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都市报:中国仅相当于1858年的英国

发表:2005-10-13 19:22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经济总体上保持了高速增长的态势,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也有长足发展。世人将此称为"中国奇迹"。在国内,有些现代化研究机构和专家不断地放出中国经济总量可以在几年内成为世界第一的预言;不少城市匆忙宣称,本市的现代化水平已经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更多城市则确立了5年或 10年达到发达国家水平的目标,仿佛现代化已是垂手可得。

  然而,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最近发表的权威报告,对这些乐观的结论泼了一瓢冷水。该研究报告指出,中国目前仍属于经济欠发达国家。具体地说,2002年,中国经济现代化水平相当于1858年的英国、1892年的美国、 1957年的日本和1976年的韩国经济现代化水平。要到2050年,中国综合经济水平才相当于2002年美国的水平(据《阿望新闻周刊》)。

  坦率地说,一个国家的现代化水平是否可以精确到年来计算,对两个国家的现代化水平用精确的数字来进行比较,其可信性是值得商榷的。对于上面的量化结论,不必完全当真,因为历史无人能够预测;真正值得重视,也具有现实价值的,乃是报告提出的定性结论。

  报告认为,对中国来说,成为中等发达国家不是一个可以轻易实现的目标。中国经济现代化至少将面临经济质量、经济结构和国际经济竞争力三大瓶颈,其中"重中之重"的是提升经济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历史的经验是冷酷的。报告指出,从1980年到2000年,在世界106个国家中,大约88%的发达国家仍是发达国家,约95%的欠发达国家仍是欠发达国家。在21世纪头20年内,约90%的发达国家仍将是发达国家,约90%的欠发达国家仍将是欠发达国家。

  中国自己的历史就能够说明这一点。现代化战略研究报告指出,中国经济现代化曾经错失三次历史性机遇:第一次是1793年错失第一次工业革命扩散的机遇;第二次是1842年至1860年错失第二次工业革命起步的机遇;第三次错失机遇则是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至今仍有很多人陶醉于那个时期的成就,以为中国创造了一个奇迹。然而,报告却冷静地指出,这段时期,中国是个相对落伍者。此时整个世界处于经济高速增长的"黄金时期",日本迅速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中国与日本的经济差距却明显拉大,人均财富至今仍无法同日而语。

  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很多人自我感觉十分良好。但"亮丽"的"成就"后面,也积累着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比如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而解决这些问题,难度却非常大。报告主要从纯粹经济层面讨论了工业化模式、技术创新和品牌战略等难题,但更重要而解决难度也更大的难题,则是如何建立和完善一种有助于解决上述经济、技术难题的体制、法律框架。

  从历史上看,短期内,某种抄捷径的办法确实可能奏效,比如通过掠夺性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消耗环境,或者通过暂时忽略民众的权利和利益,可以实现经济的超常规增长。但这种现代化模式不可持久。综合来看,它所带来的长远损失,可能远远大于其短期收益。事实上,扭曲的现代化手段导致现代化过程中断的现象,不乏其例。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