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方官到震区慰问秀招致批评(图)

发表:2008-07-08 04:03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中国官方媒体发表文章,抨击前往四川省地震灾区慰问的一些地方领导官员把慰问活动异化为公款旅游或者华而不实的慰问秀。评论人士指出,缺乏监督机制的政治环境使得各级地方官员有恃无恐。

北川震区女子背负家具转移

中国青年报刊登的文章指出,一些地方领导去地震灾区时表现出奢侈的生活作风和漂浮的工作作风让作者感到耻辱和愤恨。

文章引述某地方领导慰问灾区时随行记者的见闻说,"一边是灾区群众物质生活条件相对艰苦,援建施工人员日以继夜奋斗,一边却是慰问领导轻松自在地在星级宾馆酒店吃山珍、喝好酒"。

文章说,慰问领导一行虽然去了地震重灾区,却都是蜻蜓点水、走马观花,坐在中巴车里隔著车窗在灾区转了一圈就打道回城。文章批评这些领导干部"丝毫都不避嫌,甚至把媒体记者的舆论监督视为儿戏"。

参与万人联名针对四川地震暴露的问题向政府问责草根行动的网络自由撰稿人天上人表示,觥筹交错、大宴小酌是中国官场文化的一部分,许多人已经对此见惯不怪。但是,他指出,那些官员到了灾区还我行我素,恶习不改,奢侈的生活作风和漂浮的工作作风走到哪带到哪,就非常令人不齿。

他说:"这些官员还是太没有道德感,道德方面太欠缺了。我觉得,你共产党再贪,在这个节骨眼上你还是不可以这样做的。他们明目张胆,毫无顾忌。"

位于地震灾区的四川绵阳政府基层工作人员张先生表示,虽然这些官员贪图享乐的奢华作风不应该在灾区出现,但是从灾区的角度来看,人们首先重视外地官员带来的救援。

张先生说:"这种现象是有的,但是作为灾区来说,它其实也希望这些人来,因为他们一般都会带来一些资金和政策。站在灾区人民的立场上,能够带来资金和技术,或者资金和项目,对于灾后重建这方面还是有好处的。"

这位灾区政府工作人员表示,虽然中央政府三令五申要求各级官员在公务接待和公务旅行方面轻车简从、避免铺张浪费,但是地方领导无论是在本地还是外出旅行,享受贵宾级待遇已经成为一种常态。

他说:"这个政府系统里边,这是很平常的一种形式。一般这些官员出去的时候肯定都住宾馆。那些省委书记或者市委书记来,他肯定是住最好的。平时也是住最好的。可是如果在灾区受灾的情况下这样,可能就不是很合适。这个应该说已经形成习惯了嘛。好像国务院一直在规范接待这方面的东西,但是始终没能把下面这些东西规范下去。"

关注地震救灾并参与向政府问责的自由撰稿人天上人认为,缺乏舆论监督是造成素质不高的共产党官员即使在灾区也有恃无恐的原因之一。

他说:" 从古到今,为官者的素质都是这样的。做官就是这个样子。共产党没有一种民主化,没有一套明确的舆论监督机制,到现在已经沉淀下来的不可能会一下子挥之而去的。不是光从政治结构看,从历史到现在的文化积淀下来的是这个样子。它本身在中国是统治阶级嘛,应该说是一直缺乏那种民主的概念。没有公众舆论监督。还有,国内媒体没有尽到应尽的责任。"

来源:美国之音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