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过热还是投资过热?

发表:2004-05-11 21:28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一位著名经济学家表示,中国经济发展并非过热,问题的关键在于经济结构中的某些方面过度投资,致使某些行业重复建设,造成浪费,难以维持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急需提高投资效率,扩大消费在经济中的作用,改革银行体制,让市场供求关系决定利率,制定相对比较灵活的汇率体制,放宽资本流动,加大国有企业改革的力度。

*中国经济降温影响全球*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是否过热的问题再度引起经济学界的密切关注。西方一些经济学家认为,给过热的中国经济降温将对全球产生影响。

雷曼兄弟证券亚洲首席资深经济学家苏巴拉曼说,虽然中国的GDP仅占全球GDP总量的百分之四左右,但占全球GDP增长部份的百分之十三。 中国原材料的消费量占世界的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四十之间。中国经济发展放缓势必导致原材料供过于求,价格大幅度下滑。

摩根斯坦利公司首席经济学家罗奇说,绝对不能小看中国经济放慢给全球带来的影响。他说,如果中国经济“打喷嚏”,亚洲乃至世界其它国家都可能“感冒”。

*谋求软着陆*

中国总理温家宝最近一再表示,中国政府已经认识到经济过热可能带来的威胁,将采取行动减慢经济增长速度,确保中国经济发展的“软着陆”。为了给过热的中国经济降温,中国国务院最近发布通知说,要在全国范围内对包括商用办公楼、高尔夫球场、购物中心等投资项目进行大检查,并冻结钢铁、铝、水泥新建项目的审批,以遏制“有害”和“重复”的建设和投资。

雷曼兄弟证券最近发表的一份经济报告说,中国经济发展的调整如果没有达到“软着陆”的预期设想,出现“硬着陆”,亚洲新兴市场经济GDP增长将下降三个百分点,日本将下滑零点五个百分点,严重影响脆弱的日本经济的复苏。

*黄益平:结构性投资是主要问题*

不过,花旗集团大中华首席经济学家黄益平博士认为,中国经济发展中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结构性的投资问题,而不是经济过热。他说,现在中国经济增长在百分之九到十之间,虽说这一发展速度不低,但在过去二十到二十五年里,中国的经济发展年平均增长率在百分之九左右。他说,90年代初的经济增长率为百分之十二甚至更高,就此来看,目前的增长速度并非过热,而且作为经济过热衡量指标的通货膨胀率相对也不高,没有出现94年、95年时的超过百分之二十的通货膨胀水平。

他说:“中国经济并没有过热,我们一直觉得中国经济的问题是过度投资的问题。从消费的增长速度来看,还是一直比较低。经济当中所出现的主要的问题是结构的问题,而不是总体的过热的问题。”

*硬着陆将有广泛负面作用*

黄益平说,中国经济的投资过度造成近年来对原材料的需求甚高,价格大幅度上涨。他说,如果中国控制投资增长,压缩投资规模,势必造成对基本原材料的需求放缓,直接影响原材料供应地区和国家。他说,如果中国经济的宏观调整能实现软着陆,不出现大幅度的下跌或滑坡,从整体上对中国以外的国家和地区影响不会太大。但是,如果中国经济的调整出现硬着陆,经济增长速度下半年跌破百分之三到四以下,投资增长和消费需求大幅度下降,将会对很多亚洲国家和地区产生负面作用。

黄益平说:“对于大多数亚洲国家来说,我们自己的测算认为,如果中国的经济放缓一个百分点,其它亚洲经济一般平均来看,他们要放缓零点一到零点二个百分点。”

*经济总量和材料消耗量比例失衡*

黄益平说,目前还很难预测中国经济放缓对全球经济发展的影响,因为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中所占的经济总量还不够大,但中国经济放缓肯定会对某些行业、某些市场、某些经济领域产生某种程度的影响。他说,虽然中国的经济总量只占世界的百分之五左右,却消费世界钢材的大约百分之二十五,氧化铝的百分之三十,水泥则在百分之三十五以上。这种经济总量和原材料消耗量比例严重失衡的情况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

*可持续发展最关键*

黄益平认为,中国经济长远发展最关键的一点应立足于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而不是对环境和社会造成危害的短期行为、重复建设和浪费资源。 他说:“下一步怎样做,最关键的一点是要提高投资的效率,提高消费在经济中的作用,要改革银行的体系,使银行更加有效率,更加积极追求较高的投资回报的机会,需要有一个相对由市场决定的利率,需要相对比较灵活的汇率体制和相对放宽的资本流动。 国有企业进一步的改革,也成为下一步能不能长期保持中国的高速增长,能不能持续下去的一个重要的关键因素。”

美国之音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