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来中国首次"民工荒"的背后变数

发表:2004-08-02 20:28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广东几家乡镇企业在本地招不到工人,居然跑到劳动力市场红火的南京去招工,但结果却是空手而归;东莞企业用工告急,缺乏熟练技术工人30万……
据劳动力市场业内人士介绍,目前的“民工荒”其实分两种情况,一种是简单重复型劳动力的“招工难”,另一种则是熟练工、技术工人的紧缺。

专家指出,这两方面因素都严重限制了珠三角城市的产业发展,从而阻碍了城市经济的整体提高。但“民工荒”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件好事,它给珠三角城市的发展敲响了警钟。

珠三角民工流往南京

一直以来似乎可以源源不断供应的民工最近突然在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紧俏起来,而且尤以珠三角表现得更为严重。而与此同时,一些原来的民工输出地则出现了反常的民工回流现象。

珠江三角洲出现的首次“民工荒”,加工制造类企业的用工缺口达到200万人。而与此形成强烈反差,南京的民工市场却一再走高,入夏以来,南京安德门民工就业市场的温度也与天气一样,升温迅速,出现了二次民工潮。更发人深省的是,广东几家电子厂家 “慕名”来到该市场招工,但最终却空手而归。

据现场采访的记者介绍,在南京安德门民工就业市场看到,虽然天气炎热,这里还是挤满了求职者,每个窗口都是人头攒动。市场李怀仁总经理说,今年1至6月,市场的求职人次共有22万多,成功2.2万多人,几乎是前两年的总和。夏季的热浪没有阻挡住外来民工求职的热情,每天都有1000多人进入市场,而每天至少有200人能找到满意的岗位。据统计,这些民工来自于全国13个省区,其中有不少就是原来在珠三角打过工的。

珠三角企业空手归

南京为何如此受民工青睐?李怀仁认为,与珠江三角洲一些用工企业漠视工人基本权利,用工条件简陋,民工劳动权益得不到保障,工资水平多年不变的情况相比,南京的民工就业政策比较到位,基本月工资最低标准调整到了600元以上,并且实行按月发放;技能型的民工更是吃香,如电焊工起价至少是1200元;民工子女在南京上学不再收借读费;民工的统筹、劳保也一再调高。另一方面,民工的维权意识增强,懂得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种种因素作用,南京渐渐成了吸引民工群体的“风水宝地”。

据了解,广东几家由于在当地招工难而“慕名”前来招工的电子厂,因其工作超时,作息时间不固定,工资标准比南京要低200元,有的厂家还不包住宿。而按照南京民工市场的政策,必须要签合同,1个月至少休息4天,月工资不低于800元,加班按时加工资。结果,广东这几个厂家招了好几天都没招到一个民工。

在民工市场现场,几个被采访的民工还告诉记者,与他们曾经到过的珠三角城市相比,南京人包容性较强,不排外,对民工较为尊重,这也是他们选择南京的一大原因。

提高工资不解病根

既然珠江三角洲地区出现大面积“民工荒”是因为工资过低造成的,那么,只要稍微提高工资,就能够解决当前所面临的问题。比如,通过当地政府严格实施最低工资法制度来提高民工工资。

然而,有专家指出,这反而会适得其反,最低工资制度的实行,可能会抑制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并且最终损害当地农民工的利益。

专家解释说,如果政府强制推行最低工资制,或者要求企业提高福利待遇,就必然提高了企业的成本。由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不少企业仍处于低附加值的加工阶段,并未完成真正的产业结构升级,其主要利润来源于员工的超时工作。所以,成本的提高有可能造成企业进一步延长工人的劳动时间,这对于保护企业职工利益并无好处。所以,关键还是城市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粗放型城市发展模式的转变。

产业升级同样“招工难”

但如果城市产业升级后,是否就可以解决“民工荒”问题?东莞最近出现的情况恐怕可以回答这一问题。

随着夏季用水、用电高峰期的持续推进,制造业重镇东莞正在经受缺水、缺电、缺人的困扰。近日,东莞各业纷纷传出专业人才紧缺、连普通流水线工人都难找的呼声,一些企业甚至为此停工停产。据市场保守估计,目前东莞至少缺30万灰领人才。

专家指出,“民工荒”的表象折射出不同地区的产业升级换代和产业集群的成熟度不一样。据了解,在江苏无锡、浙江嘉兴等地,也有不少企业抱怨招工难。在无锡某五金器具出口企业,企业负责人急切地与江西、安徽等民工输出地联系招收100名农民工。但细细一问,这些企业急需的,并不是那些“有气力、愿意干活”的普通民工,而是立即能上岗的熟练工。最近也有媒体报道,无论在长三角诸城市还是被媒体渲染最严重的泉州,没有技术特长而四处奔波找不到活儿干的民工比比皆是。炎炎夏日,成千上万工作无着落的民工只能靠拾荒度日。所谓的“民工荒”,其实紧缺的是熟练工。

所以,城市产业升级后,面临的是另一种“招工难”。

让民工享受城市福利

如何解决企业熟练工供不应求、而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后无事可做的矛盾?专家指出,从技术层面看,不能要求企业在招工中降格以求,也不能总是要求企业来承担员工培训的责任,关键是要求劳动力输出和输入地政府,要像培训城市产业工人、教师和医生一样,在新的形势面前积极承担培训民工基本就业技能的重任。

从深层次看,就是给进城务工农民以市民待遇,统筹兼顾他们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为民工就业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和法制环境。因为历史和现行的城乡二元结构等体制原因,进城务工农民一直被排斥在城市之外,与所在城市市民在福利待遇上存在重大差距,比如社会保障、医疗保险、购买经济适用房等权益难以享有,连子女上学也要缴纳“赞助费”。实际上,这些福利都是民工应得的,民工为企业创造了利润,企业为城市纳税 城市财政中也有民工的贡献,市民从财政支出享有的福利也应该平等地分配给民工。

城乡经济实际上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减少农民,被认为是彻底解决“三农”问题、加快农村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必由之路。而减少农民的前提,是城市能提供多少就业岗位。从这个意义上看,所谓“民工荒”现象的出现,犯愁的,应该不仅是企业,更应该是千千万万的民工和肩负发展、稳定重任的各级政府。

焦必方:“民工荒”必然会发生

复旦大学经济学系教授焦必方认为,有了更多选择的农民工抛弃了那些强度大、工资低的企业,这类企业在“民工荒”中为此前的作为付出了最大的代价。福建、广东、浙江都是民营经济起步比较早的省份,这么多年过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物价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可是民工的薪酬水平没能得到同步的推进。

近两年来,上海等地区都在积极推行一些保障民工利益的措施,比如民工保险、民工子女小学,整体就业环境得到改善。地区差异必然导致民工群体向更有吸引力的就业地区流动。这其实也是迫使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反思自己粗放的城市产业发展模式。

一种资源由过剩转为稀缺,不外乎以下原因,要么是需求的增大,要么是供给的减少,或者两者兼而有之。

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开放,对劳动力的需求带来了三方面的影响:一、有越来越多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向中国内地转移,以及本土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兴起,使得简单劳动力的需求大幅增加;二、企业的增加除了直接增加简单劳动力需求之外,尚需要增加相当的技术工人、营销人员和管理人员;三、生产企业的增加意味着服务力的增加,因为有更多的人员和金钱涌入,这也带来大量的用工需求。因此,近几年来,对劳动力的需求在持续增长之中,其中大部分是简单劳动力。

我们还必须看到我国城市化的进程,在1990年,我国城市化程度是26.23%,则乡村人口为83397万人;而2002年我国城镇人口已达36.09%,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80739万人,则乡村人口减少了2658万人,并且这一数字还在持续扩大之中。从民工这个词汇的本来含义而论,供给的源头也一样出现了萎缩。

因此,综合人口年龄结构、城市化水平以及生活、教育所带来的变化,不难得出推论,简单劳动力供给的持续减少,乃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并且其发展速度还将越来越快,当这种趋势与中国经济尤其是外向性经济的持续发展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出现民工荒几乎就是必然。

干春晖:“民工荒”促进产业转移

上海财经大学科研处处长、博士生导师干春晖教授认为,民工荒在某种程度上传递了产业梯度转移的一个信息。一些无法招到合适员工的企业只有提高工资,但这样一来,企业的成本提高,国际竞争力下降,企业将面临生存困境。为此,这些企业只有迁移到人工成本低廉的中西部地区,以求得生存。如果一旦形成了规模,则会出现产业梯度转移的现象。

事实上,从去年开始,浙江产业梯度转移的迹象已经十分明显,当时的主要原因是土地紧张、电力紧张等,这些导致了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需要进行转移。

这些年,浙江的对外投资比较多,尤其是在温州和台州地区。如温州今年以来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在省内的排名很低,大量的资金流入到其他地区。由于各种成本在提高,浙江南部许多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开始转移到浙江、江西等经济欠发达地区。当然,产业的转移类型是不一样的,有的是整体搬迁,也有的是在其他地区另建一个工厂。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