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奸”阴魂不散?

发表:2008-04-06 11:11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李柱铭告别香港立法会:一个时代的终结 

李柱铭宣布告别香港立法会,又是翻箱倒匣找报纸来看的时候。

哪份报纸说哪些言论,跟预期也不差太远,只是竟然发现了这样一件事情:

某大报发表了长篇的社论,说的就是李柱铭,至于对李柱铭引退的报导,两篇稿子加起来,长度还不到社论的三分之一。

先此说明,香港说的大报、小报从来跟质量无关,销量决定一切。

而这份社论言词的辛辣,比香港传统的亲北京报章可要"先进"多了。

无论是倾向哪一个阵营的报章,说到李柱铭退出政坛,总离不开"奸"二字。

这里尤其指的是去年李柱铭在《华盛顿邮报》发表文章,促请美国总统布什趁着北京将要举办奥运,就人权等议题向中国施压的事情。

当时香港媒体最先的反应,是把李柱铭的文章解读为要求布什抵制北京奥运,"汉奸"指控不胫而走。李柱铭事后强调他的言论被曲解了,他没有要求抵制。

可是,要为他抱打不平的继续抱打不平,要炮轰他卖国的继续骂他是卖国贼。去年如是,今天如是。

特意跑到几个香港的网上论坛看看,情况不遑多样,还是支持者与反对者,针对着"汉奸"二字持久地骂战。

香港的政治和舆论就是这个地方教人无奈。

北京的眼中钉

李柱铭每次访问欧美回来,都免不了"卖国"、"汉奸"的批评

自从1989年北京六四民运以来,李柱铭一直是北京的眼中钉。政权移交后,他多次访问欧美,见过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也到美国国会作证,谈香港的民主进程,争取国际支持。

从前任香港行政长官董建华骂他"唱衰香港",到亲北京政团民建联和舆论骂他是"汉奸",基本上每一次外访回来,李柱铭都逃不过批评。

这里教人纳闷的是,究竟这所谓的"汉奸"行为,能对香港以至中国带来多大破坏?如果外国领袖说上几句批评的说话,中国就会倒下来,那当前中国的强大是否真的如此弱不禁风?

中国人的胸襟要是这么广阔,对国家的发展要是这么有信心,为何如此容易对批评的言论暴跳如雷?

退休年龄

的确,没有人是不可以取代的

毕竟李柱铭都快要70岁了,正如他自己所言,年纪比中国许多国家领导人还大,现在选择退休,除了对9月进行的立法会换届选举,泛民主派的参选部署略有影响外,实在不应该有太大的影响。

就正如民建联,原主席马力去年癌症恶化撒手尘寰,除了引来前政务司司长陈方安生在补选中夺得马力的立法会议席外,党还是没有塌下来。

的确,没有人是不可以取代的。

教人意外的是,代表中国中央政府的驻香港官员反应倒是温和。

中联办副主任李刚引了一句古语:"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说要是他到了这个年纪,也会选择引退。

不同的媒体还是按照他们的立场,演译李刚说的话,但是光从李刚口中来说,没有一句明确的批评。

只是,无论香港的民主以后会怎样发展,无论香港的泛民主派在将要来临的选举表现如何,"汉奸"和"香港民主之父"这两个标签到底哪个能贴进李柱铭的棺材,不到最后一刻,角力还是要持续下去。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香港观察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