的手法,已经回到了昔日无法无天的日子,令国家形象蒙羞,令国人对法治大失信心。"

香港《明报》的社论称:"谭作人被检控,只是近期内地打压异见人士的其中一桩,六四天网'创办人黄琦因协助四川地震死难学生家长申诉,被逮捕已受审;以逃税罪名,查抄在北京的‘公盟法律研究中心',著名维权律师、‘公盟'发起人许志永被捕。连串打压举措,基本上都是以言入罪,情况显示在西方国家埋首挽救经济、有求于中国之际,内地打压异见人士更显得肆无忌惮了。""中国在经济发展、国力增强的同时,却加紧对异见人士及维权人士的打压,‘拉、捕、封、审、判' 情况有变本加厉之势,频密程度近年少见。连串事件,显示北京正在收紧对社会控制,与去年京奥期间的开放文明形象大相径庭。中国强大了,中国人却未能享受更多的自由,京奥期间的开放政策,如果真的只是为了配合奥运而演出的一场秀,随着奥运闭幕而落幕,那就真是中国人的悲哀。"


来源:法广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