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为何没有圣诞节客运高峰

作者:颜丙文 发表:2007-01-30 00:37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圣诞节之于美国,犹如春节之于中国一样地位崇高。但不同的是,一年一度的圣诞节,对于美国人来说,鲜有舟车劳顿之苦,从来就没有圣诞节客运高峰之现象;而一年一度的春节对于中国人来说,却意味着一次候鸟般的集体大迁徙。在圣诞节前夕,美国人可以从容淡定地选购圣诞礼物,在节日期间,可以悠然惬意地参加各式各样的圣诞狂欢;而在春节前夕,中国人却不得不为如何买到回“家”的票而苦恼不已,在春节假期里,又要为如何才能买到返程票而心忧如焚。

年年岁岁“路”相似,岁岁年年遇“高峰”。据铁道部、交通部数据显示,2007年春运将从2月3日开始,到3月14日结束。据预测,春运期间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将达1.56亿人,增长4.3%;公路客运量约为19.7亿人次,同比增长5%;主要省市水路客运量约为2840万人次,同比增长2%。也就是说,在仅仅40天的春运期间,全国将发生21.544亿人次的人口大流动,或从南到北,或从西到东,或从北到南,或从东到西。只见人头攒动,黄牛四起,买票队伍如长龙。“春运高峰”是如此令人生畏,而人们却勇往直前,大有偏向“高峰”之颠行走的气概。其实,人心冷暖自知,又何尝不是无可奈何之举?

事实上,美国人口的流动性要比中国大得多。据统计,美国人一生中平均要搬14次家,全国每年有20%的人口流动和搬迁。为什么美国人口流动如此频繁却没有造成严重的交通压力,也没有在圣诞节前后形成客运高峰?其实原因很简单——美国不存在户籍制度,对于美国人来说,工作在哪一个州,就可以成为哪一个州的人,“美国公民”就是美国人唯一的身份标签,更没有任何“暂住”制度。在美国人的观念中,不论栖息于何地,都可以将其当作自己的“家”。因此,美国人完全可以在自己的任何一个居住地享受快乐的圣诞节,而不会身在此地,心中的“家”却在彼地。

美国人口虽然呈现出高流动性,但由于具有期间分布的平衡性,属于常态流动,就像高山流水,顺势而下,流到哪里便是哪里;而在中国,由于长期实行严格的户籍制度,人们已经形成强烈的户籍观念,在一般人的观念中,只有户籍所在地才是自己真正的“家”,而在户籍之外,一切都只是在“漂”。不论北漂、南漂,还是东漂、西漂,春节一到,便要回流。在户籍地之外工作的人们,特别是数以亿计的民工,即使他们长年累月地身在异地,也不可能对异地产生“家”的认同感,城市的一切对于他们来说,永远都是有隔膜的,哪怕城市的大楼是由他们亲手建起。正因为只有户籍所在地才能够给予人们一种真正的“家”的归属感,所以,在每一个春节,不论路途有多么艰辛,身在异乡的人们也要尽可能地回“家”,回到自己的户籍所在地。

其实,人总是要回“家”的,这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如果户籍藩篱不破,在户籍地之外工作的人们即使不在春节期间大规模地集体返乡,也会在另一个时间集体返乡。没有人能够否认,具有中国特色的“春运高峰”已然折射出当前户籍制度的弊端。随着中国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目前较为严格的户籍制度也应当顺时松动,时机渐趋成熟,可以逐步取缔,代之以能够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正常流动的制度。如果能够让人们感受到“处处是我家”,而不是“暂住”在异地,人们自然会“四海为家”,何来“返乡”之说,又何来“春运高峰”,更何来“买票难”?(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