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学子:美国女大学生眼中的中国农村

发表:2005-08-21 16:1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中国人口已经超过13亿,8亿多是农民。跟城市比起来,农村发展得比较慢,所以我刚去农村的时候以为当地农民跟村子外面的世界没有什么关系,但是经过调查以后,发现我的想法不太对:他们当然跟村子的外面有关系,只不过有的时候这种关系不是他们所喜欢的。

  司马台这个村子离北京比较近,尽管如此,还是有少量村民从来没去过北京。不过最近10多年来,村里人口越来越少,因为很多都去北京找工作了。比方说司马台村的村长就在北京的一个建筑公司干了10年。跟我聊天的一些农民,现在他们的孩子在北京工作。一个16岁的小伙子正准备动身。

  北京很重要,因为它为放弃种地的农民提供新的工作机会,但是司马台村民对北京的印象并不太好。他们知道北京发展得很快,但是在他们看来,他们并不喜欢到处都是人和车。一个女村民到了北京就发现她想像的北京跟她看到的完全不同,她觉得没有电视上看到的北京漂亮。一个81岁的老人说如果她在城市里会“受不了”。即使有机会,很多村民也不愿意搬到北京去。

  去北京工作,有时是不得已而为之。我去农田干活的时候,得先爬上一个小山才能到那块地里。山有些陡峭,因为工具带不上去,我生了半天的气。地里种的是玉米,但长得不好,给地里浇水也很困难。我意识到,即使政府提供给他们效率高的电动农业机械,由于地势的问题也派不上用场。

  因为没有自来水,挑水也是我的工作之一。一根木棍两头挂两个桶,我才发现司马台村民有多强壮。这是我至今为止最难忘的经历。我真正了解到,年轻人即使不愿意去北京工作,他们在村子里也没有太多的机会。

  除了北京,我还想知道他们跟外国人和别的国家有没有什么关系。由于村子在长城边的缘故,为了贴补收入,所以很多司马台人除了种地以外,也在长城上卖东西。经常跟老外做买卖让当地农民跟中国别的地方的农民比起来,显得更见多识广一些。

  当地村民对外国人和别的国家大多印象良好,尽管如此,当地人并不是谁都想出国。有一个女村民跟我说,“别的国家看起来很乱”,因为她看电视的时候看到很多“乱”的国家。她在中国感觉很安全,所以即使很有钱她也不想离开中国。除了那个女村民以外,我采访的很多人都对去别的国家表示感兴趣。一个16岁的年轻人说他以后很想去美国、英国和德国。另一个村民说如果他很有钱,他“哪儿都想去”。

  但显然现在这些村民还没有赚那么多钱的能力,但是我希望他们以后会有机会。那样司马台村民就可以不一定非去自己并不喜欢的地方工作,而是可以自己决定他们要做什么,要去哪里。

(语言学专业 马跃 Brittany Martin)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