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课反倾销税 中国鞋业举步维艰

发表:2006-04-09 04:58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据来自中国广东和浙江一些制鞋大省的资讯显示,欧盟的反倾销措施可能对中国众多中小制鞋企业造成严重打击。

新华社引述广州云方鞋业贸易有限公司经理洪光胜说:“作为一家外贸公司,如果欧洲销售商想让我们承担大部分因反倾销税而多出的成本,我们只好找生产厂商,看能不能压低出厂价格。”但是由于劳动力成本的不断增加以及原材料成本的上升,中国众多中小企业很可能无力承担国际市场如此剧烈波动。

在年产鞋6亿多双、出口总值100亿美元的广东省惠东地区,当地3000多家制鞋企业中,员工超过1000人的只有400多家,其他都是中小规模的企业,其中不乏众多的作坊式企业。

惠州市鞋业商会常务副秘书长黄荣茂说,制鞋或鞋材是当地农民脱离农业生产后最基本的谋生手段,整个地区从事制鞋的就业人口多达15万人,欧盟征收高额反倾销税将直接导致大量中小鞋企的倒闭,威胁数万人的就业与生存。

惠东永庆鞋业公司负责人谢长说,出口一双鞋,只赚12元,工人月工资已经从去年的800元涨到了如今的1200元,原材料成本也越来越高。因此,答案只有一个:“放弃欧盟市场。”事实上,承受着巨大市场压力的中国企业认为欧盟的反倾销措施毫无道理。作为“欧盟对华鞋产品反倾销应对联盟”的发起人、广东创信鞋业董事长吴振昌说,根据世界贸易组织WTO“反倾销协定”,如果一方起诉另一方存在倾销行为,它必须列举15项损害评估指标。但是,欧方在起诉书中只列举了6项;即便是这6项,也与事实不符。

此外,中国企业对欧盟在反倾销调查过程中拒绝给予所有被抽样企业市场地位表示不满。专家表示,欧盟的反倾销政策在对中国企业造成伤害的同时,也将损害自身利益。一些制鞋厂商说,欧盟加税之后,中国企业不会单方面承担所有上涨的成本,而是和欧盟进口商之间会相互协商调整各自的利润空间,消化税收压力,“中国企业是图利的,亏本的买卖是不会做的”。

浙江温州鞋革行业协会秘书长朱峰说,欧盟反倾销措施带来的将不只是简单的加税涨价问题。受欧盟政策影响,欧盟进口商可能会选择诸如印度、非洲等其他产地下订单,但是中国鞋业经过20年的发展,已经拥有先进的制造能力,完善的资讯网路,便捷的运输通道和熟练的外贸人才。

他说:“欧美采购商到中国来很舒服,要他换一个地方重新培养当地的企业,肯定要长期的磨合,难保不会再出现去年欧盟对纺织品实施特保,搞得超市没货的局面。”

自由时报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