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美戰略結盟新時代(圖)

作者:宋國誠 發表:2024-04-16 09:38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臺灣
2024年1月31日,臺灣軍事演習。(圖片來源:SAM YEH)

【看中國2024年4月16日訊】一,《臺灣關係法》實施45週年

今(2024)年是《臺灣關係法》實施45週年。在此時刻紀念這一重要的日子,不僅意義重大,也是思考和建構如何深化臺美關係與戰略合作,一次重要的契機。

過去45年來,隨著國際政治情勢的進展與演變,當年制訂臺灣關係法的背景與環境,與今日的亞太情勢與臺美關係,既有相異之處,也有相似之處。

相異之處在於,當年美國對中國的認知與戰略思維,與今日大不相同。一方面當年美國基於「聯中制蘇」以及謀求中國市場的需要,卡特(Jimmy Carter)政府在一種對中國的錯誤期待之下,與中國建立了外交關係,在某種意義上,等同於背棄一個在二戰期間併肩作戰的忠實盟友;另一方面,在遺憾之餘,美國國會也通過了《臺灣關係法》,以高於美中《三公報》的法律規格,確保對臺灣安全與前途的承諾。45年來,歷史已經證明《臺灣關係法》的制定,既是睿智的,也是必要的。

相似之處在於,臺美雙方至今對中共的本質有了深刻的共同認識。一方面,美國已經從對中國的錯誤期待中醒覺過來,並在繼承《臺灣關係法》的原則與精神之下,認識到臺美關係的深化與合作,才是符合臺美雙邊利益與世界發展的道路;另一方面,45年來已經證明,臺美之間共享民主體制與自由價值的事實,使得臺美之間強化戰略聯盟已經成為穩定區域和平與國際秩序的必要之舉。

二,何謂「臺美戰略結盟」──「臺美聯合備戰體系」的建構

這裡所說的「結盟」,不是國際政治上的「同盟」(alliance),而是「聯盟」(coalition)。基於臺美之間為不具正式外交關係的友好國家,所以臺美戰略結盟不同於類似「美日安保」或「美菲共同防禦」的軍事同盟關係,而是基於更為寬廣的區域和平所進行的安全合作,也就是「以共同的戰略對手為目標的軍事合作」。

在此意義上,臺美目前以及未來的軍事合作,真正的目的並非如大眾傳言讓臺灣作為美國代理人的先鋒敢死隊,也不是臺灣為了美國從事一場「代理戰爭」,而是為臺灣爭取抵抗共軍侵臺的時間與空間,以利於美盟軍力進行聯合反擊。因此,我把「臺美軍事結盟」定義為「臺美聯合備戰體系」的建構,也就是在臺美緊密和專業的合作之下,共同遏制中共對臺灣以及亞太區域的侵略與威脅。

但是,這裡所說的「備戰」是從積極意義上來表述的。對於所謂戰爭,一般來說有三種對應方式:一是備戰,二是迎戰、三是作戰。這裡我所謂的「備戰」,不是消極被動的、無可奈何的本土抗戰,而是積極主動的反製作戰。正是在這意義上,臺美的軍事結盟才具有前瞻性與效用性,也使《臺灣關係法》在保護台海安全上具有靈活性與可持續性。

三,臺美戰略聯盟的新思維

我這裡要引述美國前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以及前美國海軍軍官、哈德遜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高級研究員克拉克(Bryan Clark)投書於《國會山莊報》的一篇文章,題為「可能有助美軍捍衛臺灣的新戰略概念」(A new strategic concept could be useful in the US military’s defense of Taiwan),文章呼籲,美國五角大樓應該跳脫傳統思維,以部署「專門部隊」來應對中共對臺灣的攻擊。

文章中有兩個關鍵詞,一是美國的「戰略死局」,意思包括:

1,美軍的軍事投資成本太高,體量過大,週期太長,不堪重荷,不符合實際需要。往往不符合實施「不對稱戰略」的中小型國家。

2,美國依然沿用過去「大型陸地/遠程精準打擊」的戰術,這種戰術可能難以應付中共「短程渡海」的攻勢。

文章的另外一個關鍵詞是:是「對沖部隊」(hedge force)」。所以,龐佩奧和克拉克提出幾項建議:

1,美國所有的軍事投資與採購,都必須以「抗中」為原則。除此之外,別無他途。美國不應以耀武揚威為滿足,而是以打敗中共為優先。

2,建議以「烏克蘭經驗」為參考,也就是師法烏克蘭以「無人艇」對抗俄軍黑海艦隊的戰術,建立所謂「對沖部隊」,利用「無人駕駛系統」與「軟體技術」,阻止敵人的入侵,以邊際效益最大化的原則取得勝利。

3,美國應該拋棄One-trick pony(一招半式走天下)的迷思,傳向「戰略多元化」的設計。也就是建立高效、迅速的「無人機艦部隊」,而非重金投資於新一代戰機、新動力潛艦、重型轟炸機等而苦等十年或更久的長期計畫。

我認為,文章對臺灣有很深刻的啟示,特別是在應對「短、促、急、猛」的台海戰爭方面,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分別是:

1,臺灣應該從「遠程/重型/昂貴/耗時」的採購,轉向自行打造或臺美聯合生產的「近程/輕便/低廉/迅速」的打擊系統。

2,臺灣的整體戰術部署,應該以「反封鎖」、「反孤立」、「反登陸」、「護航道」為四大原則,改變過去「本島焦土防衛」的設計,朝向「超前反制」或「提前瓦解」的方向發展。

3,除了常規、通用的軍隊建置之外,也要組建「專門打擊部隊」,也就是專門針對中共侵犯臺灣的「專業軍隊」,配置特種部隊和特種武器。雖然常規與專門之間的界線很模糊,但是可以針對中共攻臺的武器系統和戰術攻勢,以「針對性對打」的原則,重新部屬臺灣的戰術應用。

四,臺美「四大軍事領域」的合作

現代戰爭是一種涵蓋人類生存空間在內的「全景式混和戰爭」(panoramic hybrid-warfare),現代戰爭的場域就不僅僅限於海陸空,更涉及所有非常規、非傳統的作戰形態,也就是所謂「五緣戰爭」(海、水下、陸、低空、外層空間)所構成的「泛空間作戰」。因此,以目前可行的趨勢來看,臺美之間以及未來的軍事合作應該致力於「軍工聯合生產」、「軍事交流與協作」、「新型資訊作戰」、「太空合作」等四大領域。

(一)軍工聯合生產

基於俄烏戰爭的經驗,烏克蘭以無人機、無人艇等「低價高效」的戰術運用,有效抵制俄羅斯的攻勢,甚至幾乎摧毀俄羅斯的黑海艦隊;以及基於美國對臺軍售出現交付遲延的現象,所以臺美之間可以就「高性能制導火炮」、「電子作戰設備」、「無人駕駛系統」和「軟體技術」四個方面,進行聯合生產。一方面補充美國軍工產能的不足,一方面達到對臺灣即時支援的作用。

(二)「軍事交流與協作」

1,區域聯合實戰演習:臺灣軍隊與美盟軍隊的實際戰爭操演。

2,戰時後備補給實戰演練:人員與路線的實際操演。

3,建立「臺美聯合演訓基地」:在臺灣本島或周邊海域建立臺美專業聯訓體制與基地。

4,建立「臺美聯合對沖部隊」:利用「無人駕駛系統」和「軟體技術」建立「無人機艦部隊」。

(三)新型資訊作戰

1,文化作戰:應對網路戰爭的第一步,在於熟知敵方的語言與文化。最近印度為了與中國的領土爭端開設「藏學課程」,讓軍官及士兵更瞭解藏區歷史、文化、語言和地形,印度軍方表示,將「藏學」引入印度軍官培訓,是作為對抗中國的一項戰略措施。那麼,臺美在軍事合作上是否也應開展類似課程?

2,情報即時共享機制:建立臺美「即時情報共享平臺」,建立臺美「共同作戰圖像系統」,建立臺美「動態聯合作戰框架」。特別是利用AI技術與大數據,以情報優勢取得戰場優勢。

3,輿論作戰:輿論戰是一場烽火連天卻不見煙硝的戰爭,戰前的防衛宣導和戰時的戰況宣傳,都是左右戰爭結果的關鍵因素。

在兩岸,中國試圖以軍機繞臺、金門漁船翻覆事件和M503航線改變現狀。在南海,中國試圖以與事實相反(違反2016年海牙國際法院的判決)的中國敘事,改變菲律賓在南海的主權。在日本,中國試圖以核污水毀壞日本的國際信譽。中國透過中共政治話語詭辯術已對第一島鏈國家進行輿論的第一打擊。

因此,可以考慮成立「美台資訊聯合作戰中心」,除了破除中共的假訊息(misinformation)和「深偽(deep fake)資訊」的侵擾,也可以取得輿論主導權。

(四)太空合作

1,臺美軍民兩用太空合作:美國共和黨籍眾議員法蘭西.希爾(French Hill)、民主黨籍眾議員亞迪拉.卡拉韋奧(Yadira Caraveo)、共和黨籍參議員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tt)、民主黨籍參議員塔米.達克沃斯(Tammy Duckworth),於今年3月13日共同提出2024年《臺灣與美國太空援助法》(Taiwan and America Space Assistance Act of 2024,the TASA Act),希望授權「美國太空總署」(NASA)及「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與臺灣的「國家太空中心」(TASA),在民用太空事務上合作。我認為這一建議非常可行,應該積極和立刻的推動,並且逐步往軍用方向發展

2,臺美衛星合作:「衛星」是戰場上的眼睛。我們已從俄烏戰爭和以巴戰爭中的衛星定位系統獲得實證,導彈和無人機透過衛星系統可以精準定位敵軍位置及實施精準打擊。中國目前已經以「北斗衛星系統」全時域定位,掌握臺灣以及周遭海空域的所有動態。我的反制行動有國軍建置的「衛星定位防護系統」及中科院研發「合成孔徑雷達衛星反制系統」。

臺灣「數位發展部」為強化國內通訊關鍵基礎建設,於2024年3月28日發表「強化國家通訊網路韌性方案推動成果」,在所宣布的七百個非同步衛星站點中,第一期已經完成十六個站點的建置,其中有九個站點是中軌衛星站點,其餘是低軌衛星站點。數位部長唐鳳指出,在中軌衛星SES的部分,太平島預計四月開通訊號,低軌衛星One Web則預計上半年可以開通。數位部韌性建設司長鄭明宗說,九個中軌衛星站點,有七個在臺灣本島,一個在馬祖,另一個在太平島;太平島過去只有同步衛星,加入中軌衛星之後,網路頻寬可以較過去增加五倍。

其他,則由國家太空中心籌組的衛星系統整合公司,負責推動和發展低軌衛星「珍珠號」和「臺版星鏈」,如能獲得美國的協助,將更能於戰時派上用場。

3,氣象監測:「氣象」是戰爭的關鍵因素,我們可以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諾曼地登陸」得到驗證。任何作戰計畫和軍隊編製都必須考量氣候,熟知第一島鏈(日、臺、菲)的氣候狀況,以及中國各軍區所在地的氣候狀況絕對有其必要。

目前,我國「環境部」與「美國太空總署」(NASA)合作進行「南臺灣3D空品實驗」。這項實驗,未來也可以擴展為「軍事氣象」的參考與運用。

五,結語

今年是《臺灣關係法》實施45週年。我們對於深化臺美關係與臺美軍事結盟,深具期待與信心。臺美合作,則台海和平,台海結盟,則世界安定。以上的主題演講,拋磚引玉,希望能促進以上目標的實現,並就教於各位先進。謝謝!

 

(本文為《上報》授權《看中國》轉載。原文鏈接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上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