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 法兰克福汇报:奥运期间当然不能缺水

发表:2008-03-13 02:3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在北京奥运的脚步越来越近之际,法兰克福汇报专门开辟了专栏"奥运前的中国"。最近一篇文章谈的是河北向北京应急调水工程,文章首先介绍了河北省的严重旱情。德国之声摘译如下。

法兰克福汇报写道:"持续七年的干旱使河北土地干涸,田野尘土飞扬,灌溉渠和河流几乎全部断水,一些地方的农民打井五十米才能采到地下水。尽管如此,河北必须向北京供水,以保证首都八月奥运时有足够的水供应。

"河北向北京应急调水工程是中共政府花了折合17亿欧元经费建造的庞大工程。之所以称为应急工程,是因为它本来是调长江水至北方的'南水北调'工程的最后一段。因长江水不能在奥运前及时调往北方,党的领导人就命令从河北四座水库调水进京。虽然河北旱情严重,但省里必须听命,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民主集中制',也就是各省必须无条件听从北京党和中央政府的指令。"

随着北京的不断扩大,常住人口已增至1630万,北京已无法提供足够的用水。但北京浪费水资源的现象仍然十分严重:

"陈旧的管道漏水,大量自来水渗入地下。每个新建筑或新居民区都要开设人工湖和喷泉,以提高房地产的价值。在中国,水就是财富。北京市中心新建的国家大剧院等面子工程周边是人工湖,北京的绿地和树林因少雨必须用宝贵的水浇灌,以保持绿色。这一切都是为了给人造成好印象,北京也许诺要办一个'绿色奥运'。

"奥运期间当然不能缺水。预计将有250万人前往北京,用水量将增加30%。体育场馆也需要水,北京北郊顺义新建用于划艇比赛的'水上公园'位于多年来干涸的潮白河,必须用密云水库宝贵的饮用水填灌,共需用水170万立方米,北京每年的用水量超过二亿立方米。

"中国的经济发展面向城市,以自然资源和贫困的农村居民为代价。为了奥运,再次要求农民做出最大的牺牲。北京环保人士担心,现在称为应急调水的工程今后几年将成为永久性设施。这样的话,形势就会变得十分严重,因为河北不再有水。对引水项目的批评不允许公开发表,只有互联网上有时可以读到这样的怨言:难道水不是所有人的资源吗?为什么只能为首都服务?"



来源:德国之声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