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建筑震害分析》报告引发讨论(图)

作者:闻剑 发表:2009-05-27 23:19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由清华大学等院校专家撰写的《汶川地震建筑震害分析》报告近日成为媒体关注的对象之一,因为报告披露了汶川地震中倒塌和被毁严重到无法修复的学校建筑竟是政府办公大楼的四倍多。

图片:映秀镇上制药厂扭曲的厂房(记者林迪)

用于培养祖国明天的校舍倒塌和被毁严重到无法修复的数量竟是政府的四倍多。为什么?中国哈尔滨建筑大学建设经济管理研究所关柯教授表示:

"一般政府在建筑物设计的时候,等级就考虑高一些,学校一般不太重视。另外,学校也没权,设计得就比较简易。那个时候也缺乏抗震的观念,也没有规定说学校建筑要加强抗震。"

中国官方的最新数据显示,地震中四川省遇难和失踪的学生共计5335名,远远低于非官方的估计。这么多学生死于官方所说的"不可避免的天灾",2008年曾到四川地震灾区实地勘查美国加州地质调查局地震工程专家黄漠见表示,天灾的成分有,人祸的因素也有。黄先生以美国为例表示,学校和医院等公共建筑的抗震要求比办公楼要高:

"一般来讲,地震力的设计比平常的办公大楼多大概一半。比如说抗震力是多少就要乘1.5。"

记者:"也就是说学校的校舍和医院的建筑物抗震的要求要能比一般的办公大楼要高?"

黄先生:"对,抗震力要求比较高。其他的要求也都比较高。当然,因为要求比较高的话,建造的费用也比较多,就要比较贵一点。"

说到抗震建筑成本问题,有资料显示,抗震烈度每增加一度,结构的成本可能要增加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左右。除了经济因素之外,关教授还认为,社会防震抗震观念薄弱也是酿成汶川悲剧的重要原因之一:

"还是过去对学校建筑、医院建筑的抗震等级要高的这个问题没有被重视,工程设计规程里面就没有这个要求。当然过去经济条件也不好。为了少花钱,修得不那么坚固。我想这是主要的。就是经济条件的限制。"

汶川地震已经过去一年。中国政府能否从中吸取教训,使类似的悲剧不再发生?黄先生对此表示:

"每次大地震会迫使建筑设计规划全部改进,都学到了经验了嘛。就是说你现在的建筑物比50年代的要好多了嘛。四川学到的经验可以拿到北京去,北京今后也会地震,云南那边就更不用讲了。肯定会改进的。唐山大地震大概也学到了一些东西,只是说学到东西就可以传给下一代。"

有意思的是,对于学校建筑严重垮塌的原因,参与《汶川地震建筑震害分析》报告调查的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副教授冯鹏近日表示, "单纯质量问题不会造成大规模倒塌,原因是多方面的。" 这多方面原因的真正原因耐人寻味。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自由亚洲电台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