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跳槽:不是因为给钱少 而是因为不公平!

发表:2001-12-13 20:05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人力资源经理们常常因为优秀员工流失又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员工而被搞得焦头烂额,而肆无忌惮的人才偷猎活动更使得员工们疯狂地跳槽。”在竞越第3届人力资源管理大会上,朗讯亚太及中国区人力资源总监林钢说。
很多人以为,在人才争夺战中,薪酬才是撒手锏。可12月6日,Hay Group亚洲公司总监陈玮告诉大家,作为全球最优秀的人力资源管理顾问公司,Hay Group几十年的研究证明,
薪酬高低并不能完全决定人才的去留。而组织气氛和个人感受才是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关键因素。

他把企业的人才争夺形容成一场永无止境的战争。他说,调查中就发现,有些人才跳槽,不是因为原企业给的钱少,而是因为给得不公平。

按照陈玮的说法,找到人才并不难,难的是留住人才,并让其创造好的业绩。Hay Group在帮助企业进行组织气氛评估中发现,如果评估结果与理想状态差距较大,人才就会流失。

他介绍,所谓“组织气氛”包括6个要素:“灵活”、“责任”、“标准”、“奖励”、“明确”和“团队”。

具体讲:“灵活”是指规章制度不能束缚人才的创造力;“责任”是指要给人才必要的权力;“标准”不仅要有,而且要统一,不能“鞭打快牛”;“奖励”是指付出要有回报,并且要公平;“明确”则指员工知道企业的前景,明白这前景与自己的关系及老板对自己的期望;“团队”则指员工是否为自己的企业而自豪,是否能够互助。其中,最关键的是“标准“和“明确”。

谈到“个人感受”时,陈玮说,首先就是“自尊自信”,其次是“个人远景”和“发展机会”。像学棋要“长棋”一样,人在企业中也会寻求发展。影响“个人感受”的另外3个因素是“生活平衡”、“老板风格”和“工作匹配”。

对此,德勤国际人力资本咨询服务中国业务总监黎化民先生的话或许可做佐证。他说,德勤对一些成长、转型中的中国企业进行了调查,发现员工最不满意的不是薪酬,而是没有提供培训,没有职业生涯的发展规划。

人才究竟价值几何?Hay Group的研究是:明星员工可以创造超过一般员工两三倍甚至10倍的产生力。反过来,人才流失则意味着企业增加成本。德勤提供的数据是:人员流动的成本是支付给他年薪的1.5至3倍。

人才争夺战的硝烟弥漫全球。可也有中国企业家认为自己的员工流动率不高,不必过于紧张。

对此,黎化民提醒说,那是因为中国的劳动力市场还不够成熟,社会保障还不够健全。陈玮则说,组织常常低估了人才战的代价以及整个组织需要发生的变革。

事实上,记者在会场上就闻到了硝烟。与会者中,就有“猎头”,也有人在等待被“猎”。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