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百华:买房与压迫、剥削

发表:2003-02-27 03:48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是她一定要买才走到这一步的,而我是一直反对买房的。虽然不分春秋冬夏来过宿的男女老少,一律与我们仰望同一轮窗月,而且我们自己也是凭租金得以留宿同居的,但我们毕竟属于有房住着的"无房户"。这些她都没有异议。她拽着我一起往砧板上跳,仅仅是因为抢用电脑常对我吵。为了这无日不在的窘迫和所谓的"教学需要",她就缴给开发商定金了。一了解,首付加20年按揭要60万!每年3万已经去掉两人收入的3/4,孩子上学呢?礼尚往来呢?油、盐、酱、醋、米、菜、水、电气呢?就算从此不买书了,电话费、上网费呢?碰到三病六痛其他打岔呢?……可是,她认为她使用电脑是为了工作饭碗,而我却是用电脑费瞎心思还"惹祸"。无论如何,定金缴出了,局面已经很窝囊,我只能一起跟着受压迫。

怪谁呢?高房价、高利贷,一根又长又粗的链索啊!单说那本当用于防潮的基层隔成的"车库"就要2万元,我这乘车族连自行车都不需要,哪里用得着只能堆放耐潮杂物的"车库"?昨天,她去中国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签下按揭契约--"雇工合同",从此必须吃苦耐劳打工、夹着尾巴做人,对所有的头头毕恭毕敬、对所有的管工服服帖帖了,一旦不能按月奉还高利贷,就得将"康居房"归还雇主啊!那时,可真要流落街头,弄不好还要进无家可归者的"收容所"呀!

细看从雇主--人民银行──带回来的帐单:(一)"江苏南京正天衡律师事务所"的200元"律师代理费"发票。纳闷:这律师事务所门朝南、还是朝北呀?是哪位律师替我们代理过什么了?今后出现哪些情况需要这事务所来帮我们、还是帮他们说话?对此,我们可是一无所知呀,那么这家律师事务所凭什么插进来让银行代收200百元代理费?(二)"抵押登记费"418元,是银行为政府房地产管理部门代收的,顾名思义,抵押登记也就是将何年何月、雇工姓甚名谁、家住何处等等一一备明罢了,怎么要418元的劳务材料费呢?正是"死要发"啊!(三)"保险费"2,486元。她说,本来银行还要收一笔什么保险费,她仅仅问了一声"什么意思?"银行就说"可收可不收"而没有收。但是,这一笔什么意思?雇主只说"这是必须缴的保险费,否则贷款不给办!"她想:"事已至此,哪能不办?不办的话电脑还是没地方放,而且不知开发商要从已缴的钱中扣下多少呢!"那么,难道保的是哪门子险不该说明吗?结果还是"反正必须保的,不保办不成按揭"……

次日早晨7:20分,我打电话到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新闻热线》(电话:010-68508096),通了,但没人接听;7:45分我又打,听得出来接电话的是一位小伙子,问上述银行(代)收费合理不合理,节目组了解、不了解相关政策。小伙子回答得非常干脆:"这方面观众早就有很多反映了,我们记录后都交到台里领导那里,由他们决定采访、不采访有关政府部门,采访了播报、不播报,还得领导决定。"我又问:"既然早就很多购房观众反映了,那么现在有没有解答呢?"……"你就不要追问了。中国有中国的国情,我们的舆论导向必须考虑到国情。"

3天前还看到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报道说:现在消费者的投诉大部份是关于商品房质量的,……电视画面上还放了不少北京市购房者批评京城商品房质量的镜头,有的满脸痛苦地说:7、8千元一个平方的房子,怎么还出现裂缝、漏水等等情况呢,按理说是不应当的……我就奇怪:为什么银行办理按揭中的收费问题就不能在电视上给个说法呢?我思考的结论是:住房质量问题一定是已经卖出的房子,既然已经卖出,契约已订,钱就到了开发商、政府、银行的口袋里,这时候的质量问题只是消费者痛苦中被折腾的问题了,决不会再影响到"资方"的既得利益……这是什么算计?古往今来只有什么样的团伙才这样想问题?这国情、舆论导向等等应当称作"刀俎哲学"吧。

原载《议报》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