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課反傾銷稅 中國鞋業舉步維艱

發表:2006-04-09 04:58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據來自中國廣東和浙江一些制鞋大省的資訊顯示,歐盟的反傾銷措施可能對中國眾多中小制鞋企業造成嚴重打擊。

新華社引述廣州雲方鞋業貿易有限公司經理洪光勝說:「作為一家外貿公司,如果歐洲銷售商想讓我們承擔大部分因反傾銷稅而多出的成本,我們只好找生產廠商,看能不能壓低出廠價格。」但是由於勞動力成本的不斷增加以及原材料成本的上升,中國眾多中小企業很可能無力承擔國際市場如此劇烈波動。

在年產鞋6億多雙、出口總值100億美元的廣東省惠東地區,當地3000多家制鞋企業中,員工超過1000人的只有400多家,其他都是中小規模的企業,其中不乏眾多的作坊式企業。

惠州市鞋業商會常務副秘書長黃榮茂說,制鞋或鞋材是當地農民脫離農業生產後最基本的謀生手段,整個地區從事制鞋的就業人口多達15萬人,歐盟徵收高額反傾銷稅將直接導致大量中小鞋企的倒閉,威脅數萬人的就業與生存。

惠東永慶鞋業公司負責人謝長說,出口一雙鞋,只賺12元,工人月工資已經從去年的800元漲到了如今的1200元,原材料成本也越來越高。因此,答案只有一個:「放棄歐盟市場。」事實上,承受著巨大市場壓力的中國企業認為歐盟的反傾銷措施毫無道理。作為「歐盟對華鞋產品反傾銷應對聯盟」的發起人、廣東創信鞋業董事長吳振昌說,根據世界貿易組織WTO「反傾銷協定」,如果一方起訴另一方存在傾銷行為,它必須列舉15項損害評估指標。但是,歐方在起訴書中只列舉了6項;即便是這6項,也與事實不符。

此外,中國企業對歐盟在反傾銷調查過程中拒絕給予所有被抽樣企業市場地位表示不滿。專家表示,歐盟的反傾銷政策在對中國企業造成傷害的同時,也將損害自身利益。一些制鞋廠商說,歐盟加稅之後,中國企業不會單方面承擔所有上漲的成本,而是和歐盟進口商之間會相互協商調整各自的利潤空間,消化稅收壓力,「中國企業是圖利的,虧本的買賣是不會做的」。

浙江溫州鞋革行業協會秘書長朱峰說,歐盟反傾銷措施帶來的將不只是簡單的加稅漲價問題。受歐盟政策影響,歐盟進口商可能會選擇諸如印度、非洲等其他產地下訂單,但是中國鞋業經過20年的發展,已經擁有先進的製造能力,完善的資訊網路,便捷的運輸通道和熟練的外貿人才。

他說:「歐美採購商到中國來很舒服,要他換一個地方重新培養當地的企業,肯定要長期的磨合,難保不會再出現去年歐盟對紡織品實施特保,搞得超市沒貨的局面。」

自由時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