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为中国奥运算账:25倍于美投资值不值?

作者:赵岩 顾蔚 发表:2008-08-20 13:32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北京奥运,可谓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最具意义的一次国力彰显。

而430亿美元的账单亦可谓前无古人,让世界咋舌。如此大的手笔,除了以振国威的"面子",当然也有经济考量的"里子"。延展经济学中对"人是理性的"假设,承办奥运的经济学理性出发点是以投资拉动内需。那麽"奥运投资"从经济角度到底值不值?奥运後对中国经济有什麽影响?以上问题不仅国人关心,美国媒体也纷纷为中国奥运开算经济账。

CNN一个名为"北京奥运每分每毛"节目采访了不少相关人士,在赞叹北京奥运之盛大的同时,节目也将中国的健康及教育支出作为算账的参照系。

数据显示,中国奥运逾400亿美元开支,相当于2007中国卫生医疗支出97亿美元的四倍,是当年中国教育支出157亿美元的三倍。

依据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和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7年两国国内生产总值(GDP), 按照1:7的汇率,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约相当于美国的1/4。2004年雅典奥运开支 160亿美元,2000悉尼奥运开支15亿美元,亚特兰大奥运会开支17.2亿美元--北京奥运开支是雅典奥运的3倍、悉尼奥运的27倍,亚特兰大奥运的 25倍。

节目由此发问,"北京奥运为中国创造了更多机会,还是让中国失去了更多机会?"这是个略显尖刻的提问,潜台词显然是中国如果将这笔钱用于加强国民福利、增加健康和教育支出,恐怕更加福泽深远。

一本帐,总有不同解读,基础设施、改善空气质量的支出亚特兰大恐怕都不需要考虑,但即使如此,客观地讲,北京奥运也确系大手笔。虽然不必陷入"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到底谁有理的是非之辩,但参照不同角度的帐目,关键是对自己有所启发。

那麽奥运投资对中国的经济拉动作用到底有多大,赛程过半的奥运结束後,中国经济又会受到什麽影响呢?美国《商业周刊》为北京奥运算了这样一笔经济账。

商业周刊13日的文章认为,奥运对中国经济的拉动作用恐怕非常有限,因此奥运後经济因为投资回落而导致中国经济增长暂缓的可能也非常小。换言之,无论是奥运经济,还是奥运後经济,恐怕有些假命题之嫌。

分析指出,北京奥运要发挥拉动中国经济的作用,那麽前提是"北京"必须在中国国民经济中占据相当的权重。但是,北京的人口只占中国的1.1%, GDP只占中国的3.3%,即使把中国筹备奥运以来的相关支出计算在内,总支出的430亿美元平摊到过去四年,也仅相当于中国年平均GDP的0.3%左右,由此奥运对中国经济拉动作用应该非常有限,而奥运後经济"砰"一声落下,也不太可能发生在中国身上。

根据历史经验,奥运会後,主办地的经济往往出现相对短暂的增长停滞。这主要是因为筹办奥运带动投资,而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随赛事结束而骤然降低。对于中国奥运後的经济,外界也有不少类似的担忧,指称北京奥运後,中国经济可能面临同样"奥运後原地小踏步"。

毋庸讳言,中国经济当前确实忧虑重重,很多基本面因素将影响中国今年的经济和金融前景,包括下滑的企业利润,大幅缩水低迷不振的A股, 令人担忧的房地产泡沫。但是,把中国将面临的经济增长放缓归咎到"奥运後"身上,若非杞人忧天,也有转移重点之嫌。

还是借用美国人为中国算的帐,《商业周刊》最新一期有这样一段评述。

" 举个例子,中国800亿美元规模的家具产业,因为奥运会增加了很多订单,比如那些奥运村桌子、沙发、床具。但是,想比于(因为人民币升值、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上涨)带来的对美出口订单的损失,这些增加的机会微不足道。美国家具订单约合中国2300亿美元年家具出口额的40%。"

因此,对于中国经济而言,最重要的因素不是奥运,而是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是提振内需。

如今在全球经济衰退和通货膨胀的矛盾命题下,中国宏观调控方向仍不明朗,担忧不应该被夸大,但保增长还是抗通胀,会不会步入滞胀,会不会迎来中国奇迹暂告休整的时期,绚烂的奥运焰火显然并不能燃化悬疑。

奥运,如同一场盛宴,以盛宴庆祝成就,普天下同理,中国当然有庆祝的理由,而奥运对于民族士气的提振,恐怕也不是一笔笔账目可以算清地。

但奥运,不足以成为将披荆斩棘的中国经济的宝剑;奥运结束,也不足已成为拖累中国经济的後腿。

中国上半年的出口已经从去年同期28%的增速降低到了22%,标准普尔预计,中国经济增速将从去年的11.9%回落到9.9%,并且可能在2009年继续降低到8.6%。而正如笔者此前多次提到的,中国的内需很大程度上挚肘于公共福利建设。

奥运结束,一场欢宴散去就让他散去,是时候把更多精力集中在完善中国的福利和社会保障制度、完善财税政策和提振内需上来了。(完)

*****************************

路透香港8月13日电---射下印度有史以来第一块奥运个人金牌的宾德拉(Abhinav Bindra)在体育职业化盛行的今天,绝对是一个异数,他的正职是一家游戏软件公司的老板.不过他平时不必为公司运营太烦心,因为他来自印度一个富裕的家庭,可以每天花7个小时在自家有空调的射击场上玩枪.

他的胜利对于11亿印度人来说是个了不起的里程碑.但宾德拉获奖後却是异常地镇定.宾德拉说,他比赛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想要为印度创造历史,只是专心打枪.运动只是他的一个爱好,没有太多其它杂念,因此得以轻装上阵,後来居上.奥运後日在该怎麽过还是怎麽过,只是希望印度人能够更关注奥运.

与他形成鲜明对照的则是因为屈居亚军,而在新闻发布会上抽泣不止的中国选手朱启南,沉重的国家荣誉压得朱启南失去了准星.朱启南泪流满面地对记者说,"自从2004年之後,我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在北京...我要蝉联奥运会冠军... 所以说,赛前自己的心理压力确实是很大."

有记者问三位得奖选手平常以什麽为生的时候,铜牌得主芬兰的海基宁说他平常是一个陆军军官,朱启南的回答是:我有伟大的祖国.对于家境普通的朱启南来说,能训练到今天大多是靠国家体育机器的栽培.他刚开始训练的时候曾经打退堂鼓,因为习惯了过苦日子的爷爷奶奶买菜拣便宜地买,能省就省,让小朱训练得头昏眼花.

在印度,只有有钱人才能玩得起体育,而在中国,越是穷孩子越积极地去搞体育,因为一旦踏进了体校大门,之後的生活和训练全部都由国家承包了.中国举国办体育的机制是世界上效率最高的,由国家出钱,倾全国之力在13亿人中层层选拔,使得中国在短短的二三十年间,从实现零的突破,到跻身奥运金牌榜最前列.

印度的体育制度可以说是最缺乏效率的了.它缺乏政府经费支持,由于基础设施薄弱,印度缺乏好的体育场馆,只有出生于特别有钱人家的孩子才有财力训练,该国唯一的一位一级方程赛选手就出身于纺织大亨之家.印度作为世界上人口第二大的国家,那麽多年居然从来没有赢得过一块奥运个人金牌.但能够在这麽不利的竞技环境中出头的选手,必然能够成大器.


奥运金牌不等于综合体育实力

这些年来国际社会在称道中国体育巨大突破的时候,对中国举国办体育的机制也有不少诟病.一个突出问题是国家忽略了运动员文化课程,很多冷门项目的运动员退役後因为没有一技之长,日子过得相当清苦.另外集中全国资源,培养那麽几百个体育尖子,究竟是否值得?

除中国以外,前苏联和东欧国家也都偏向于中国这种政府办体育的体制.这些国家一度包揽了奥运金牌榜的前几名,但苏联解体後俄罗斯在金牌榜上一落千丈,可见这种模式的成功依仗于政府,在温室里被培养起来的运动员到了只能靠自己的时候变得束手无策.

分析一下中国夺金的强项,主要是靠国家机器重点培养的项目,比如举重和射击.这些项目因为商业性不够,在国际上也缺乏竞争,中国选手可以在短时间内赢得先机.而一些国内外商业化最成功的项目,比如足球和篮球,却是中国最弱的.这显示在有充分竞争的情况下,中国体育实力其实并不像在奥运金牌榜上反映出来的那麽强.


走商业化道路

中国靠的是体校办体育,美国是大学办体育,而欧洲则是俱乐部办体育,这使得西方的体育强项集中在足球等观赏娱乐性较强的项目,或者赛马等贵族运动.亚洲其他国家对体育也有不同程度的扶持.倾国家之力培养运动员的中国,和缺乏国家支持或者商业赞助的印度算是两个极端.

在美国,因为主要出资方是综合性的大学,运动员往往能够做到体育和学习全面发展,成功地找到双A(athletic和academic)之间的平衡.在美国强大的商业机器下,专业运动员名利双收,因此家长非常愿意让小孩子去搞体育.

近年来商业行为也渗透到了中国体育界.比如美国NBA早就派人驻点中国各体校,挖掘未来可能为他们吸引13亿中国观众的篮球新星.耐克(NKE.N: 行情)等美国大牌体育公司也投了很多钱在中国的小运动员身上.现在中国本地的体育用品公司,甚至消费品公司也在跟着这麽做.随着中国人的生活水平提高," 穷孩子"越来越少,未来需要更多地靠商业化的手段来调动运动员和全民的积极性.强大的商业资源可以把运动员变成明星,让更多信奉"天下只有读书高"的中国父母们支持孩子去搞体育,推动整个民族运动水平的发展.

北京奥运以後,中国未来夺金的压力没有那麽大了,有必要思考这个问题:未来是否还要持续倾全国之力来办体育?如果不怎麽做,相信一些没办法商业化的项目成绩会大幅滑坡,老百姓是否能够容忍中国在奥运金牌榜上的退步?

以前夺金牌是为了树立中国在国际社会上的形象,但现在中国已经不需要单靠体育来证明自己.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四大的经济体,载人航天飞船已经顺利进入太空,和金牌榜相比较,更重要的是中国运动员个人价值和中国体育的综合实力.北京奥运将给中国体育改革提供一个契机.(完)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路透社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