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日记中虐待生母 残酷语言令人震惊

发表:2004-01-05 18:06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我真不明白,辛辛苦苦养育她,供她吃住供她上学,怎么就能换来这么大的仇恨?”昨日,家住泡崖小区的尹女士拿着几张偷偷复印下来的女儿写的日记,对记者诉说了自己的伤心与困惑。

  ■女儿的日记让母亲大吃一惊

  昨日,40岁的尹女士向记者出示了自己偷偷复印下来的几张女儿写的日记。记者看到,在陈惠的日记里,极少出现“妈妈”二字,取而代之的是简单的一个“她”字。在2003年9月16日,她写道:“……又开始了!看着她一张一闭的嘴,我真想拿块大胶布把它封死。然后,再把她绑在椅子上,让她听我说……”时隔一周,陈惠又写道:“……每当这时,我就想,头上的吊灯怎么不掉下来?最好砸到她头上,把她砸晕了,再也不用来说我了……”

  除了希望用胶布把妈妈的嘴封上,希望吊灯把妈妈砸晕,陈惠还仔细记录了自己的一次“想象”:“今天早晨,我起床晚了。她从我穿衣服起开始唠叨,说我是懒骨头,不求上进,还我说将来只能到歌厅当三陪,否则连饭都吃不上……她一直唠叨到我端起饭碗。看着眼前这碗滚烫的稀饭,我真想把它拿起来,扣到她头上。想象她满脸淌稀饭,烫得直叫的样子,我笑了。她瞪着眼睛看我,不明白我为什么发笑……”

  尹女士说,因为女儿经常跟她闹别扭,学习也越来越差,同事出主意让她偷看女儿的日记,她于是发现了这些内容。尹女士说,偷看日记不对,但是日记给她的震动更可怕,不亚于一场大地震。

  ■“隔代教育”是主要原因?

  尹女士告诉记者,他们夫妻俩都是生意人,因为工作忙,女儿陈惠从出生起即被寄养在金州三十里堡镇的爷爷奶奶家,并且在那里读了小学。直到上五年级,他们才将陈惠接到大连。从那时起,尹女士就发现女儿变得很“陌生”。她跟父母都不亲热,不喜欢说话,性格孤僻胆小。而且听不得批评,父母如果说得重了点,她就恨恨地与父母对视或顶嘴。陈惠本来学习挺好,回大连后,成绩日益下滑,在班级里也很孤立。

  尹女士承认,看到陈惠这样,她很着急,有时说得就多了些。她越是严厉,陈惠就越是逆反,以至于两人的关系变得水火不容。尹女士告诉记者,发现日记后,她也仔细反思了一下。她觉得,陈惠自小不在自己身边,母女缺乏沟通是主要原因。

  昨日下午,记者采访了陈惠的班主任。这位姓林的老师告诉记者,“隔代教育”应该是造成陈惠与母亲生疏,以至于沟通不利的原因之一。但是尹女士的教育方法简单,一厢情愿地将自己的愿望强加到女儿身上,却不考虑如何获取女儿的理解,也是造成陈惠压力增大,以至于“仇恨”母亲的原因。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