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跑了一个" 几乎成为网络流行语

发表:2008-11-06 02:21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世界金融风暴引发了中国企业的倒闭潮,逃跑商人的名单越来越长,"又跑了一个"几乎成为一句网络流行语。在他们身后,是断裂的资金链,债台高筑的高利贷,还有集体讨薪的工人们。


中国大陆新闻报道,金乌集团老板逃跑,江龙控股老板逃跑,中港集团高管层集体逃跑......令人震惊的逃逸新闻一个接一个爆出。2008,在这个宏观经济的入冬之年,"逃跑"似乎成了浙江商界的新闻关键词之一。

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接二连三地跑?

是金融风暴引爆了"浙江商人们赖以发家的金融工具--互相担保的地雷,一位经历了多起企业资金链断裂的银行信贷部门人士评论说,"不,这不是地雷,这些企业就像用导火线捆在一起的集束炸药包。一个爆炸,就大家一块炸。"

逃跑众生相

6月,义乌金乌集团资金链断裂,负责人张政建以融资为名远遁海外,迟迟不归。10月,绍兴江龙控股集团负责人陶寿龙神秘失踪。同样是10月,位于金华房地产开发商浙江中港集团传出老板丁庆平夫妇因拖欠2亿元银行债务而率领公司高管层集体外逃的消息。

除了那些确切的逃跑事件外,还有一些真真假假的"逃"而复归。3月31日,正因重感冒而挂点滴的温州米哥食品老板白创仁,匆匆从上海赶回温州。此前,温州满城风传这家当地最大的食品企业的老板因资金链断裂而逃往外地躲债。

回来后,白创仁向记者否认逃跑的传言,而强调自己是在上海筹款救急。之前他在温州等地的融资以失败告终,被所有中小银行拒之门外。有一种说法是,白曾想逃跑,最终被温州政府劝回。

当然也有跑了之后无法回头的悲剧。7月19日,从温州永嘉县出逃的浙江云光泵阀制造有限公司的老板朱吉光在乐清市的一家小客栈里以服毒结束了自己56岁的生命,也了断了半年多的逃债生涯。临终前留给一对儿女的遗书只有20余字:"你们自己保重,对你们的妈妈好一点,爸走了,没用了。"

此时,朱吉光在一年前为自己的朋友叶贤敏做担保的借款,已经连本带利滚到1000万。多家担保公司的逼债把他逼上了黄泉路。

见诸传媒的著名逃跑只是极少数,更多的逃跑默默无闻。当地的统计显示,仅今年一季度,以五金制造业为主的台州地区就发生涉及银行融资的企业关停或企业主逃匿事件即有28起,危及银行债权2.18亿元。

逃跑事件接连发生,以至于在浙江,某个商界名流只要有稍长一点的时间没有公开露面,坊间就会出现该人"跑了"的传言。

总部位于杭州的宋城集团的董事长黄巧灵是中招者之一。10月中旬,有关黄巧灵"逃跑"的传闻不胫而走,进而又传出其被限制出境的传闻。这几乎给这家年收入过亿的大型民营旅游企业带来灭顶之灾。最后逼得黄巧灵不得不现身反击,他举行新闻发布会,把 一沓盖有银行公章、长达10 页,从杭州各家商业银行刚刚打印出来的存款证实书递到记者们眼前,以揭露传言的"荒谬"。连杭州市政府也迅速出面助其澄清。

从资产规模来看,逃逸的大多是产值规模20亿元以下的中小型企业的老板们。他们集中于温州、义乌、绍兴、金华、宁波、台州这些民间资本的财富之区,分布在从加工贸易到房地产的宏观政策敏感产业链上。



在这些压力之下,退出机制不能正常运转,逃跑就成了最后的选择。

"他们(浙江商人们)大部分都是洗脚上田创业的,企业一旦做大了,就没有能力控制,出现资金危机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保住一部分资产转移到国外,觉得这样比破产强。"吴晓波说。








来源:网文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