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保費用年年漲 基金管理不透明導致陣陣民怨(圖)

作者:林乃絹 發表:2024-09-03 10:0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個留言 列印 特大

醫院
上海同濟醫院(圖片來源:公有領域)

【看中國2024年9月3日訊】中國國家醫保局上星期一(8月26日)宣布,城鄉居民醫療保險繳費標準今年上漲人民幣20元,達每人每年不低於人民幣400元(約56美元),引來陣陣民怨。對此,經濟學者分析,中國醫保年年調漲,對低收入者是沈重的經濟負擔,同時,由於基金管理不透明、醫療服務品質沒有等值提升,這會憑添民眾對醫保制度的不信任感。

自2014年來,中國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年年有30-40元人民幣的漲幅,相較之下,今年人民幣20元的漲幅已經是10年新低,但這10年間,醫保費從2014年的90元人民幣翻漲逾四倍至現行的人民幣400元,仍讓不少民眾咋舌。

醫保費用為何年年漲?

到底中國的城鄉居民醫保費為何年年漲?

《第一財經》8月27日報導,城鄉居民醫保基金近年呈「緊平衡」狀態,因為醫療費用年均漲幅皆達10%以上,遠高於居民醫保5%∼6%的籌資增幅。該報導強調,中國政府考慮經濟下行壓力大等因素,已盡力「少漲一點」,試圖為民怨「滅火」的意味濃厚。

對此,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的經濟系教授史鶴凌說,隨著醫療技術進步、人均壽命延長,各國醫療費用逐年上漲是趨勢,比如,澳大利亞歷年醫療費用約年增4%-9%,反觀中國,醫療費用年漲10%以上,似不符國際趨勢。

根據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8月26日發布最新的《2023年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當年度全國衛生總費用約9.06萬億元人民幣,人均衛生費用在6424.5元人民幣,相比2022年的人均年漲近7%,而2022年則比2021年的人均衛生費用,年漲逾12%。

在臺北的臺灣國防院國家安全研究所副研究員王佔璽說,中國醫療費用漲速似不合理。他說,中國醫療機構高度市場化、以追求盈利為宗旨,連公立醫院都通過漲價來獲利,導致醫療品質的提升遠不及醫療價格走漲的速度。

王佔璽還說,中國扶貧政策將低收入人口醫保納保率作為政績指標,許多實際低收入人口被排除在官方統計外,才能美化參保率。

根據中國國家醫保局7月25日發布公報顯示,2023年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約13.33億人,參保率95%。居民醫保基金當期結存112.06億元人民幣,累計結存7663.7億元人民幣。

該公報稱,醫療救助托底增強,當年度幫扶農村低收入1.86億人次就醫,全國農村低收入人口參保率99%。且全國普通門急診、慢特病及住院異地就醫2.43億人次,異地就醫總費用7111.05億元,是歷年最高。

對中國吹捧異地就醫的便利,王佔璽說,異地醫療支出費用激增反映中國城鄉的巨大差異,也彰顯其醫保制度無法滿足農村需求或農民進城看病和報銷的困難。他說,中國異地就醫人次雖持續增長,但有更多人無力異地就醫。

王佔璽告訴美國之音:「醫保基金主要是以‘省’來管理的,異地結算有難度,會限制民眾就醫的便利性跟申請醫保的可能性。這種制度的障礙,在中國公民身份存在制度不平等的情況下,其實醫保本身就是還蠻實際的問題。」

醫保基金管理不透明是民怨導火索

王佔璽還說,中國醫保基金的不當管理和不法使用飽受批評,如新冠疫情期間,許多地方政府挪用醫保基金購買核酸檢測或蓋方艙醫院,這些本應中央政府買單的公共衛生支出造成醫保基金收支不平衡。

在臺北的政治大學國關中心研究員宋國誠也說,中國醫保基金自成立以來,其「殘缺不全的跛腳(管理)制度」一向都不透明,包含收費和調漲標準,都由中共官僚體系制定。相較西方國家的社會醫療保險多由第三方的信託制度,管理公開透明,並依科學統計和客觀標準計價。

莫納什大學的史鶴凌則分析,中國醫保引發民怨的原因多,其中,收支不透明是最大問題,但中國治理經濟失當,導致民眾不信任政府,對官方數據多有質疑,官民對立的情結難解。

他還說,多數中國民眾對保險的理解也有偏差,普遍認為「我不生病,醫保費等同浪費,用在別人身上」,而輕忽保險屬「預防性」的本質。且自2020年起,中國醫保涵蓋範圍收窄,原先公共賬戶能覆蓋的支出由私人賬戶負擔,導致民眾的心理落差。

史鶴凌告訴美國之音:「繳費者就造成一個矛盾心理,我每年在繳的錢是越來越多,但用來報銷的藥種是越來越少,可以報銷的部分比例越來越低,你(民眾的)的期待跟實際效益差別比較大。」

醫保年年漲引爆民怨,但也有部分民眾表達理解,位於上海、不願具名的楊小姐就以書面告訴美國之音,調漲金額不大,生活不受影響。

以年邁父親為例,楊小姐說:「我老爸交了一輩子醫保,現在生病就免了大部分費用」,讓她對醫保還是心存感念。不過,就她觀察,身體健康少生病卻還要繳醫保,以及生重病,醫保卻覆蓋不完全的兩類人對醫保最不滿意。

低收入戶無力負擔增漲的醫保費

此外,中國受薪階層近年收入整體下降,農村居民及低收入家庭也尤受重創。社媒傳出病患因無力支付醫藥費而滯留醫院或走上絕路的多起案例,凸顯中國醫保的困境,也恐引發退保潮,或凸顯中國醫保制度設計的不可持續性。

據《新華社》去年10月26日引述民政部社會救助司司長劉喜堂的數據顯示,當局已歸集6600萬低收入人口信息,據以提供救助。另就中國國家統計局2月29日發布的公報,2023年低收入人口的全年人均可支配所得在人民幣9215元(約1300美元)。

政治大學的宋國誠說,中國受薪階級遭逢失業、降薪等困境,政府不僅未扶持,還藉由醫保、社保、學費齊漲來開拓財源,是「向人民斂財,收刮民脂民膏」的不義之舉。

他形容中共政權是「溫飽政權」,執政合法性非來自民主選票、而是建立在餵飽人民的前提上。因此,中國積累的民怨並非源於政治意識形態,而是生活條件惡化,日積月累下,恐成集體性的「絕對剝奪感」,催生群眾抗議。

根據全球資料庫Numbeo發布的2024年「全球醫療照護指數(Health Care Index)」,中國全球排名第34,在31個亞洲國家中排名第12。

中國醫療內外有別民怨炸鍋

在醫保費用上漲的消息出臺的同時,《觀察者網》等多家媒體8月27日以斗大的標題宣傳:配置相當於三級甲級醫院水平的中國海軍醫院船「和平方舟」在南非提供七天「免費醫療」服務期間,「已救治1300人」時。消息出臺後隨即引爆中國網路「相對剝奪感」的民怨噴井,閱讀量不僅於24小時內超過1.1億,更一度衝上微博熱搜榜首。

不少微博網民留言諷刺:「這船什麼時候能救救貧苦的中國老百姓?」「這種新聞國際上報導才有效果,你在國內老百姓面前秀,只會讓一些人感到自卑」「捫心自問,我們是怎樣對待自己的國民?」。

網民輿論對醫保費用的合理性和實際效益大表質疑與不滿,如財經博主「財經陳斌」發文稱:「從剛開始(2007年)的10元(人民幣),到現在的400元(人民幣),這個漲價幅度確實太高了。」

來自福建、網名「依然尋覓」的微博用戶也留言稱:「一家子(醫保費)快2000(人民幣)了,快交不起,半個月工資了。」

而位於北京、網名「水果罐頭蓋兒」的微博用戶則大嘆生活的入不敷出:「工資沒漲,物價漲了,各種繳費漲了,還讓促進消費。」

針對民怨炸鍋,在臺北的政治大學國關中心研究員宋國誠分析,中國到南非免費醫療乃基於國際人道救援,也帶有地緣的政治野心,但仍凸顯中共寧可博國際掌聲、服務「大外宣」,也不願把資源用在人民的基本民生服務。

宋國誠告訴美國之音:「寧予外人、不給家奴。(中共)有資源寧可做這種國際的大外宣,反而對中國底層人民的生活疾苦,沒有達到聞聲救苦的情懷。(中國民眾)相對的剝奪感會進一步地氾濫,成為對於政府的不信任和不滿意。」

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的經濟系教授史鶴凌也說,身為大國,中國有責對發展中國家提供免費資助,但其內外兩套標準:對「大外宣」國家提供的金援和福利皆高於中國公民,讓老百姓易心生不滿。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美國之音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