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 法蘭克福匯報:奧運期間當然不能缺水

發表:2008-03-13 02:3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在北京奧運的腳步越來越近之際,法蘭克福匯報專門開闢了專欄"奧運前的中國"。最近一篇文章談的是河北向北京應急調水工程,文章首先介紹了河北省的嚴重旱情。德國之聲摘譯如下。

法蘭克福匯報寫道:"持續七年的乾旱使河北土地乾涸,田野塵土飛揚,灌溉渠和河流幾乎全部斷水,一些地方的農民打井五十米才能採到地下水。儘管如此,河北必須向北京供水,以保證首都八月奧運時有足夠的水供應。

"河北向北京應急調水工程是中共政府花了折合17億歐元經費建造的龐大工程。之所以稱為應急工程,是因為它本來是調長江水至北方的'南水北調'工程的最後一段。因長江水不能在奧運前及時調往北方,黨的領導人就命令從河北四座水庫調水進京。雖然河北旱情嚴重,但省裡必須聽命,這是社會主義制度下的'民主集中制',也就是各省必須無條件聽從北京黨和中央政府的指令。"

隨著北京的不斷擴大,常住人口已增至1630萬,北京已無法提供足夠的用水。但北京浪費水資源的現象仍然十分嚴重:

"陳舊的管道漏水,大量自來水滲入地下。每個新建築或新居民區都要開設人工湖和噴泉,以提高房地產的價值。在中國,水就是財富。北京市中心新建的國家大劇院等面子工程周邊是人工湖,北京的綠地和樹林因少雨必須用寶貴的水澆灌,以保持綠色。這一切都是為了給人造成好印象,北京也許諾要辦一個'綠色奧運'。

"奧運期間當然不能缺水。預計將有250萬人前往北京,用水量將增加30%。體育場館也需要水,北京北郊順義新建用於划艇比賽的'水上公園'位於多年來乾涸的潮白河,必須用密雲水庫寶貴的飲用水填灌,共需用水170萬立方米,北京每年的用水量超過二億立方米。

"中國的經濟發展面向城市,以自然資源和貧困的農村居民為代價。為了奧運,再次要求農民做出最大的犧牲。北京環保人士擔心,現在稱為應急調水的工程今後幾年將成為永久性設施。這樣的話,形勢就會變得十分嚴重,因為河北不再有水。對引水項目的批評不允許公開發表,只有網際網路上有時可以讀到這樣的怨言:難道水不是所有人的資源嗎?為什麼只能為首都服務?"



来源:德國之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