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灣傳奇 劉興欽漫畫翻轉小鎮命運(組圖)

作者:高妍晨 發表:2024-06-06 10:1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漫畫 內灣 劉興欽 大嬸婆
國寶漫畫家劉興欽以「大嬸婆」、「阿三哥」漫畫人物,翻轉內灣的命運。

新竹縣內灣,沒落山城一夕爆紅。這是台灣第一個用「文化」打造鄉鎮的成功案例,國寶漫畫劉興欽老師以「大嬸婆」、「阿三哥」漫畫人物,翻轉貧瘠家鄉的命運,創造奇蹟。

內灣劉興欽教育漫畫館
內灣國小「劉興欽漫畫教育博物館」。

走訪內灣國小「劉興欽漫畫教育博物館」,看一個窮鄉僻壤、飢寒交迫出身的放牛童,如何赤手空拳闖出一片天,成為家喻戶曉的漫畫家,並躋身為國際大發明家的奮鬥故事。

內灣風華 劉興欽漫畫教育博物館

群山圍繞、風景秀麗的內灣是一個美麗的客家山城。我從繁華的「三鐵共構」板橋站出發,搭火車一路轉乘往六家、竹中、內灣,整整花費3小時。可想而知,如果當年內灣線依計畫裁撤,如今內灣的境遇肯定落魄淒涼,無怪乎當地人滿懷感恩,稱大嬸婆為「內灣財神爺」了。

避開假日洶湧的人潮,我二訪內灣。重點不在老街,而是彌補疫情期間曾經探訪「劉興欽漫畫教育博物館」撲空的遺憾。

內灣車站大嬸婆
內灣車站前大嬸婆笑容滿面坐在火車上,歡迎遊客光臨的巨大浮雕。

內灣車站前有一幅大嬸婆笑容滿面坐在火車上,歡迎遊客光臨的巨大浮雕,生動有趣,非常搶眼。步下階梯向左轉,穿越一座充滿童趣漫畫的地下道,來到花木扶疏、景色怡人的內灣國小。

內灣劉興欽教育漫畫館
劉興欽漫畫教育博物館是一座非常適合親子同遊的小型博物館。

這是一座非常適合親子同遊的小型博物館。館內包括多媒體互動區和靜態展示區兩大部分。多媒體互動區順應孩童喜歡遊戲的天性,設計5個互動主題,透過動手做、動手畫、投影遊戲等和漫畫人物的互動,引起動機和興趣,從做中學。

內灣劉興欽教育漫畫館
DIY獨一無二「漫畫創作區」。

內灣劉興欽教育漫畫館
劉興欽漫畫作品展示。

內灣劉興欽教育漫畫館
復刻劉興欽作畫場域。

內灣劉興欽教育漫畫館民俗水墨畫
劉興欽民俗水墨畫《憶‧綠林筍芽》。

內灣劉興欽教育漫畫館民俗水墨畫
劉興欽民俗水墨畫《憶‧猶未盡》。

 內灣劉興欽教育漫畫館民俗水墨畫
劉興欽民俗水墨畫展區。

內灣劉興欽教育漫畫館
劉興欽水墨畫作品。

靜態展示區內容豐富多元。有空間舒適、書籍眾多的「親子漫畫閱讀區」;提供教學,DIY獨一無二「漫畫創作區」;劉興欽漫畫、發明作品展示,復刻作畫場域和生活記錄影音播放的「穿越時空區」;展示劉興欽民俗水墨畫,並設置漫畫塗鴉牆的「人人是漫畫家」區。

內灣劉興欽教育漫畫館
美感教育、文化形塑應該從小紮根。

導覽老師解說詳盡,專業而親切。剛好遇到一群安親班小朋友前來參觀,看孩子們興致盎然的參與活動,深感美感教育、文化形塑應該從小紮根。漫畫教育博物館歷年來對推廣漫畫教育,帶動內灣的漫畫藝術風氣貢獻良多。

動腦動手 「生活」是最好的老師

漫畫 內灣 劉興欽 大嬸婆
「不老頑童」劉興欽,既是著名漫畫家,也是鼎鼎有名的國際級發明大王。

內灣劉興欽教育漫畫館
「生活」是劉興欽最好的老師。

1934年出生,高齡九十的「不老頑童」劉興欽,既是著名漫畫家,出版漫畫、童話和教材二百多部;也是鼎鼎有名的國際級發明大王,擁有一百四十多種發明專利;還繪製了三百多幅台灣民俗畫作,記錄台灣人民生活和重要民俗節氣。

劉興欽經常戴著紅色貝雷帽、黑色粗框眼鏡,穿著紅外套,笑口常開,永保赤子之心。他筆下靈活逗趣、善良詼諧的漫畫人物,呈現寫實的生活點滴、人生百態,一路陪伴50、60年代困苦的人們度過童年;科學漫畫和各式發明展現無盡的創造力、想像力,引領無數學子邁向科學領域發展。

是什麼原因造就劉興欽與眾不同的人生?原來,「生活」是最好的老師。

劉興欽出生於新竹縣橫山鄉大山背村,這是極為貧窮的客家莊,日治時代尤為困苦。俗諺云:「有女莫嫁大山背,上坡石頭堵嘴,下坡石頭擲背,吃蕃薯配樹葉。」山路崎嶇難行,耕種不易,生活艱辛。

家中食指浩繁,父親靠薄田務農,還要兼差礦工才能勉強餬口。因手足夭折、送養,原先排第六的劉興欽改排為第三。身在窮困到幾乎「什麼都沒有」的環境,所謂「窮則變,變則通」,劉興欽憑藉一個聰明機靈的腦袋、一雙勤奮努力的手和與生俱來的繪畫天分,勇往前行。

他從小就得自己面對、解決生活周遭大小事。經常隨機應變幫著同學、老師,甚至鄉民處理疑難雜症、應付日本人。鄉親誇他「鬼頭鬼腦」,小學校長正名為「神頭神腦」。

為了考上初中能有一雙鞋子穿,台灣光復後,就讀六年級才開始學習中國文字的劉興欽拼命讀書;念初中要走6小時山路才能到學校,因為付不起住宿費,他寄宿親戚家,每天清晨3點要起床殺豬、賣豬,放學還有忙不完的活兒;為了有飯吃、有地方住,他發憤圖強,考上公費的台北師專藝術科;師專生一律住校,放假沒錢出門逛街,就待在宿舍努力畫圖,終於以第一名的優異成績畢業。

教書後,為了省錢,晚上就睡在學校辦公桌上,好幾次都滾下來;父親長期進礦坑以致罹患矽肺病,醫藥費支出龐大,他將薪水全部寄回家中給父親治病;為了生活,每天畫一張水彩畫放到書店寄賣,幾個月都乏人問津,應徵外快也處處碰壁;每天吃饅頭配開水,褲子破了一補再補,鞋底破了也得硬著頭皮穿出去。

神頭神腦 善盡社會責任的漫畫家

內灣劉興欽教育漫畫館
劉興欽畫了一本「教孩子不要看連環漫畫的連環漫畫」《尋仙記》。

機會總是留給準備好的人。1954年,台灣流行一種巴掌大的漫畫「小人書」,內容多為深山求仙、荒誕不經的故事。以致有些孩子偷偷離家,拎著小包袱要到山裡找神仙高人拜師學藝,卻不幸發生山難。此類事件越來越多,教育局下令禁止學生看連環漫畫。

劉興欽「以毒攻毒」,畫了一本「教孩子不要看連環漫畫的連環漫畫」《尋仙記》。沒想到大為暢銷,他也一夜爆紅,成為出版社爭相邀稿的漫畫家。書商給予的酬勞高達教師薪水的5倍。領了生平第一筆大錢,他立刻去買新衣服,免得老被同事嘲笑每天穿同樣一套衣服。

內灣劉興欽教育漫畫館
劉興欽將勤勞風趣、古道熱腸的母親劉嚴六妹打造成大嬸婆的化身。

此後,漫畫一本接一本出刊,報紙、雜誌也邀約不斷。他苦思如何畫出自己的風格?朋友建議他去舞廳、咖啡廳、酒家找靈感,他說「打死我也不敢去」。後來,靈機一動,將勤勞風趣、古道熱腸的母親劉嚴六妹打造成大嬸婆的化身,自己則是憨厚的阿三哥,母子間逗趣的對話、鄉下人進城的糗事等,都引起讀者廣大迴響。

內灣劉興欽教育漫畫館 大嬸婆
劉興欽筆下各式各樣的人物,主角多善良敦厚,善於動腦筋解決問題。

內灣劉興欽教育漫畫館
劉興欽漫畫內容在令人莞爾中「寓教於樂」。(以上圖片來源皆為攝影:高妍晨)

劉興欽筆下各式各樣的人物,主角多善良敦厚,善於動腦筋解決問題。內容在令人莞爾中「寓教於樂」,也反映出當時台灣的風土民情,和從農業社會轉型為工業社會的真實面貌。

50年代,政府積極提倡科學教育。劉興欽虛心請教他人,廣泛閱讀相關書籍,創造出無所不知的小萬事通「小聰明」,深入淺出將生活知識介紹給讀者。1968年,又推出能騰空飛翔的「機器人」阿金,轟動一時。

其後,由於盜版、仿冒猖獗,加以「漫畫審查」制度導致日本、美國盜版漫畫大行其道。劉興欽心灰意冷,轉向研發「手型創意畫」教材、撰寫兒童文學書,並跨入發明領域,成就輝煌,前後獲得6任總統召見嘉勉。

二十多年前,內灣產業沒落,經濟蕭條。僅剩老弱婦孺守著家園,甚至一整條街只有一個人在賣仙楂糖葫蘆,台鐵也即將棄守此地。橫山鄉公所人員煩惱不已,找上劉興欽。他不改幽默本色,詢問訪客:「你家冰箱有什麼可以交換?」結果以「一罐菜脯」將大嬸婆、阿三哥授權給橫山鄉公所運用,成功打造形象商圈,翻轉家鄉數代人的命運,上演至今不輟的小鎮傳奇。

堅持良心 寧可沒錢也不能沒道德

劉興欽的人生像倒吃甘蔗。苦日子帶給他豐富的生活體驗,也培養他樂於助人的同理心和感恩惜福的人生態度。隨著年紀增長,他更覺得要做出對社會有益的事情。

劉興欽說:「以前我沒有自己的棉被,沒有臉盆,讀初中才看見牙刷,一年吃不到幾口豬肉。現在我有自己的棉被、臉盆、牙刷,以前沒有的,現在一樣也不缺。……我真的好感激老天對我這麼好,這麼照顧。」

「儘管環境多麼不順利,我從來沒有沮喪過,內心不斷湧起:只要我努力,最後一定會出人頭地。我就靠著這份堅定的信心,及不斷向上的心,逐漸在漫畫界打出一點名聲。」

「阿公曾經告訴我:『就算跌倒,也要抓一把泥土!』凡事認真研究就會有收穫,所以我做每件事都是徹徹底底的。」

「我想起當年爸爸對我說的話:『做人要憑良心,不要起壞心,寧可沒有錢,也不能沒有道德。』我很高興,從小到大,我都沒有辜負爸爸的期望。」

人不能選擇自己的出身,但可以決定用什麼態度面對人生。劉興欽善良堅忍、樂觀向上,從逆境中學習,視挫折為良師,充分發揮藝術潛能和發明天分,造福人群,其風範懿行,令人感佩。

走一趟「劉興欽漫畫教育博物館」,觸動心靈,不虛此行。

(轉載自《看雜誌》第256期)

来源:看雜誌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