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劳改黑幕暴露在地中海的阳光下(多图)

作者:中国信息中心记者 发表:2008-02-06 22:44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2008年新年伊始,中国的劳改黑幕在意大利明媚的阳光下频频曝光,先是由劳改基金会意大利分会在罗马、米兰、瓦莱泽、布雷西亚、奥斯塔等省市举行了劳改图片巡回展览,接着是吴弘达先生的自传意大利文版正式出版发行,吴弘达应邀亲临意大利参加了新书发行仪式,并在瓦莱泽、米兰、弗兰度等城市举行演讲会,谴责中国的劳改制度。中国信息中心记者华子冈就此采访了吴弘达先生,请他介绍了这次的意大利之行以及劳改基金会近年的活动情况。

地中海刮起Harry Wu旋风

记者:在近日的Google新闻意大利版输入Harry Wu,会查到意大利主流媒体关于您这次赴意大利的大量报道,考虑到读者中能够读懂意大利语的人数非常有限,我们请您简单介绍一下您的这次意大利之行。

吴:我是一月二十三日到达意大利的,这次访问有几件事情。一是参加我的自传《苦风》(Bitter Winds)的意大利文版的首发式,二是举行关于中国劳改问题的演讲,三是参加劳改基金会意大利分会的一些活动。我在意大利停留了不到一周的时间,参加了个三个城市的活动。

记者:关于的您的意大利文版自传,有的媒体说是您的英文版自传《苦风》(Bitter Winds)的意文本,有的说是您的汉语版自传《昨夜雨骤风狂》的意文本,具体情况到底如何呢?

吴:我的第一本自传是以英文撰写出版的,就是Bitter Winds(《苦风〉),是1994年在美国出版的。《昨夜雨骤风狂》是我的汉语版自传,是2004年由劳改基金会出版社出版的。这两本自传在内容上有相似之处,但却是各自独立的两本书。意大利文本的自传是按照我的英语版自传翻译的,所以严格说来应该是《苦风》的译本,而不是《昨夜雨骤风狂》的译本。意大利文版的书名是Il Controrivoluzionario,意思是"反革命"。

吴弘达先生的自传意大利语版封面

记者:我注意到《苦风》出版的时候,美国的主流媒体,像《华尔街日报》、《洛杉矶时报》都作了报道和评论,《纽约时报书评》还将它评为年度新书,意大利文本刚一出版,当地的媒体也进行了大量报道。您的主业并不是作家,但写出作品来总能引起轰动,您是如何看待这个现象的?

吴:读者对我的自传表现出的热情,与其说是对我本人感兴趣,不如说是对中国的劳改制度和人权状况感兴趣。美国媒体对中国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比喻,叫做"拥有军队的沃尔玛"。一方面是无所不造,无所不买的大作坊、大市场,另一方面却有着规模巨大,装备精良的军队。当然,"军队"一词也是一个借喻,指的是压制人民的专制制度,包括劳改这样惩罚异己的不人道手段。这样一个带着抹不去的共产主义烙印的经济怪物走上世界的前台,人们不可能不感兴趣。一般人可能会赞叹它的经济成就,但也有很多人透过表象看到了它专制的血脉和骨骼。从某种意义上讲,劳改制度就是这头怪物的脊椎,抽去了它的脊椎,它就会颓然倒地。我很高兴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这一点,看到了这个制度的死穴。

记者:除了参加您的自传的首发式,在意大利期间您还进行了哪些活动?

吴:在意大利期间,我还在瓦莱泽市、弗兰度、米兰等地举行了几场演讲会,接受了当地的报纸、电台、电视台的采访,介绍中国的劳改制度和中国的人权状况。此外还和劳改基金会意大利分会的负责人托尼?布兰迪(Toni Brandi)交流了以后的工作计划。

词典之外

记者:劳改基金会自1992年成立以来为促进中国人权的改善做了大量工作,但广为人们熟知的是"劳改"一词先后进入了牛津英语辞典、杜登德语辞典等。如果不了解劳改基金会工作的全貌,人们会误认为您主要是在做学术。您能否介绍一下,劳改基金会在词典之外的工作?

吴:首先,词与物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有了一个词来指称一个物,人们才可以来认识它,谈论它。"劳改"一词以译音的方式进入了西方辞典,说明这些语系的人们不但接受了这么一个新词,更认识了这个新词所指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事物。"劳改"一词进入辞典的途径和一些理论术语进入辞典的途径不同。理论术语,比如,"Totalitarianism(极权主义)",进入辞典靠的是理论家们的研究和论证和广大读者的接受和使用,而"劳改"进入辞典,靠的是我们不断地将当局试图掩盖的劳改真相曝光于天下,不断地进行以劳改为中心的人权活动。这样经过媒体的曝光,读者的应用,最终被辞典所采纳。所以,收入辞典本身就是对我们此前的活动的认可。不过,我还是要按照你的问题简单介绍一下我们在辞典之外的工作。

吴弘达先生向听众讲解劳改和死刑

吴弘达先生向听众讲解劳改和死刑

劳改基金会自成立以来致力于揭露中国的劳改制度,促进中国人权的改善。劳改制度严重侵犯人权,违反国际法,它强迫犯人及不算犯人的劳教者无偿劳动,工作条件恶劣,死囚犯人的器官被公检法医掠夺等等。劳改基金会以网站和图书形式把这些罪恶揭露出来,经过我们的努力,劳改已经臭名昭著。大陆的"劳改"已经改称"监狱"。但劳改的本质并没有改变,我们还要继续做记录历史,揭露劳改罪恶的工作。同时,作为一个人权组织,劳改基金会还积极参与各种促进大陆人权的活动。在美国方面,我们促成了美国国会通过谴责中国劳改制度的决议。近几年,我们又积极在其它民主国家活动,促成了德国、意大利等国通过了类似的决议。意大利的这次活动,就是我们运作国际民主力量共同促进中国人权一个部分。

从深入敌后到迂回阻击

记者:综观您的人权活动轨迹,我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最早您忙于到大陆搜集最新资料,揭露劳改的罪恶,最近这些年似乎揭露的工作已经不再是主流,而更多的精力用在运作国际社会来抵制、谴责劳改制度上。我的这种感觉对不对呢?

吴: 1995年之前我曾经数次回中国,搜集跟劳改制度相关的一些证据。1995年那次我被中共秘密逮捕,并以"窃取国家机密"罪判刑十五年。刑期现在还没有结束,我无法再回中国,甚至连一国两制的香港都拒绝我入境。这样一来,我个人的工作重点就不能再放在揭露上,但是作为一个团体,这方面的工作我们一直没有中断。由于这个原因,再加上劳改的罪恶已经为不少人所熟知,我个人的工作重点就转向运作国际民主力量来制止中国的劳改制度。

记者:劳改基金会在美国的工作,比如,促成国会通过谴责劳改的议案,策划王小宁的妻子俞陵及师涛母亲高琴声诉雅虎案等,媒体都有过报道,相信读者也已经有了了解,您能否谈谈在美国之外的情况?

吴:在美国之外的国家,我们目前活动主要在德国、意大利和北欧国家展开。劳改基金会已经在德国和意大利成立了分会,通过这里的总会和那些分会的工作人员的不断努力,去年五月,德国联邦议院通过谴责中国劳改制度的议案。决议要求关中国政府关闭劳改场所,公布有关资料,并允许外界进行实地考察,同时禁止出口劳改产品。此后,德国的一些州和市也分别通过了相似的议案。去年十月,意大利也通过了谴责劳改的议案。劳改基金会意大利分会正在进行劳改图片巡展,这样官方的决议和民间团体的共同努力将使劳改的真相大白于天下,使劳改产品成为过街老鼠。对付恶势力,连根拔起是一种方法,迂回阻击,抑制它的生长和蔓延,也是一种方法。

孤独的英雄

记者:我很早以前读过一篇关于您1995年闯关回国的英文报道。其中描述的一幅画面至今让我记忆犹新。报道描述说,您一个人背着沉重的旅行包朝着中国国境行进,浩瀚无垠的帕米尔高原上留下一个高大而孤独的剪影。作者用这种气氛来烘托他心目中的"孤独的英雄"。经过这些年的交往,这种"孤独的英雄"的印象反而愈加清晰。不但感到彼时的您是个孤独的英雄,此时的您仍然是这样。不知这种感觉有没有道理?

吴:说我孤独并不完全正确,我有一个十分团结的团队。劳改基金会刚成立时,我们没有一分钱的资金,一切从零开始,大家都无怨无悔地工作。现在的条件虽然大大改观,但团队的成员工作起来更多的依然是凭着一种信念,而不是别的什么。不过,我得承认对于人权的理解,对于在中国推进民主自由的理解,我的看法与某些人并不完全一样。这也是很自然的事儿。比如,当初我们成立劳改基金会,致力于揭露劳改黑幕,一些人就很不看好这个基金会的前景。再比如,劳改基金会最初做中国一胎化政策践踏人权问题的调研,也有一些人看不上。他们认为中国人多,教育水平又低,那样的强制执行无可厚非。但我认为这些都是侵犯人权的基本案例,受害者牵涉到千家万户,一个真正关心中国人权的人对此不可能视而不见。值得庆幸的是,随着人权观念的深入人心,人们逐渐认识到了我们这些项目的意义。比如,国内的学者近年也开始呼吁废除劳改、劳教制度,改善监狱状况。国内的人权活动人士,像陈光诚,也在做计划生育方面的维权。在这些方面,我不过是早走了一步。你起步了,别人还在打点行装,你自然会显得孤独。

记者:您曾经说过,希望在有生之年看到劳改一词被载入外文词典,我最近读到意大利媒体的报道中,您希望在有生之年看到"一个没有劳改的自由公平的中国"。您的前一个愿望已经顺利实现,后一个愿望有多少把握?

吴:劳改和民主是水火不相容的,一个没有劳改的中国必然是一个自由的中国,一个自由的中国也必然会抛弃劳改制度。我已经是七十多岁的人了,这个愿望能否在我的有生之年得以实现,实在很难"推算",但是向着这个目标的每一寸推进都是有意义的,值得竭尽全力去做的。


附录:近年劳改基金会推动的重大国际事件

2003年7月:美国国会众议院通过议案,拒绝向联合国人口基金提供资助,理由是美国法律禁止美国政府向支持强制性堕胎的组织提供资助,而联合国人口基金实际上资助了中国政府的强制性计划生育政策。
2005年12月:美国国会众议院以以压倒性多数通过了"劳改决议案",谴责中国的劳改制度,并敦促美国政府采取措施,杜绝中国劳改产品进入美国市场。
2007年春:策划王小宁的妻子俞陵及师涛母亲高琴声诉雅虎案,雅虎最终认错、公开道歉并作出经济赔偿。该案在2007年11月达成庭外和解。
2007年5月:德国联邦议院通过谴责中国劳改制度的议案。决议要求关中国政府关闭劳改场所,公布有关资料,并允许外界进行实地考察,同时禁止出口劳改产品。
2007年10月:德国汉堡市议会通过谴责劳改的议案。
2007年10月:德国希莱斯维格.赫尔斯坦因州的州议会也通过了谴责劳改的决议。该决议是在超党派的大联合下由五个最大的政党的议员联合签署的。
2007年10月:意大利通过谴责劳改的议案。意大利议会第30次会议在10月份经过辩论和投票,由不同政党提出的五个议案中的三个(议案174、173 、238)都以压到性高票获得通过。

来源:观察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